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招生网和海南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海南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597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0947名左右,才可以考上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不过每年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在海南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海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1、海南高考2022年考生上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综合(物)最低分需要59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0947名;
2、海南高考2022年考生上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综合(不限)最低分需要60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9383名;
3、海南高考2022年考生上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综合(物 或 化)最低分需要61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8802名;
4、海南高考2022年考生上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综合(物 或 化 或 生)最低分需要63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6097名;
5、海南高考2021年考生上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综合(物 或 化 或 生)最低分需要60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8955名;
6、海南高考2021年考生上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综合(物 或 化)最低分需要60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8682名;
7、海南高考2021年考生上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综合(物)最低分需要61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7904名;
8、海南高考2020年考生上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3)的综合(不限)最低分需要619分,录取最低位次为6926名;
二、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在海南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在海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选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属于 |
---|---|---|---|---|---|---|---|
2022 | 海南 | 综合 | 物 | 本科 | 597 | 10947 | 市政府 |
2022 | 海南 | 综合 | 不限 | 本科 | 607 | 9383 | 市政府 |
2022 | 海南 | 综合 | 物 或 化 | 本科 | 611 | 8802 | 市政府 |
2022 | 海南 | 综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633 | 6097 | 市政府 |
2、2021年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在海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选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属于 |
---|---|---|---|---|---|---|---|
2021 | 海南 | 综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606 | 8955 | 市政府 |
2021 | 海南 | 综合 | 物 或 化 | 本科 | 608 | 8682 | 市政府 |
2021 | 海南 | 综合 | 物 | 本科 | 614 | 7904 | 市政府 |
2021 | 海南 | 综合 | 不限 | 本科 | 616 | 7638 | 市政府 |
3、2020年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在海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选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属于 |
---|---|---|---|---|---|---|---|
2020 | 海南 | 综合 | 不限 | 本科 | 619 | 6926 | 市政府 |
2020 | 海南 | 综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630 | 5727 | 市政府 |
2020 | 海南 | 综合 | 物 或 化 | 本科 | 673 | 2473 | 市政府 |
用位次填报高考志愿的步骤
1.查询自己的高考成绩,部分省份会直接显示位次。如果没有直接显示位次,则需要对照2021年的一分一段表查出自己的位次。
2.根据2022年的高考位次,对照2020-2022年的一分一段表,查出这个位次对应近3年的高考分数和位次区间。
3.将高考分数分别上浮5分,下调15分,得到成绩的区间,并以此来筛选出对应的学校。参考院校类型,地理位置等因素,初步选出自己的目标大学。
4.结合专业的热度,就业情况以及兴趣爱好,逐个在目标大学中查询专业近3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同样结合一分一段表来查询这些专业近3年的录取位次的区间。
5.以2021年自己的高考位次为准,如果位次处于目标大学和专业近3年位次区间靠前的位置,就代表这些专业和大学是相对比较稳妥的选择。如果是靠后,那么录取的把握一般不会很大。
6.最后筛选剩下的大学以及专业,就可以用来填报高考志愿了。
公办二本大学排行榜
全国排名 | 院校名称 | 办学性质 | 批次 |
1 | 广东财经大学 | 公办 | 二本 |
2 | 贵州医科大学 | 公办 | 二本 |
3 | 重庆医科大学 | 公办 | 二本 |
4 | 遵义医科大学 | 公办 | 二本 |
5 | 上海海关学院 | 公办 | 二本 |
6 | 广东金融学院 | 公办 | 二本 |
7 | 天津理工大学 | 公办 | 二本 |
8 | 西安邮电大学 | 公办 | 二本 |
9 | 四川外国语大学 | 公办 | 二本 |
10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 公办 | 二本 |
11 | 集美大学 | 公办 | 二本 |
12 | 重庆理工大学 | 公办 | 二本 |
13 | 北京联合大学 | 公办 | 二本 |
14 | 上海商学院 | 公办 | 二本 |
15 | 苏州科技大学 | 公办 | 二本 |
16 | 成都大学 | 公办 | 二本 |
17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二本 |
18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公办 | 二本 |
19 | 广东医科大学 | 公办 | 二本 |
20 | 重庆工商大学 | 公办 | 二本 |
21 | 贵州师范大学 | 公办 | 二本 |
22 | 厦门医学院 | 公办 | 二本 |
23 | 云南师范大学 | 公办 | 二本 |
24 | 天津外国语大学 | 公办 | 二本 |
25 | 新乡医学院 | 公办 | 二本 |
26 | 湖北医药学院 | 公办 | 二本 |
27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公办 | 二本 |
28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公办 | 二本 |
29 | 温州大学 | 公办 | 二本 |
30 | 厦门理工学院 | 公办 | 二本 |
三、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校介绍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是一所会计、金融特色鲜明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原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和原上海金融学院于2016年6月合并组建而成。“立信”之名源自《论语》“民无信不立”。 学校起源于著名教育家、会计学家、“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先生1928年创办的立信教育事业。2011年学校获得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在9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被业界誉为中国现代会计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和未来金融家摇篮。2018年12月,学校被列为上海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试点高校。 学校现有上川路、文翔路和中山西路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200多亩。2019年12月,顾唐路新校区建设顺利开工。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7597人,其中本科生17212人,专科生125人,专业硕士研究生260人。学生就业形势良好,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9年9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附属学校正式揭牌。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诚信品质、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是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常务理事单位,首批上海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整体试点校”。2018年11月,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现有教职工16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100人,正高级90余人,副高级340余人,博士650余人。教师中有欧洲科学院院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全国税务领军(后备)人才,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东方学者、上海东方青年学者,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曙光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和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育才奖等优秀教师代表。学校还在业界、学界聘请了一批客座、兼职教授。学校坚持教育对外开放,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与国(境)外100多所高校及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合作开展金融工程专业(金融科技方向)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欧盟高校合作开展伊拉斯莫斯+项目,与丹麦IBA国际商学院合作举办孔子学院。 学校始终坚持学科引领发展,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导向,构建面向上海现代服务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求的学科发展体系,立足经、管、理、法、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以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统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体,以会计学、金融学为核心,推动计算机科学、统计学与经济管理类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分别入选上海高校Ⅰ类、Ⅱ类高原学科。出版并公开发行的《会计与经济研究》入选CSSCI来源期刊。学校学科专业特色鲜明,共有15个二级学院。现有本科专业37个。拥有会计学、金融学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会计学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会计学、审计学、金融学、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统计学6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税收学、经济学、保险学、物流管理4个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金融学、税收学、财政学3个上海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本科专业,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13个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2018年6月入选首批“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2019年4月入选首批“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建设引领计划”。 学校坚持把科研创新作为兴校之源,不断提高服务社会能力。现有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2个,上海高校智库2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服务经济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究基地、上海市参事工作室、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立信分中心,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非驻会委员工作室等省部级研究机构(平台)5个。 学校加强文明校园建设,注重文化传承创新。加强诚信文化建设,是全国高校诚信文化育人联盟牵头单位。连续多年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2019年荣获首届“上海市文明校园”。学校击剑体育特色项目久负盛名,跆拳道项目为上海市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项目。上海市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评估中心、上海市学校体育评估中心落地我校。 展望未来,学校扎根中国大地,努力建设国际知名、国内有重要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财经大学。 (数据截至2021年9月30日,内容更新至2021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