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武汉晴川学院招生网和贵州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贵州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358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54887名左右,才可以考上武汉晴川学院,不过每年武汉晴川学院在贵州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贵州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武汉晴川学院
1、贵州高考2022年考生上武汉晴川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6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30954名;
2、贵州高考2021年考生上武汉晴川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7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19338名;
3、贵州高考2020年考生上武汉晴川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9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17311名;
4、贵州高考2020年考生上武汉晴川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5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54887名;
5、贵州高考2022年考生上武汉晴川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7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3956名;
6、贵州高考2021年考生上武汉晴川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8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7745名;
7、贵州高考2020年考生上武汉晴川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7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9670名;
8、贵州高考2020年考生上武汉晴川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4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64603名;
二、武汉晴川学院在贵州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武汉晴川学院在贵州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属于 |
---|---|---|---|---|---|---|
2022 | 贵州 | 理科 | 本二 | 361 | 130954 | 省教育厅 |
2022 | 贵州 | 文科 | 本二 | 471 | 43956 | 省教育厅 |
2、2021年武汉晴川学院在贵州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属于 |
---|---|---|---|---|---|---|
2021 | 贵州 | 理科 | 本二 | 376 | 119338 | 省教育厅 |
2021 | 贵州 | 文科 | 本二 | 488 | 37745 | 省教育厅 |
3、2020年武汉晴川学院在贵州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属于 |
---|---|---|---|---|---|---|
2020 | 贵州 | 理科 | 本二 | 396 | 117311 | 省教育厅 |
2020 | 贵州 | 理科 | 专科 | 358 | 154887 | 省教育厅 |
2020 | 贵州 | 文科 | 本二 | 475 | 39670 | 省教育厅 |
2020 | 贵州 | 文科 | 专科 | 440 | 64603 | 省教育厅 |
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
高考平行志愿是高校招生录取投档的一种方式。简单来说,可以总结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即一个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是指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
高考平行志愿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对同一科类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即所有考生排一个队列,高分者优先投档。每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的院校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院校。
考生所填报的平行志愿的多个院校仍有自然顺序。检索考生所填报的几个院校志愿时,是按考生填报志愿时排列的院校自然顺序依次进行的。
友情提示:若想知道更多平行志愿的内容和数据,可在访问“高考助手网志愿”查询更多相关信息。
350分报志愿的技巧
350分的考生按照“顺序志愿”的投档办法,考生填报的第2志愿学校必须是第1志愿生源不足的大学,绝不能觉得自己的350分的分数比该大学上年实际录取分数高出很多就可将该校做为第2志愿学校。因为有不少大学虽然录取分数在批次内不是很高,但第1志愿生源充沛,录取的基本都是第1志愿考生。
那么如何判定一所学校上年录取的学生第1、第2志愿学生各占多少比例呢?有的省市提供了详尽的录取统计资料,可以查到,有的省市的录取统计资料只是给出了各校录取分数,并未给出分志愿顺序的录取人数,这时就要直接咨询学校了。只有将第1志愿生源不足的学校做为自己的第2志愿学校才有可能被录取,才能“保底”。
三、武汉晴川学院学校介绍
武汉晴川学院的前身为武汉大学举办的武汉大学珞珈学院。2016年4月,学校更名为“武汉晴川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高校。学校现为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本科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基地、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连续五年获评为湖北最具影响力民办本科学校、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 【办学基础设施一流】 学校占地面积千余亩,主校区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中华科技产业园,坐落在4A级龙泉山风景区,校园背靠龙泉山,面朝梧桐湖,依山傍水,空气清新、四季如画,被公认为“最美大学校园”之一,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学校建有现代化、功能齐全的教学区、实验实训区、学习休闲区、住宿生活区、体育运动区。其中现代化的教学大楼、近百个设备先进的实验实训室,可同时容纳13000人上课或实验实训;花园式的学生公寓,均配有独立卫浴、空气能热水器、空调等设施,光纤网络全覆盖;学生食堂(安装中央空调)被誉为武汉高校中“最质优价廉”的食堂,金融服务网点、医院、超市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学科专业特色鲜明】 学校现设会计学院、商学院、计算机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北斗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外国语学院、传媒艺术学院、设计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公共课部等10个学院(部),42个本专科专业,涵盖经、管、工、文、艺、教育学6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近13000人。学校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率先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现有2个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已招收6届),1个“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播音与主持艺术、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4个专业获评为湖北省本科高校一流专业,会计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有管理类、计算机类、传媒艺术类等多个应用型专业集群,2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学校在全国同类高校中率先设立北斗学院,开办导航与位置服务、物联网应用等相关专业。 【师资力量雄厚】 学校坚持共享武大优质资源,高起点办学。各二级学院院长均由武大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教师团队中,教授、副教授教师占比近40%,硕士、博士学历教师占比近90%,博士生导师及享受国务院或省政府津贴等专家学者近40人。学校还自主培育了一批“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湖北省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和高素质的“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聘请了一批企业高管、高级工程师等行业精英为特聘教授、客座教授。 【人才培养成果丰硕】 学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坚持协同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在全国同类高校中率先推行分级教学、分段分类培养,努力搭建“横向能拓展、纵向能提升”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获湖北省政府第八届教学成果奖。学校先后与美国TI公司、阿里巴巴、万豪国际、人福医药及湖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等近百家知名企业、行业协会开展合作,打造校企合作“航母”,成立产学研战略联盟(湖北)人才培养基地,开办“金融证券”、“会计信息化”、“网络营销”、“传媒艺术”、“工业机器人”等近20个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班,学生毕业后,优先就业。 就业创业:学校积极推进就业“一把手”工程,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4%,毕业生质量获社会和用人单位广泛认可。晴川学子还可与985、211高校学生一样,拥有在当代集团及旗下各上市公司和名企的就业机会,每年大批晴川学子被优先录用。近百名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企业资产超千万,部分资产过亿。 考研深造:2010年以来,考研录取率逐步提升,大批晴川学子考取英国剑桥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研究生。 学科竞赛:近年来,学生在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全国软件大赛、全国电子商务挑战赛、全国广告艺术大赛等国家级竞赛中的获奖成绩居同类院校前列。 双证融通:学校具有国家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资格,实施“1+x”证书制度,学生在校期间可获多个国家职业资格技能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 专升本教育:学校具备“普通专升本”招生资格。专科学生毕业后,可参加学校组织的专升本考试,学校根据考试成绩自主划线录取。 【奖助体系完善】 学校率先在全国同类高校中成立了教育基金会,资金主要用于扶贫济困,支持优秀学子创业,奖励品学兼优的晴川学子等方面。学生奖、助、贷、免、勤工助学体系完善。每年发放各类奖助学金近千万元,奖助覆盖率达到40%。 【校园文化浓郁】 学校设立了万瑞兴文化艺术基金,全力打造以“美丽晴川、大爱晴川、魅力晴川、特色晴川、平安晴川”为特征的一流校园文化;成立了晴川艺术团(下设舞蹈团、民乐团、流行乐团、合唱团等10个分团),20多位国家级艺术名家加盟;成立了晴川书院,国学名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李敬一教授任院长,开设“国学大讲堂”,弘扬国学国粹;组建了湖北省大学生京剧团、当代美学与文化研究所、全国高校首支中国女子围棋甲级联赛队、赛艇队、足球队。现有学术类、实践类、艺术类、体育类、公益类社团近50个,形成了“爱尚晴川”、“金秋文化艺术节”等十大品牌活动,师生在全国及湖北省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中多次荣获一等奖。 【对外交流广阔】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国际化办学,通过联合开展“2+2”本科双学位教育、“4+1”“3+1+1”本升硕硕士教育、交流生、文化交流等多种形式,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有关高校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