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考分数线

湖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山东中医药大学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据最新山东中医药大学招生网和湖南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湖南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501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70544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山东中医药大学,不过每年山东中医药大学在湖南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湖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山东中医药大学

1、湖南高考2021年考生上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历史(历史+化学)最低分需要54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2483名;

2、湖南高考2021年考生上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历史(历史+(化学或生物))最低分需要55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0813名;

3、湖南高考2022年考生上山东中医药大学的物理(物理+化学)最低分需要50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70544名;

4、湖南高考2022年考生上山东中医药大学的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1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55267名;

5、湖南高考2022年考生上山东中医药大学的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最低分需要54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6171名;

6、湖南高考2021年考生上山东中医药大学的物理(物理+化学)最低分需要53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53966名;

7、湖南高考2021年考生上山东中医药大学的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3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8346名;

8、湖南高考2020年考生上山东中医药大学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6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2217名;

二、山东中医药大学在湖南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1年山东中医药大学在湖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湖南 历史 历史+化学 本科 545 12483 省政府
2021 湖南 历史 历史+(化学或生物) 本科 550 10813 省政府
2021 湖南 物理 物理+化学 本科 531 53966 省政府
2021 湖南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538 48346 省政府
2021 湖南 物理 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559 33087 省政府

2、2022年山东中医药大学在湖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湖南 物理 物理+化学 本科 501 70544 省政府
2022 湖南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518 55267 省政府
2022 湖南 物理 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543 36171 省政府

3、2020年山东中医药大学在湖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湖南 理科 - 本二 521 62634 省政府
2020 湖南 文科 - 本二 568 12217 省政府

军校体检什么时间

2023年军校体检时间还未确定,不同地区的军校体检时间不同,大多是从五月份开始,各单位组织自己的体检工作,以各单位实际情况为准,通过后,各单位根据单位指标确定参考编号。

体检按照《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军后卫〔2016〕305号)执行。

体检结论分为指挥专业合格、装甲专业合格、空降专业合格、特种作战专业合格、防化专业合格、医疗专业合格、油料专业合格、水面舰艇专业合格、潜艇专业合格、潜水专业合格、雷达专业合格、测绘专业合格、其他专业合格、不合格等14种。

第一志愿退档影不影响第二志愿

在第一志愿被退档的情况下,将会进入第二志愿的录取程序,依次类推。若在填报志愿时选择服从调剂,仍有机会被录取;如果没有服从调剂就会有落榜的风险。所以第一志愿退档不会影响第二志愿。

考生如果确认“服从分配”,一方面自己增加了被录取的机会,另一方面接受了必须按调配入学的义务,极可能调剂录取的学校或专业与报考初衷相差甚远,要有心理准备。

第一志愿填了服从就会按服从在缺额的招生计划中优先调配比较好的学校或专业。服从调配者一旦被录取,就必须到录取你的院校就读,否则,会影响国家招生计划的完成。因此,对于这一栏目,考生既要充分重视,又要慎重对待,表态具体明确。

三、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校介绍

山东中医药大学简介 (2021年3月) 山东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1981年成为山东省重点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院校、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省级文明校园、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学校在省属高校中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最多,首批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权,首批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承担单位,硕士点数量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坚持以****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厚德怀仁、博学笃行”的校训,坚持“以文化人、厚重基础、注重传承、勇于创新”的办学特色,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经过六十余年几代人辛勤耕耘和不懈奋斗,培养出十余万中医药和健康服务相关专业人才,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 学校2007年由济南市历下区主体迁入扁鹊故里--长清,现在学校三校区(含青岛中医药科学院)办学,总占地2039亩,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其中研究生近4200人。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205万册、电子图书77余万册、古籍善本近3万册,为山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学校设置17个教学机构、5个科研机构、4个教辅机构,有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3所直属附属医院、2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3所教学医院,其他类实践教学基地100余处。现有10家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8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学校坚持厚重基础、注重特色,努力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现有35个本科专业,涉及医、理、文、工、管、法、教育等学科门类,其中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8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2门课程被认定为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二级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硕士二级学科,有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中医、中药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护理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内科学3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学入选山东省“高峰学科”,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入选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在2020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中医学位列第6,中西医结合位列第5,临床医学持续保持在ESI全球前1%。先后涌现出一批“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三好学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荣誉称号的优秀学生。学校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在第二届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总决赛中获得总冠军,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荣获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荣获首届全国大学生中西医临床技能大赛团体特等奖。 学校坚持师德为先、人才引领,打造实力雄厚人才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医护员工3900余人,博士生导师236人,其中兼职导师87人,硕士生导师1011人,其中兼职导师518名。荣获国家“国医大师”荣誉称号者3人,“全国名中医”3人,“岐黄学者”2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8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0人,山东省优秀教师8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2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0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6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3人,山东省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9人,“山东名老中医”11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112人。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山东省十大优秀创新团队1个,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6个。建校以来,连续两届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荣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58项。 学校坚持科技驱动、协同创新,推动科研创新取得丰硕成果。现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3个国家级区域中医诊疗中心,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个全国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33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拥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山东)中药单元平台。有2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6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1个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3个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培育),4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示范协同创新中心,7个山东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十三五”以来,共承担厅局级以上科研课题321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11项 。作为牵头单位,2018、2019年连续两年首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共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建校以来,获国家级和省部级一等奖奖励的科研成果共计30项。 学校坚持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主动融入国家地方重大战略。与济南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入开展中医药“科创济南”“智造济南”“文化济南”“生态济南”“康养济南”等五大工程共15个项目。开工建设山东中医药大学生物安全动物实验楼,总建筑面积为2.6万平方米。与济南市人民政府、澳门科技大学、广东南粤(集团)有限公司共建鲁澳中医药产业研究院,打造中药质量研究、中药新药及其系列产品研发领域国际合作中心。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建青岛中医药科学院,重点打造中医药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重要的科技研发基地和先进的医疗服务基地。与青岛市共建1200张床位的附属青岛医院。与临清市、惠民县、莒南县等地方政府,与省药监局、省药学科学院、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等部门单位,与南京中医药大学、黄冈师范学院等院校,与鲁南制药、福瑞达等企业签署了系列有影响力的战略合作协议,努力将教育教学优势、科研创新优势、中医药文化优势转化为健康产业发展优势。 学校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积极打造特色鲜明文化品牌。充分发挥“齐鲁文化、扁鹊故里、针灸发源地”“三张名片”优势,坚持把中医文化和齐鲁文化作为以文化人的重要资源,塑造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品格。通过举办中国(长清)扁鹊中医药文化节、扁鹊文化与中医经典传承发展国际论坛,协办第六届中医科学大会,举办第七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首届济南扁鹊论坛,叫响了“扁鹊故里”文化品牌。通过承办全国性“泰山论灸”学术会议,广泛推广灸疗适宜技术,巩固山东作为世界针灸发源地的文化优势。成立全国首家省级中医药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并成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示范协同创新中心。获批省内首家中医药智库,成立儒医文化研究会。《中华医藏》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最系统的中医药古籍文献丛书。注重中医药文化传播,广泛开展“万名中小学生进校园”活动,山东省中医药博物馆获批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山东省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对外交流,不断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与世界上近200所高等教育、医疗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中医药相关的教育培训、科学研究、医疗保健、学术交流等合作,其中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士、奥地利、芬兰、匈牙利、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40余家单位合作活跃密切。立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专项——中国-波兰中医药中心,获批商务部“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外治国际合作基地”。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与美国俄勒冈州太平洋大学合作的国际眼科与视光医学院项目获教育部批准,是国内眼视光领域第一家合作办学机构、国内中医药院校第一家合作办学机构,由济南市建设并成为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第一家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牵头编写的《世界卫生组织拔罐实践技术规范(草案)》,推动拔罐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规范使用、科学推广。 学校将坚持以****思想为指导,坚持推动学校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和*现代化强省征程中争创一流、走在前列,奋力谱写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新篇章。(数据截止至2021年3月底)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