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高考分数线

吉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发布时间:2024-03-30 15:07:22 思而思学网

据最新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招生网和吉林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吉林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488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7019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不过每年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在吉林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吉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1、吉林高考2022年考生上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99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7017名;

2、吉林高考2021年考生上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8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7019名;

3、吉林高考2020年考生上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52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6956名;

4、吉林高考2022年考生上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1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447名;

5、吉林高考2021年考生上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2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437名;

6、吉林高考2020年考生上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4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386名;

二、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在吉林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在吉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吉林 理科 本一A 499 17017 省教育厅
2022 吉林 文科 本一A 514 3447 省教育厅

2、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在吉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吉林 理科 本一A 488 17019 省教育厅
2021 吉林 文科 本一A 521 3437 省教育厅

3、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在吉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吉林 理科 本一A 521 16956 省教育厅
2020 吉林 文科 本一A 543 3386 省教育厅

高考300到400分都能上哪些大学

300分到400分能考上的部分大学名单:

学校名办学性质学校类型科目分数
衡水职业技术学院公立理工400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民办综合400
辽东学院公立综合400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公立理工400
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立师范399
天津市职业大学公立综合399
枣庄职业学院公立综合397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民办理工397
安庆师范大学公立师范385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公立理工383
焦作大学公立综合383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公立财经383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民办理工383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公立理工383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民办理工382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立师范382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公立医药382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公立理工382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公立理工375
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民办综合375

二本b类要不要读

当然有必要读了,二本b类院校虽然不及一本院校,但是你能学到知识,就是好的,只要是自己学得好,不管是什么学校,对自己不会有坏处的,而且有个大学毕业证书,找工作都要好找一点,现在找工作有个高中毕业证根本没什么用。

二本b类不差,上二本学校很有用!一能够考取二本的并不多我知道很多学生以考取一本大学为目标,可是大部分省份一本录取率在10%多点。现在家庭条件好了,大力培养孩子,这点录取率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一本录取率这么点,二本录取率也不高。

二本b类是什么意思

二本b类是民办院校与独立学院。

二本B类:指民办院校与独立学院,是近几年由专科升为本科的院校,被称为二本B类,其录取分数线要低于A类。

二本分ABC类指高考中本科报考成绩按分数线划为3个批次,普通二本为仅次于提前批本科和一本(最高位次)而言,每年普通二本线由考生总成绩而有所不同。一般就是分A、B两类。一般来讲二本院校的A类指公办院校,B类指民办院校和独立学院。

三、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学校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中文简称“北师港浸大”,英文简称“UIC”)是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内第一所新型博雅大学,位于中国宜居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的珠海市。 获国家教育部特批,以及广东省教育厅、珠海市政府和各界大力支持,北师港浸大于2005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许嘉璐教授、创校校长吴清辉教授建立,采用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现由许嘉璐教授任校董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汤涛教授任校长。秉承博雅教育办学理念,北师港浸大创新地推行全人教育、四维教育及国际化办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学子。 北师港浸大实施英文教学,学术标准接轨国际。学校有工商管理、文化与创意、人文与社会科学和理工科技共四个学部,以及研究生院,设28个本科专业(方向),获批开设9个研究型研究生专业、5个授课型研究生专业,在校生约8000人。本科毕业生获颁北师港浸大毕业证书和香港浸会大学学士学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获颁香港浸会大学学位。 与国内多数研究型大学不同,北师港浸大致力于建设一流的博雅型大学,为内地高等教育开辟一条新路。博雅型大学在国际上具有很高威望,其特点是以学生为本,师生互动多,讲求文理兼通,全方位关注学生身心成长。北师港浸大开展融汇中西、贯通今古的特色博雅教育,培养“博文雅志、真知笃行”的人才。 北师港浸大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广东省实行多元化招生,同时招收港澳台及外国学生。2020届本科毕业生选择国内外升学的逾72%,全球百强名校输送率达74.4%。就业的学生备受世界500强企业和政府机构的青睐,创业的毕业生中有人入选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等,也有校友在公益路上发光发热。 北师港浸大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引进优秀人才,不断优化升级师资队伍。目前的教师团队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讲师及以上级别教师100%具有境外高校留学或工作经历。自2019年至今,多位重量级专家和学者陆续加入UIC,学校跻身中国大学高端人才榜百强。 北师港浸大是一所国际化大学,来自世界各地的师生们聚在一起,不同的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学校时常迎来国内外学者前来演讲、交流学术。截至2021年3月,北师港浸大与国外5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游学、交换、体验外国文化和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机会。 北师港浸大十分注重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熟悉国情国学,培养家国情怀。汲取“礼、乐、射、御、书、数”古代六艺的精髓,学校开设古琴、雅乐、中华射道等相关课程。作为课程的延伸,学生社团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里展现勃勃生机。 北师港浸大的博雅教育以教学为主,也推动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学校被纳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连年获得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经费支持。教职员承担国家、省、市等各级教研课题,以及产学研项目。学校还设立校内科研基金,培育科研项目、研究团队和重点实验室等。 北师港浸大积极整合大学资源,服务社会。例如,学校与珠海市人民政府、市社会福利中心等机构和组织牵手,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食品安全、养老服务、文化创意、体育规划等领域合作。学校也有多位教授在不同机构中担任专家、顾问等角色,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北师港浸大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国南方美丽的海滨城市——珠海经济特区。珠海毗邻港澳,以港珠澳大桥相连;生态环境优美,连年被评为中国最宜居城市。珠海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汇最早的地区之一,容闳等一批珠海人曾远渡重洋学习先进科技,为西学东渐和中国近代化作出重要贡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