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考

南阳师范学院新生转专业申请条件和时间(怎么转专业)

发布时间:2024-01-18 11:12:25 思而思学网

大学转专业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学校对转专业学生的要求差别比较大,作为学生,在填报志愿时不能持特别简单乐观的心态,以为校内转专业可以为自己兜底,本文小编整理了南阳师范学院新生转专业申请条件和时间,供各位考生家长参考。

一、南阳师范学院新生怎么转专业

南阳师范学院学生转专业与转学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学生转专业与转学管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努力为学生提供符合自己兴趣与特点的学习与发展机会,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三条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维护高等教育的严肃性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 转学

第四条 学生应当在录取学校完成学业,原则上我校一般不予转学。如患病或者确有特殊困难,无法继续在录取学校学习的,可以申请转入(转出)我校。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学生,不得转入(转出)我校:

(一)入学未满一学期或毕业前一年的。

(二)高考成绩低于拟转入学校相关专业同一生源地相应年份录取成绩的。体育类、艺术类高考成绩按照相应年份相应专业录取规则计算。

(三)由低学历层次转为高学历层次的。

(四)通过定向就业招生录取的。

(五)未通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全省)统一考试或未使用高考成绩录取入学的(含保送生、单独考试招生、专升本、五年一贯制等)。

(六)受到开除学籍处分及应予退学的。

(七)其他无正当理由的。

第六条 转学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说明理由,转出、转入学校同意;拟转入学校要严格审核转学条件及相关证明,符合本校培养要求且学校有教学能力的,经学校院长办公会或专题会议研究决定,方可转入。转学学生的相关手续和证明材料一式四份,除学校留存外,同时报拟转入和转出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拟转入和转出学校所在地为同一省份者,转学学生的相关手续和证明材料为一式三份)。

第七条 我校对审核通过的拟转学学生相关信息(主要包括:学生姓名,转出、拟转入学校和专业名称,入学年份,录取分数,转学理由等)在学校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第八条 所有转学材料的报送及办理由学校学籍管理工作人员负责,其他人员不得代办。

第三章 转专业

第九条 学生在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的,可以申请转专业;以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学生,国家有相关规定或者录取前与学校有明确约定的,不得转专业。

(一)入学后发现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并出具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到本校其它专业学习者,经学生同意,可适当调整学生所学专业;

(二)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经学生同意,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学生所学专业。

(三)休学创业或参军退役后复学的学生,因自身情况需要转专业的,经学生申请,可适当调整学生所学专业。

(四)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学生不得申请转入普通类专业,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的学生不得转入非外语类专业,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类专业不得转入其他类专业。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转专业:

(一)跨学历层次的;

(二)跨录取批次的;

(三)跨科类的;

(四)录取时确定为国防生和定向、委托培养的;

(五)通过普通“专升本”考试升入本科、录取为五年一贯制高职高专的;

(六)受到开除学籍处分及应予退学的;

(七)其他无正当理由的。

第十一条 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符合以下条件的可在第二学期开学前2周内申请转专业:

(一)第一学期成绩合格的。

(二)对拟转入专业有一定的特长和志向的。

(三)未受过纪律处分的。

第十二条 转专业学生名额由各院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原则上各院系转出学生人数不得超过本年级本专业学生人数的15%;接收院系可根据自身教学资源情况,确定拟接收的转入学生名额,原则上接收学生人数不得超过本年级本专业学生人数的20%。

第十三条 各院系于第一学期结束前提供本单位各专业可接纳转专业学生人数,经学校审核批准后在教务处网站上予以公布;

第十四条 申请转专业的学生应符合转专业的条件,并由学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同时填写《南阳师范学院转专业申请表》;

第十五条 学生所在院系负责审核申请转专业学生资格,并经转出、转入院系院长(主任)同意并签署意见后,由拟转入院系汇总,并报送教务处教务科;

第十六条 申请转专业的学生,必须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转专业考试。转专业学生考试课程设置原则为:申请转入理科、工科专业的学生考《高等数学》课程,申请转入其他专业的学生考《大学语文》课程;

第十七条 根据学生考试成绩及各专业可接纳转专业学生人数确定转专业学生名单;

第十八条 拟转专业学生名单经学校主管校长批准同意后,公布拟转专业学生名单,公示期不少于3天;

第十九条 经批准转专业的学生,必须于规定时间内到教务处办理学籍异动手续。

第二十条 转入新专业的学生按转入专业标准收费并执行新专业的培养计划,相同课程的公共必修、选修课程的学分可相互抵认,所缺的专业课程必须补修,在原专业修得的专业课程可作为选修课认定。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由教务处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二、转专业对学生个人的利弊

1、转专业的好处

有些同学为了能够顺利进入理想的大学,选择了服从调剂或者填报了冷门的专业,实际上对于自己被录取的专业并不感兴趣。那么就可以选择转专业,去学习自己真正喜欢或者感兴趣的东西。

2、转专业的弊端

①学习压力大。想要转专业的同学不仅要学好当前的专业内容,将要转去的专业知识也要学习,而且还不能有挂科的情况,这样一来学习压力就会变得非常的大。所以转专业并非易事,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能否成功也是未知数。

②所转的专业也不一定适合自己。有很多同学在转完专业之后发现新专业还不及自己之前的专业,甚至有的同学仍然觉得这个专业不适合自己。

转专业不是小事,大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综合考量,还要充分调研目标专业的情况,做好充足的调查后再做决定。

三、南阳师范学院转专业相关文章分享

(1).2022年南阳师范学院新生怎么转专业难不难,附转专业的要求和条件

常常有考生家长提出这些疑问。对于转专业有需求的考生,一般分为两类:一是进入大学后,发现所学专业不适合自己,难以学下去,需要转专业:二是在志愿填报阶段,通过选择一些高校的冷门专业,低分先进名校,再考虑转专业。本文小编整理了关于南阳师范学院转专业的一些政策规定,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一、南阳师范学院转专业要求和条件政策根据河南省教育厅教学〔2011〕674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查看更多

(2).2022南阳师范学院新生入学考试和入学转专业申请条件

2018报考南阳师范学院的考生已经拿到通知书了,可是焦急的在家等待南阳师范学院开学入学考试,那么南阳师范学院开学考试考什么内容呢?南阳师范学院新生如何转专业已经转专业的申请条件,小编通过网络收集整理出关于南阳师范学院新生入学考试和入学转专业申请的相关信息,请仔细阅读参考。南阳师范学院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习情况等,结合选考科目范围综合考虑,自主确定选考科目。层次专业选考科目范围...查看更多

(3).2022南阳师范学院大一新生开学报名时间及入学考试转专业安排

南阳师范学院新生开学报名时间一、南阳师范学院生报名注册流程在乘校车前往校园的路途中,迎新人员会为新生们发《迎新手册》,手册里面的内容为两大块:学校介绍和入学流程介绍,另外还会附上校园的平面图。同学们要仔细阅读迎新手册,以便到校后顺利地办理各项手续。新生的报到手续总体分为两部分:住宿手续和入学手续。二、南阳师范学院新生资格审核到达学校,你从校车下来后,就会看到各院系的迎新人员举着标明院系的彩旗在车门...查看更多

(4).2022年南阳师范学院新生转专业,入学考试和报到时间安排

原标题:2017年南阳师范学院新生转专业,入学考试和报到时间安排 南阳师范学院新生可不可以转专业,转专业需要什么条件?那么我们首先要了解下转专业的一些政策! 转专业国家允许,并成为大学教务部门大一第二学期的定期工作。主要是大一最后考试,大一学习的都是基础课,比较通用,不过千万别挂科,只要你不跨批次和专业即可。至于难以问题与想去的专业人数有关,总体控制5%。如果想开学时就转,最好...查看更多

(5).南阳师范学院新生怎么转专业,2020年南阳师范学院新生入学考试转专业规定

1、在大一下学期升大二前,每个学校都有一次公开转专业的机会,这是教育部规定的,当然对学习成绩有一定要求,一般都是需要班级前3名,当然每个学校可能有差异,不过大一学习的都是基础课,不是很难,所以想转专业的同学大一就要拼命学习了,不要看着别人玩,自己也跟着跑去玩。如果不是这样,岂不是每个人都能随意转专业,那不乱套了吗! 2、学院内部之间转专业一般比较容易,因为很多专业学的知识相差不大,而且转专业手续...查看更多

(6).2020年南阳师范学院入学考试,入学指南,开学时间及新生转专业

南阳师范学院是河南省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7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办学传统,已形成了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并存、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2007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获批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1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在办学层次上实现重大跨越。学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市。南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楚汉文化和三...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