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考分数线

江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

发布时间:2024-02-06 09:58:06 思而思学网

据最新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招生网和江西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江西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440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28851名左右,才可以考上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不过每年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在江西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江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1、江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4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28851名;

2、江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6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97224名;

3、江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8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88991名;

4、江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9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7429名;

5、江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99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5813名;

6、江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1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8494名;

二、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在江西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在江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江西 理科 本二 440 128851 省教育厅
2022 江西 文科 本二 492 37429 省教育厅

2、2021年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在江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江西 理科 本二 463 97224 省教育厅
2021 江西 文科 本二 499 45813 省教育厅

3、2020年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在江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江西 理科 本二 480 88991 省教育厅
2020 江西 文科 本二 510 28494 省教育厅

征集志愿分数线比首次投档低吗

各省征集志愿录取时,如有高校招生计划未完成,将根据情况依次进行批次分数线上征集志愿录取和降分征集志愿录取。征集志愿投档时,线上生源不足的院校,可在同批次控制分数线下20分内,对征集志愿填报该校的考生,逐分下降投档,投满为止。艺术、体育类专业考生文化均不降分。

事实是:征集志愿阶段,有些高校的录取分数会降低,有些高校的录取分数不降反升。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征集志愿时,缺额的高校和专业的数量并不多,而考生人数却不少,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因为报考考生分数上涨而上涨。二是征集志愿采取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根据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投档,分数高的考生肯定是优先投档。从这两个方面来说,征集志愿高校录取分数不降反升就很好理解了。

填报服从调剂需要注意什么

服从专业调剂会影响你意向性的专业录取,都是由高分开始录取,比如你报的是财会专业,你已达到这所学校的最低投档线,但是由于这个专业已经录满了,你就会被调剂到其它未被录满的专业,而你将去往的专业很可能就是报的人比较少的冷门专业。

服从调剂的确可以保证达到最低投档线的考生能够去往该校,却无法保证能够学到你填报的专业。但是,越来越多的一本高校实行大类招生。大学给予学生转专业的机会,所以,服从调剂可以以较低的分数进入高校,不失为一个上好大学的办法。

如果考生确认他们“服从分配”,一方面,他们增加了被录取的机会,另一方面,他们接受了根据分配进入学校的义务。转学和录取的学校或专业很可能与申请考试的初衷相去甚远,因此他们应该做好心理准备。

如果你填补空缺,你将优先考虑在空缺招生计划中部署更好的学校或专业。一旦那些服从部署的人被录取,他们必须去你被录取的机构。否则将影响全国招生计划的完成。因此,对于本专栏,考生不仅要充分关注,而且要认真对待,做出具体明确的陈述。

如果考生选择服从调剂,无论他是否会被最喜欢的学院或专业录取,他都应该准备好承担所有的选择和后果,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未来学习和工作的发展方向,所以无论如何都应该谨慎。

三、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学校介绍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创办于2001年,是由云南大学申办、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学院现有经、法、教育、文、理、工、管、艺术等8个学科门类,56个本科专业,12个分院、1个公共教学部,全日制在校学生24000余人,为社会培养了毕业生51000余人。 ??学院现有三个校区——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校区、昆明杨林校区和昆明阳宗海校区,占地面积859099.76平方米(约1288.64亩),学院教学行政用房建筑面积244127.46平方米,学生宿舍(公寓)面积249925.28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7230.07万元;校图书馆藏书212.24万册;校园网络信息点共有2.4万余个,遍布校园各区域,网络出口带宽25G;学生公寓均配备饮水机、卫生间、不间断热水供应系统等设施;社会化的后勤保障体系为师生提供包括医疗、餐饮、购物、银行等服务。 ??经过20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在党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较快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办学优势特色,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在聚志愿发布的中国独立学院综合实力排行榜中,由2015年的第42位,提升到2020年的第8位,成就令全体滇院人为之骄傲和自豪。学院是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会长单位。 ??党建思政工作成效显著。学院党委以“围绕育人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育人”为主线,认真履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主体责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以“八大主题月”和“一院一品一赛”为品牌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争创一流党建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五年来,获得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1项,“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1项,云南省“一流党建示范院(系)党组织”1项,云南省“一流党建示范党支部”4项,云南省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1项,云南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重点培育项目2项,2020年度全省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研究课题立项2项。2020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项,《云南省*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案例选编》1项,4篇文章刊登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1篇文章被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刊登在《云南教育工作情况(2020)》第17期,并抄送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秘书局和云南省有关领导和单位。获教育部授予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称号2个,“全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先进集体”称号1个;团中央授予的“全国活力团支部”称号2个,“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1个;是全国民办教育协会批准挂牌的“全国民办学校首批党建特色项目建设基地”。 ??师资队伍力量雄厚。学院主要依托云南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面向省内其它高校广聘名师,凝聚了云南省相关学科的众多知名学者、专家,形成了以云南大学优秀教师为主体的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整体效能最大化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198人,聘请校外教师370人,引进高层次人才77人,具有教授、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占35.61%,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占58.84%,“双师型”教师占17.44%,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二级教授2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创新创业导师中有行业企业专家50余人,12人入选教育部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库,占全省高校的1/7。学院专任教师高学历层次人数占总人数的一半以上,教学质量得以充分保障。 ??教学科研水平稳步提升。学院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路径,以“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为抓手,不断深化以职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进人才的分类培养,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学院连续两次获教育部“新工科”项目立项,是迄今为止云南省唯一获“新工科”项目立项的独立学院;现有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3项,教育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28项,有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87项。质量工程项目涵盖省级立项所有类别,项目等级、数量均位列云南省同类高校之首。国家级大创项目82项,省级大创项目312项。金融学、法学、新闻学、休闲体育、工程造价5个专业进入国家“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有法学、金融学、英语和新闻学4个省级特色专业;金融学、工程管理、休闲体育3个省级优势特色民办本科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群);汉语言文学、会计学、经济学、法学四个专业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数据分析与应用研究”“乡村人居环境安全策略研究”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基于北斗的数字化安全管理工程研究中心”为省级工程中心。法学学科是云南省民办高校中唯一的省级重点学科、一流学科B类高原学科、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在教育厅组织的2020年全省本科高校专业水平评估中,我校46个专业参加评估,28个专业列云南省独立学院、民办高校同类专业第一,13个专业列第二,占参评专业数的89.1%。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在全省高校前列。学院紧紧围绕“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引进社会资金6000余万元,与甲骨文公司、世纪鼎利集团、昆明乐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金蝶云南公司、大疆云南公司等合作共建大数据学院、“互联网+”学院等现代产业学院以及云南省装配式建筑应用发展研究中心、基于北斗的数字化安全管理工程研究中心、多专业仿真实践中心、民用无人机产学研基地和驾驶证培训中心等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产教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选配师资,共同组织教学,共同管理学生。目前,有7名企业精英担任分院院长或副院长。 ??各类实验室能满足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其中,省级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应用技术型高校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与技术创新服务中心1个,省级工程中心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1个,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2个。建立了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137个。各专业实验课开出率为100%。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院毕业生研究生考取率连续十六年名列全省独立学院第一,名列全省高校前列。先后有2900余人考取研究生,其中50%考取“985”和“211”院校;4000余名优秀毕业生考考入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其中,“十三五”期间考取2142人,平均每年考取428人,成为我校人才培养的又一大特色和亮点。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保持在50%以上,A证通过率稳步提升;助理会计师通过率50%以上;英语专业八级、四级考试通过率列全省独立学院第一,全省高校前列;日语、泰语专业考级通过率列全省独立学院第一,全省高校前茅。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和计算机二级考试通过率连续十余年名列全省独立学院第一,全省高校前茅,2020年大学英语六级考试通过率排名云南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之后,位列全省高校第五。近五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就业率连续三年100%;4名学生入选云南省大学生年度人物。 ??学生在各学科专业大赛中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千余项。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民办及独立学院竞赛评估》中,连续3年入围全国同类院校20强,也是云南省同类高校中唯一上榜的学校。在1999年以后成立的707所新建本科院校中,位列全国第67位,是云南省唯一进入全国100强的新建本科院校。 ??“双创”教育成果领跑全省高校。学院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学院的一张靓丽名片。“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项目,获云南省第八届教学成果一等奖。在教育部等国家十三部委联合举办的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学院共获得国家级3金1银8铜。金奖数与复旦大学并列在全国2688所高校的第30名,居全国同类高校第一位,云南省高校第一。3次向分管教育的国务院副总理做了工作汇报。学院创业项目获得2018创业世界杯中国赛区金奖,并与清华大学一道代表中国赴丹麦参加全球总决赛。 ??社会认可度高、声誉好。2015年以来,学院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是云南省获得以上荣誉的四所高校之一,是中国独立学院和云南省民办高校中唯一获得以上荣誉的高校。连续12年被省教育厅评为“大学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一等奖”,被云南省有关部门授予“云南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院校”“云南省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