广东高考分数线

广东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贵州财经大学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发布时间:2024-04-09 13:28:11 思而思学网

据最新贵州财经大学招生网和广东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广东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478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18977名左右,才可以考上贵州财经大学,不过每年贵州财经大学在广东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广东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贵州财经大学

1、广东高考2022年考生上贵州财经大学的历史(历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9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4586名;

2、广东高考2022年考生上贵州财经大学的历史(历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3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0917名;

3、广东高考2021年考生上贵州财经大学的历史(历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0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6671名;

4、广东高考2022年考生上贵州财经大学的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1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16659名;

5、广东高考2022年考生上贵州财经大学的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3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87092名;

6、广东高考2021年考生上贵州财经大学的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2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01795名;

7、广东高考2020年考生上贵州财经大学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9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18977名;

8、广东高考2020年考生上贵州财经大学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7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59519名;

二、贵州财经大学在广东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贵州财经大学在广东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广东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496 44586 省政府
2022 广东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531 20917 省政府
2022 广东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517 116659 省政府
2022 广东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537 87092 省政府

2、2021年贵州财经大学在广东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广东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505 46671 省政府
2021 广东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524 101795 省政府
2021 广东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546 74419 省政府

3、2020年贵州财经大学在广东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广东 理科 - 本科 490 118977 省政府
2020 广东 文科 - 本科 478 59519 省政府

高考志愿不服从调剂的后果

1、高考平行志愿模式下,如果你被A大学提档,而你填报的专业又非常热门,你的分数达不到专业的录取分数,没有填报专业服从调剂,你就会被学校退档。

退档的后果就是你在这个批次填报的其它BCD等学校都不能投档录取你了,你只能填报征集志愿或进入下一批次投档录取。

2、由于考生高考志愿填报的专业不平衡,招考办允许学校按照一定比例投档考生,一般的投档比例在1:1.1--1.2之间。所以肯定会有低分考生由于专业填报过高,不能被填报的专业录取。如果这部分考生没有填报志愿专业服从调剂,就会被学校退档。被退档的考生只能填报征集志愿或进入下一批次投档录取。

3、避免高考志愿投档后被退档的方法就是选择学校时要按照往年学校和专业的录取平均分,这是比较稳妥的一种填报方法。

高考志愿填报考生要做哪些准备

第一步:熟悉政策。考生家长对于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相关,重要政策当年是否有变化。

第二步:收集信息。考生家长可以选择的权威渠道大致有: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当地考试院及高校官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高考高招类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等。

第三步:准确定位。填报志愿前考生可以根据平时成绩或模拟成绩来定位,看看自己在班、学校、区甚至整个省市所处的位置。

第四步:知己知彼。“知彼”的过程就是除了政策法规之外,还有弄清各个招生院校的基本情况。

第五步:初选志愿。“初选志愿”是结合自己的成绩定位,确定目标院校。

第六步:模拟填报。高考志愿都是在网上填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逾期不予补报,所以提前模拟有备无患。

三、贵州财经大学学校介绍

贵州财经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贵州财经学院,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为现名,是贵州省委、省政府重点建设的贵州省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经济学奖”获得者、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任贵州财经大学名誉校长。 建校以来,学校秉承“艰苦奋斗、严谨务实、负重致远”的贵财精神,恪守“厚德、博学、笃行、鼎新”的校训,坚持“立足贵州、面向西南、辐射全国”的服务定位,致力于“富民兴黔”,培养经世致用的“儒魂商才”,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培训了10万余名优秀人才,为西南地区、“珠三角”“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证券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现有花溪、鹿冲关两个校区,其中主校区位于国家级开发新区——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学校占地总面积5029亩,总建筑面积1086169.65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08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共250万余册,电子图书161万余册,电子期刊3.8万余种。 学校承办有国家统计局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办的大数据统计学院1个。设有学院(部)18个,其中包含1个开放型的贵阳大数据金融学院,1个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西密歇根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2万人,其中本专科生1.6万余人,研究生2892人,留学生60人。有教职工1942人,专任教师125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722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617人,博士生导师4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核心专家3人,贵州省省管专家9人,黔灵学者1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优秀教师9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5人;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百”层次人才2人,千层次人才12人。获批贵州省首批新型特色智库。获批贵州省第五批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第九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学校坚持学科专业建设协调发展,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群,6个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6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0个省级重点学科。有本科专业66个,涵盖8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示范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有国家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纳入省级众创空间管理的众创空间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获批第四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第五批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有省级一流平台建设(培育)项目2个,一流专业建设项目4个,一流师资团队建设项目3个,一流教学管理团队建设项目1个,一流课程建设(培育)项目3个,5个省级教学团队,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省级精品课程,获批第二批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以法学、工学为支撑,以文学、理学为基础,以教育学和艺术学为补充,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重视平台建设和科研服务,现设有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培训基地7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创新团队8个、省级研究中心(院)5个,校级科研机构42个,初步形成了绿色发展、反贫困、生态经济、山地经济、经济史及农村金融等特色研究领域和人才培养特色。《贵州财经大学学报》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核心、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拓展国内外交流和研究的战略合作。先后与中央财经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建立了科研教学合作伙伴关系;与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美国伯克莱学院、美国马歇尔大学、美国西密歇根大学、泰国北碧皇家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教师培训、教师互派。与匈牙利多瑙新城大学、乌拉圭奥特大学、马来西亚理工大学、马来西亚友尼达国际大学、拉曼大学、泰国北碧皇家大学、泰国四色菊皇家大学、澳门大学、日本大和语言学校等合作开展科研和本科生、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与乌拉圭科技大学、德国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白俄罗斯波洛茨克国立大学、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国立工艺大学和莫桑比克贵州商会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美国西密歇根大学合作举办的贵州财经大学西密歇根学院,是贵州省第一个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设有3个本科专业;与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美国马歇尔大学合作举办2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合作举办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项目,设有4个本科专业;获批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项目《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制)》;现有合作办学本科学生4583人。积极参与中华文化传播和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与非洲厄立特里亚高等教育与研究院合作建有1所孔子学院。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聚焦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一个中心、两大工程、三化同步”的发展战略,励精图治,奋发进取,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不断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努力把贵州财经大学全面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财经大学。(更新于2021年9月)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