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

广东高考作文怎么写,如何审题立意

发布时间:2024-06-06 08:54:50 思而思学网

2024年高考即将开始,今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要在高考结束后才会公布,其实,每年高考作文题目常常会涉及到当前的社会现象和时事热点,所以平时应当多关注新闻、社会问题等,培养对社会的敏感性,高考作文更注重考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平时的积累非常关键,以下小编整理了往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以供参考。

202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解析

2018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展形象,就是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命题人的命题灵感来源可见一斑。

材料列举了“好的故事”在不同情境的不同作用,由小及大,“表达沟通—改变个人命运—展现民族形象”。最后总结:“故事是有力量的”,抽丝剥茧,抓住关键词:“故事”是行文的基本范畴;“力量”是描述重点,也是考生布局谋篇的落脚点。考生成长过程中都有听故事的经历,对所闻所见所经历的故事都有真切感受。在文体的选择上,考生可以记叙生活中的故事感悟;可以对某个故事进行分析议论;既可以书写日常生活中个人感触小处入手,也可以探讨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等宏观问题。本题可以选择的范围较宽,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都不难。因为可选素材相对较多,所以写一篇议论文,成篇更容易。

附广东高考作文范文

故事恒久远,今应谱新章

从大禹治水到愚公移山,从《流浪地球》到“小镇做题家”桂海潮飞上太空的事迹,好的故事代代传承又时有新篇,在亲切的讲述中默默传递着力量。

对于个人,故事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对于国家,故事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何以有如此巨大的力量?正因为其普适性。一个主张可能因为立场的不同而不被理解,一套理论体系可能因为受教育程度或专业的壁垒而无法传递,但故事不同,即便是未曾启蒙的孩童也能享受床头故事的美妙时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曲”,白居易正是借由李杨与琵琶女的故事让自己的创作获得了最为广泛的艺术生命力。故事以其普适性,成为了一切人沟通一切人的通用语言。

更重要的是故事以过程的呈现让道理“活起来”,更可知可感,可亲可近。道理往往是结论的呈现,而故事不同,故事常常是起承转合,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跌宕。三顾茅庐的故事以延宕的过程呈现了刘备的求贤若渴,诸葛亮的慎重择主,将乱世之中当立一匡天下之志的道理展现得有血有肉。故事中过程的舒展,让人们能建立起原因与结果的联系,随着主人公经历一段非凡的旅程,甚至将自己带入其中。

让我们进一步追问:故事是如何触动个人进而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的?连接两者的关键是故事以温柔而非强制的方式唤醒每个人自己的力量。

就在当下,我看到有家长用鸡娃的方式驱使着孩子投入永不停歇的竞争马拉松中,我看到有人想用说教的方式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主张,这皆非可行之道。相比之下,故事以个人抵达个人,用灵魂触动灵魂,用温柔的呢喃变强制为唤醒,变他律为自律。正如《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自己“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的求学经历,千载之下仍激励着寒门学子由弱至强,自强不息。故事唤得“人人如龙”,而一个个觉醒的个体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主体。

讲好故事的必要性,可知矣。然而在波涛汹涌的当代,我们作为中国青年应该如何讲好故事,让故事真正发挥其力量呢?

唯有将我们的生命扎根于时代与社会之中,去观察、去深耕才能讲好故事。要讲述疫情之中敬佑生命的医护故事,不妨切实地看一看他们脸上口罩的压痕,要讲述时代速度的故事,不如真实地走近凉山那列被称为“行走的集市”的小慢车。即便是如《红楼梦》《聊斋志异》这样的虚构故事,也根植于作者的生活体验与时代气象。正如青藏高原源于板块的碰撞,动人的故事不产自与真实生活隔绝的冥想,而源于我们青年与时代、社会的交流碰撞。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用故事的方式富有诗意地呈现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这亦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故事串起过去与未来,连接个人与民族,让我们青年一起书写好自己乃至民族的故事华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