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

淮阴师范学院有什么专业,淮阴师范学院文科理科专业排名一览

发布时间:2024-01-21 22:35:11 思而思学网

高等院校专业有几千个,每个学校开始的专业也不同,不同的高校相同的专业排名录取分数线也不同,所以导致很多高考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很难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本文思而思学小编帮大家整理淮阴师范学院最新的开始专业目录表,包含淮阴师范学院文科专业、淮阴师范学院理科专业、淮阴师范学院特色专业目录,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淮阴师范学院的招生目录为准。

一、淮阴师范学院有什么专业

类别专业名称
经济学类(本)经济学
金融学类(本)经济与金融
经济与贸易类(本)国际经济与贸易
法学类(本)法学

知识产权

政治学类(本)政治学与行政学
社会学类(本)社会工作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学类(本)教育技术学

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中外合作办学)

学前教育

体育学类(本)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体育教育

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秘书学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法语

英语

翻译

日语

新闻传播学类(本)广播电视学

广告学

历史学类(本)历史学
数学类(本)信息与计算科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物理学类(本)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化学类(本)应用化学

化学

地理科学类(本)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地理信息科学

地理科学

生物科学类(本)生物技术

生物科学

心理学类(本)应用心理学
统计学类(本)统计学
仪器类(本)测控技术与仪器
电气类(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类(本)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类(本)物联网工程

软件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化工与制药类(本)化学工程与工艺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环境科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食品质量与安全
生物工程类(本)生物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工程造价

工商管理类(本)市场营销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审计学

公共管理类(本)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类(本)电子商务
旅游管理类(本)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

音乐与舞蹈学类(本)音乐表演

舞蹈编导

音乐学

舞蹈学

戏剧与影视学类(本)广播电视编导

动画

美术学类(本)美术学

书法学

设计学类(本)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

二、淮阴师范学院比较好的特色重点专业目录

国家特色专业物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

三、淮阴师范学院相关资讯推荐

一.2021年淮阴师范学院新生怎么转专业难不难,附转专业的要求和条件

二.2021级淮阴师范学院宿舍条件怎么样,有独立卫生间吗

三.2021年淮阴师范学院新生在哪个校区,总共有几个校区

四.淮阴师范学院全国排名2021年最新排名,附历年录取分数线

五.淮阴师范学院哪些专业比较好,淮阴师范学院文科理科专业排名

六.2021年淮阴师范学院多少分能考上,预测淮阴师范学院多少分录取

七.2021年淮阴师范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

八.2021淮阴师范学院录取分数线,淮阴师范学院高考分数线查询入口

九.淮阴师范学院最好的专业是什么

十.淮阴师范学院是几本大学 是一本还是二本

四、淮阴师范学院简介介绍

淮阴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优良校风的江苏省属知名高等学府,坐落在风光秀美、人文荟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周恩来总理故乡江苏省淮安市。

在60年的高等教育办学历程中,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持“坚守朴实,追求崇高”的淮师精神,始终坚持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为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骨干教师和应用型人才,毕业生10余万人。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语言文字示范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江苏省高校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占地面积近2000亩,校舍面积5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25亿元。图书馆藏总量达219万册,电子期刊近40万册,电子图书近140万册,博、硕士学位论文470余万册。

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高级职称专任教师600余人,正高150余人,博士近400人,同时聘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省教学名师3人,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31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8人,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1人。有5个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4个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16名教师被聘为兄弟院校硕士和博士生导师。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