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考分数线

河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内蒙古民族大学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发布时间:2024-03-17 09:02:22 思而思学网

据最新内蒙古民族大学招生网和河南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河南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446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227590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内蒙古民族大学,不过每年内蒙古民族大学在河南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河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内蒙古民族大学

1、河南高考2022年考生上内蒙古民族大学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6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95268名;

2、河南高考2021年考生上内蒙古民族大学(较高收费)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4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27590名;

3、河南高考2021年考生上内蒙古民族大学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5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08283名;

4、河南高考2020年考生上内蒙古民族大学(较高收费)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7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11459名;

5、河南高考2020年考生上内蒙古民族大学的理科最低分需要51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55958名;

6、河南高考2022年考生上内蒙古民族大学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0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6969名;

7、河南高考2021年考生上内蒙古民族大学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3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8698名;

8、河南高考2020年考生上内蒙古民族大学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3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6818名;

二、内蒙古民族大学在河南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内蒙古民族大学在河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河南 理科 本二 457 214799 省政府
2022 河南 理科 本二 467 195268 省政府
2022 河南 文科 本二 508 36969 省政府

2、2021年内蒙古民族大学在河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河南 理科 本二 446 227590 省政府
2021 河南 理科 本二 458 208283 省政府
2021 河南 文科 本二 533 38698 省政府

3、2020年内蒙古民族大学在河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河南 理科 本二 473 211459 省政府
2020 河南 理科 本二 512 155958 省政府
2020 河南 文科 本二 533 36818 省政府

有什么低分好录取的二本大学

二本大学所在地录取批次线
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458(第二批)
西安财经学院陕西458(第二批)
温州大学浙江458(第二批)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458(第二批)
浙江传媒学院浙江458(第二批)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458(第二批)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458(第二批)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458(第二批)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四川458(第二批)
湖南商学院湖南458(第二批)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458(第二批)
河北师范大学河北458(第二批)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458(第二批)
大连大学辽宁458(第二批)
吉林财经大学吉林458(第二批)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458(第二批)
天津商业大学天津458(第二批)
烟台大学山东458(第二批)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458(第二批)
云南财经大学云南458(第二批)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458(第二批)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458(第二批)
山东政法学院山东458(第二批)
江汉大学湖北458(第二批)
长江大学湖北458(第二批)
北京服装学院北京458(第二批)
大连海洋大学辽宁458(第二批)

公办二本多少分能上

公办二本一般需要超出本科线50分左右。想要知道一般超过本科分数线多少分能够填报公办二本高校,可参考本省比较差的公办二本高校每年在本省的投档分数线。

一般来说本省最差的公办二本高校投档分数线减去本省的本科批次分数线,就是需要超过的分数。不同省份情况不同,考生与家长切不可混为一谈。

高考分数线预计是多少

2023高考大部分地区的二本预测分数线在430分左右,当然了具体省份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像河南,河北,山东这样的高考大省,本科录取分数线会高一些,可能会达到450分左右,而普通地区分数线大概在400-430分。

而相比较偏远地区,甘肃、西藏等地方二本录取分数线相对来说会比较低,大概在400分左右。

三、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校介绍

内蒙古民族大学始建于1958年,2000年由原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内蒙古蒙医学院、哲里木畜牧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 校,也是国家“十三五”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经过63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形式多样、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累计培养各类人才19万余名,为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坐落在被誉为“科尔沁草原明珠”的通辽市,拥有霍林河、西拉木伦2个校区,占地面积1565亩,校舍建筑面积41.1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1.12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86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75.5万余册。 学校设有23个教学单位、8个教辅单位、1个附属单位,开设本科专业79个,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蒙药学博士人才项目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 学校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在校学生24252人,其中普通本科学生21638人、普通专科学生203人、硕士研究生1989人、博士研究生24人、成人本专科生398人。少数民族学生10801人,共计涵盖32个民族,少数民族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44.50%。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多形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民族高等教育办学体系。 学校现有教职工2037人,其中专任教师1302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78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44人。另有附属单位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职工2513人。在教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荣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国家级各类表彰10余人。学校实施“柔性引进人才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165人次,其中院士5名、社科院学部委员3名、“*”3名、国家杰青1名。 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专业1个,“ISEC”项目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个,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4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1个,有自治区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重点建设专业4个、品牌专业18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精品课程41门、自治区一流课程29门,教学团队14个。学校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优质精品课程3门,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39项,国家民委民族院校教学成果奖12项。荣获教育部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称号。 学校有省部级重点学科(含重点培育学科)16个;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有省部级自然科学科研平台22个,其中教育部、国家民委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4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18个;有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平台13个,其中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国家民委研究基地3个,国家体育总局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重点研究基地8个。有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14个。“十二五”以来,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课题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7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31项,其中一等奖3项;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99项,其中一等奖2项。有6个版本的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中《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版),《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是全国首个研究民族高等教育的专业期刊。 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来华留学生汉语培训基地,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及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单位,是国家留学基金委批准的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基地,也是内蒙古自治区“一级信誉等级涉外院校”。现有来自12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124人。学校与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美国格林斯伯勒大学、日本上越教育大学、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等35所国外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依托区位优势,充分响应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蒙古国国立教育大学、俄罗斯布里亚特国立农业大学签订了博士教师联合培养、本科生“2+2”、本硕人才“2+2+2”、“4+2”等合作办学项目协议。学校是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项目培养单位。 蒙医药是我校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蒙医学、蒙药学、蒙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蒙西医结合基础医学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2012年蒙药学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5年蒙医学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医生培养计划”。2020年被评为蒙药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018年获批国家发改委蒙药研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020年获批国家药监局中药(蒙药)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学校已成为蒙医药事业发展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研究基地。 学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1所,是国家三级甲等蒙医综合医院,是全国唯一一家国家级重点蒙西医结合医院,也是国家执业医师考试考点、国家首批蒙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临床技能培训示范基地,有卫生技术人员2125人,开放床位1530张。有非直属附属医院4所。 近年来,学校获得多项荣誉。2009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2年被评为“全区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先进单位”,2017年被评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附属医院和蒙医药学院分别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学校以****思想为指导,坚持*办学方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祖国北疆,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内涵建设,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人民满意、特色鲜明、区域一流的高水平大学。 (数据截止到2021年10月)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