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考分数线

广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白城师范学院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发布时间:2024-04-07 18:54:07 思而思学网

据最新白城师范学院招生网和广西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广西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316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56284名左右,才可以考上白城师范学院,不过每年白城师范学院在广西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广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白城师范学院

1、广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白城师范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9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01503名;

2、广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白城师范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4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43270名;

3、广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白城师范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1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56284名;

4、广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白城师范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3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44148名;

5、广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白城师范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2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52332名;

6、广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白城师范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0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54898名;

7、广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白城师范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2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2702名;

8、广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白城师范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36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62288名;

二、白城师范学院在广西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白城师范学院在广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广西 理科 本二 395 101503 省政府
2022 广西 理科 专科 344 143270 省政府
2022 广西 文科 本二 467 32119 省政府
2022 广西 文科 专科 425 52332 省政府

2、2021年白城师范学院在广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广西 理科 本二 391 102837 省政府
2021 广西 理科 专科 316 156284 省政府
2021 广西 文科 本二 458 31346 省政府
2021 广西 文科 专科 404 54898 省政府

3、2020年白城师范学院在广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广西 理科 本二 398 97881 省政府
2020 广西 理科 专科 332 144148 省政府
2020 广西 文科 本二 421 32702 省政府
2020 广西 文科 专科 360 62288 省政府

文科女生报哪些二本最好

1、女生可以选择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学校总体还是很不错的,录取分数不算高,二本分数优势小的女生可报考。

2、女生可以选择安徽新华学院——原先是三本院校,在三本院校中还算不错的。录取分数不会很高,压线生可参考。

3、女生可以选择青岛滨海学院——学校在民办院校中挺不错的,主要的是管理很严格。对自制力差的学生来说有点煎熬。

4、女生可以选择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学校的硬件软件还是很不错,不过总的来说学校在二本院校中无功无过吧。

5、女生可以选择黑龙江财经学院——学校的师资力量还是挺不错的,对于想要学东西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挺好的去处。

平行志愿还有没有第一志愿

平行志愿是第一志愿里有多个平行志愿,即本批次填报的志愿都看作第一志愿,但是录取时会从前到后录取,即靠前志愿可以填一下冲刺的学校,然后是稳妥学校,之后是保底学校。

平行志愿第一志愿填报冲一冲的院校是可以的,风险就是可能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而不服从调剂就面临退档;因此不太适合目前考生填报了。而第一志愿直接就填报保底志愿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除非是那些接近分数线的考生,稳和保根本就没什么区别的那种情况下,也可以直接填报保的志愿。

什么是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指考生所选A、B、C、D等志愿,他们之间是平行关系。将达到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按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由计算机对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依次检索。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志愿并列、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

对同一科类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即所有考生排一个队列,高分者优先投档。每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的院校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院校。

三、白城师范学院学校介绍

白城师范学院是吉林西部唯一一所省属本科院校,坐落于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区交汇地带。学校始建于1958年,前身是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8月,原隶属于国家林业局的白城林业学校并入。2002年3月,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白城师范学院。 学校占地面积72.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86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918人,其中正、副高级职称教师33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633人。全日制在校生12406人(含分院447人)。 学校设有20个教学单位,50个本科专业,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4个,省级一流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个。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个,省级高校工程创新训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优秀课程45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课程1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8个,省级科研创新培育团队1个;省级教学成果奖16项,省级教育技术成果奖12项。 学校着力凝练科研特色,建有“无机化学重点实验室”“白城盐碱地治理工程技术中心”“通榆年画艺术研究中心”“唐鸿胪井刻石研究中心”等16个省级科研平台。近三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教科研项目47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奖励15项;教师发表SCI、EI、CSSCI、CSCI等索引收录论文410篇;出版著作16部;获国家专利107项。 学校与英国剑桥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国(境)外30余所高校在师生互访、人文交流、合作办学及国际中文教育等领域开展了友好合作。为“中文联盟”“中俄合作办学高校联盟”“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等组织会员单位。与东北师范大学、北华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了人才培养合作项目。开办了少数民族预科班,招收了公费师范生。 建校6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共计培养基础教育合格师资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7万余名,被誉为吉林西部基础教育教师的摇篮、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育基地和科学研究的重要高地。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相继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吉林省文明单位、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吉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等荣誉。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学校将继续以****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持续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办学方向,牢牢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狠抓内涵建设和转型发展两个重点,凝练教师教育、区域文化研究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三个特色,夯实学校发展的人才、制度、物质、文化四个基础,解放思想、凝聚共识、振奋精神、勇于担当,为创建师范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努力奋斗! (学生数据截止到2020年10月15日,其他数据截止至2020年8月31日)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