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考分数线

湖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潍坊科技学院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发布时间:2024-04-26 13:40:08 思而思学网

据最新潍坊科技学院招生网和湖北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湖北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200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79302名左右,才可以考上潍坊科技学院,不过每年潍坊科技学院在湖北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湖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潍坊科技学院

1、湖北高考2022年考生上潍坊科技学院的历史(历史+不限)最低分需要20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29138名;

2、湖北高考2021年考生上潍坊科技学院的历史(历史+不限)最低分需要38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98085名;

3、湖北高考2022年考生上潍坊科技学院的物理(物理+(化或生))最低分需要439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06073名;

4、湖北高考2022年考生上潍坊科技学院的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34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66346名;

5、湖北高考2021年考生上潍坊科技学院的物理(物理+化学)最低分需要41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07322名;

6、湖北高考2021年考生上潍坊科技学院的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2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03782名;

7、湖北高考2021年考生上潍坊科技学院的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27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42077名;

8、湖北高考2020年考生上潍坊科技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1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11554名;

二、潍坊科技学院在湖北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潍坊科技学院在湖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湖北 历史 历史+不限 专科 200 129138 省教育厅
2022 湖北 物理 物理+化学 本科 428 114027 省教育厅
2022 湖北 物理 物理+(化或生) 本科 439 106073 省教育厅
2022 湖北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440 105308 省教育厅
2022 湖北 物理 物理+不限 专科 344 166346 省教育厅

2、2021年潍坊科技学院在湖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湖北 历史 历史+不限 专科 386 98085 省教育厅
2021 湖北 物理 物理+化学 本科 414 107322 省教育厅
2021 湖北 物理 物理+(化或生) 本科 420 104977 省教育厅
2021 湖北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423 103782 省教育厅
2021 湖北 物理 物理+不限 专科 277 142077 省教育厅

3、2020年潍坊科技学院在湖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湖北 理科 - 本二 415 111554 省教育厅
2020 湖北 理科 - 专科 234 179302 省教育厅
2020 湖北 文科 - 本二 447 37803 省教育厅
2020 湖北 文科 - 专科 328 81387 省教育厅

高考志愿填报要注意什么

1掌握信息

认真阅读当地当年发布的有关高校招生的各类信息,熟悉招生政策和规定。了解院校的办学性质、收费标准、所属批次,掌握高考志愿填报的其他要求等。通过有关院校的网站和宣传资料,了解高校的办学地点、专业设置、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培养方向等。仔细查阅有关高校的招生章程,了解对进档考生的排序办法、录取规则等。

2高考志愿填报要掌握报考技巧

包括掌握预测学校录取最低分数线及专业线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全面分析确定各批次各院校志愿及专业志愿,并填报好志愿草表。

3避免无效、错填志愿

要认真了解当地当年高考志愿填报的规定和要求,了解报考学校的招生录取规则,根据当地招办公布的当年的招生计划填报志愿外,考生还要充分利用校对签字的机会,发现和纠正无效志愿和错误志愿。所以考生对校对志愿表一定不能马虎应付,一定要高度重视,反复仔细核对。

高考470分左右能上公办本科吗

高考470分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能上公办本科,而且能选择的公办本科大学还是很多的。

录取分数在470分左右的公办大学部分名单:

学校名称办学层次最低分数线办学性质
新疆政法学院二本469分公办院校
山西能源学院二本469分公办院校
萍乡学院二本469分公办院校
潍坊医学院二本469分公办院校
宝鸡文理学院二本469分公办院校
伊犁师范大学二本469分公办院校
赣南医学院二本469分公办院校
长治医学院二本469分公办院校
北京联合大学二本469分公办院校
贵州民族大学二本469分公办院校
菏泽学院二本470分公办院校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二本470分公办院校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二本470分公办院校
哈尔滨商业大学二本470分公办院校
湖南理工学院二本470分公办院校
怀化学院二本470分公办院校
荆楚理工学院二本470分公办院校
绵阳师范学院二本470分公办院校
沈阳化工大学二本470分公办院校
天津农学院二本470分公办院校
昭通学院二本470分公办院校
沈阳药科大学二本470分公办院校

三、潍坊科技学院学校介绍

潍坊科技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寿光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潍坊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试点院校、定向培养士官试点高校、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高校。学校坐落于著名的“中国蔬菜之乡”“中国海盐之都”——山东省寿光市。校园占地2400多亩,建筑面积116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亿多元,馆藏图书160万多册,全日制在校生3.5万余人。教职工近200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受聘为教授、名誉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教授等专家学者加盟学校,引进博导张友祥、崔希海、李强、宋彧等教授,副高级及以上教思而学525人,硕士及以上1345人,双师型教师611人,3人评为山东省首席技师,4人获“富民兴鲁”劳动奖章、齐鲁巾帼发明家称号,校级学科带头人17名,61人受聘为东北师范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博导硕导。 学校现设农学与环境学部、经济管理学部、机电信息学部、建筑与艺术学部、通识教育学部5个学部,农学与环境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通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护理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开设71个本专科招生专业,其中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试点专业2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5个,8个省一流专业建设点,8门一流课程,培育了园艺技术、海洋化工、机械电子、信息技术等优势学科专业群,形成了工学、农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法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融合十大学科资源,着力培育设施农业、海洋化工、智能制造三大学科特色。 学校坚持专家治校科学决策,聘请省内外专家成立战略规划、教学工作、学生事务管理、文化建设、预决算管理等五个专委会,作为顶层设计决策咨询机构,全面推进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坚持改革创新,建立通识学院,推动学部制改革,着力做实学部、做活分院、做优本科,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创新“园校一体”为特色的产教融合、“农圣文化”传承创新为特色的通识教育育人模式,深入推进因材施教、分类施教,加强专业社团建设,建立学分置换制度,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以赛促学、促练,参加全国、全省大学生“挑战杯”创新大赛、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获特等奖、一等奖300多项,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学校坚持内涵发展和特色提升战略,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园内建设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山东省软件产业园区、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寿光市软件园,吸纳师生实习实训、参与项目研发。建有设施蔬菜分子育种、化工资源清洁利用、卤水综合开发利用、软件工程、农业大数据等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1个希拉姆院士工作站,建成设施园艺、卤水资源高值化绿色综合利用、农圣文化研究中心等3个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15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180个实验实训室,8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农学思想与《齐民要术》研究会获批国家二级学会并揭牌成立,成为潍坊市唯一一家国家二级学会;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在学院设立当代农史调研基地。选育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鲁硕红”蔷薇,20余种“潍科”系列蔬菜新品种通过鉴定,获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天潍系列”15个蔬菜新品种在农业农村部登记备案;开展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双百工程”,校地协同创新育人,科研促教研,成果融入教学,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注入新活力。 按照“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校企双方合作共赢”发展思路,深层次推进校企合作,组建了山东飞翔软件产业集团;建设了智慧蔬菜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海洋精细化工产业学院,与海尔、歌尔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依托优势专业创办学科公司20余家,地方税收超过5000万元,环球软件公司在“新三板”上市,建筑安装公司成为国家建筑安装施工一级企业,学府蔬菜打响品牌,美高斯麦化妆品受到消费者一致好评。创办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工程研究院、山东省创业创新学院、山东省众创教育研究院、山东半岛机器人研究院,获“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银翼”奖,山东省“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大学生社团节“金点子”发明大赛金奖。牵头成立了“山东省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三农服务专业委员会”。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典型经验、应用科研服务乡村振兴的典型经验获山东省教育厅向全省高校推介。 实施服务优化工程,坚持“严管细导、严父慈母”双严管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建立健全学生资助保障体系,开通“绿色通道”,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传承创新以农圣文化为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功举办11届中华农圣文化国际研讨会,培育了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围和人才成长环境。52集原创动画片《农圣贾思勰》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作品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行,填补了我国农业题材领域的文艺作品空白,获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入选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全面实施易班导师制,深入推进“4030”读书计划和“六个一”活动,学生社团100多个,校园高雅艺术丰富多彩。打造了校园中轴线文化景观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举办了全国大学生演讲大赛、排球联赛等重大文体活动,树立了良好社会形象。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德、荷、日、印、韩、英等国高校合作,与德国巴特洪堡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国外高校合作开设机器人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环境设计等本科学术互认课程,与韩国开展博士培养项目,访学研修,讲学授课,为师生搭建了全球视野学术交流平台。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学生100余人。外籍教师7人获国家友谊奖、齐鲁友谊奖或外国文教专家教学奖。 学校被评为全国共青团“团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先后荣获山东省文明单位、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省高校科教兴鲁先锋基层党组织、省就业服务先进单位、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省高校餐饮服务先进单位、示范餐厅、省高校校园绿化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省社会公信度满意单位和山东省安全稳定集体二等功等100多项荣誉称号,得到国家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和省内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2017年-2020年连续四年被大众网评为山东最佳社会声誉高校,列同类院校第一名。 学校以****思想为指导,以审核评估、学科建设和申硕为着力点,以推进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为抓手,落实减专、增本、申硕的目标,按照“规矩兜底,科研先行,激励护体,内涵发展”的基本思路,抓关键,重主业,创特色,谋发展,做服务,持续改革创新,优化治理体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内部发展活力,凝聚强大发展合力,全面推进特色提升、校地共生,努力建设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特色名校。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