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考分数线

江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江西师范大学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发布时间:2024-03-22 11:50:08 思而思学网

据最新江西师范大学招生网和江西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江西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509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53252名左右,才可以考上江西师范大学,不过每年江西师范大学在江西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江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江西师范大学

1、江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江西师范大学(高收费)的理科最低分需要51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5979名;

2、江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江西师范大学(软件类其它)的理科最低分需要51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53195名;

3、江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江西师范大学的理科最低分需要51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51926名;

4、江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江西师范大学(软件类其它)的理科最低分需要52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8921名;

5、江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江西师范大学(高收费)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4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9576名;

6、江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江西师范大学(高收费其它)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7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9263名;

7、江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江西师范大学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8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5448名;

8、江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江西师范大学(苏区地区)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6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5931名;

二、江西师范大学在江西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江西师范大学在江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江西 理科 本一 509 53252 省政府
2022 江西 理科 本一 516 46120 省政府
2022 江西 理科 本一 517 45979 省政府
2022 江西 理科 本一 521 42143 省政府
2022 江西 理科 本一 544 26093 省政府
2022 江西 理科 本一 546 24775 省政府
2022 江西 理科 本一 549 23346 省政府
2022 江西 文科 本一 535 12175 省政府
2022 江西 文科 本一 542 9576 省政府
2022 江西 文科 本一 555 5721 省政府
2022 江西 文科 本一 555 5757 省政府
2022 江西 文科 本一 556 5570 省政府

2、2021年江西师范大学在江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江西 理科 本一 533 39150 省政府
2021 江西 理科 本一 553 27020 省政府
2021 江西 理科 本一 558 24748 省政府
2021 江西 理科 本一 562 22849 省政府
2021 江西 理科 本二 513 53195 省政府
2021 江西 理科 本二 515 51926 省政府
2021 江西 文科 本一 572 9263 省政府
2021 江西 文科 本一 583 6568 省政府
2021 江西 文科 本一 585 5945 省政府
2021 江西 文科 本一 588 5448 省政府
2021 江西 文科 本二 560 12992 省政府

3、2020年江西师范大学在江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江西 理科 本一 548 35304 省政府
2020 江西 理科 本一 562 27442 省政府
2020 江西 理科 本一 566 25546 省政府
2020 江西 理科 本一 568 24309 省政府
2020 江西 理科 本二 527 49356 省政府
2020 江西 理科 本二 527 48921 省政府
2020 江西 文科 本一 553 9015 省政府
2020 江西 文科 本一 563 6154 省政府
2020 江西 文科 本一 564 5931 省政府
2020 江西 文科 本一 566 5553 省政府
2020 江西 文科 本二 542 12641 省政府

同一学校为什么有一批二批

一般这样的大学还处于扩张阶段,有很多的分校区。

一般总校区招生的学生为一本,能够选择的都是一些比较好的热门专业,新建立的分校区招生的往往算是二批,是一些实力弱一点,不太热门,非王牌专业。

二批招生会比一本招生的时候分数下降很多,比如河南科技大学2017年在河南省招生一本生分数在517分,而招生二批省分数仅有463分,足足比一本低了50多分。

除了在招生的校区不同,一批和二批在报考专业的时候也有很大差距。有些专业只有一批在招收,那么第一批次被录取的学生自然占有优势,可以选择一些特色专业、教育隶属的重点专业,热门专业等。

反观二批几乎不能享受到一本优先选择的专业,师资方面也不占据优势。能够选的可能是一些弱的,冷的,不被看好的专业。

但是在毕业后学位证书上不会写明是几本的,只会写明哪个大学,什么专业,其实在就业的时候,在学历方面二者是一样的。二批生学好自己的专业,将来未必会比一本生差!

高考志愿顺序重要吗

从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看,院校的排序非常重要。考生在同一批次的6个院校志愿平行之间不是平等关系,存在着先后顺序,6个院校的顺序也是计算机检索和投档的顺序。

平行志愿投档时,计算机先将所有批次线上的未录取考生,分文科和理科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使每个考生都确定位置;再由计算机将排好序的考生按其所填的6个院校依次进行检索。

先投分数较高、排序在前的考生,再投排序在后的考生。对单个考生而言,按排序轮到该考生投档时,就按考生填报的6个院校志愿顺序依次进行检索,一旦检索到符合条件的高校,档案就投出,不再对其后面志愿检索投档。这个过程是一次性完成的。

对考生而言,如果分数较高,所填报的平行志愿中所有院校都可以投出去,那么档案只能投档到这些院校中排在最前面的那一所有计划余额学校。因此,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最好将最想就读的学校填在靠前的位置。

三、江西师范大学学校介绍

江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融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于一体,位于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誉的江西省省会南昌,对江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被江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优先发展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学校现有瑶湖、青山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500余亩,建筑面积140余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336余万册,电子图书175余万册,数据库89个,古籍及民国线装图书6万余册。瑶湖校区不设围墙,四周以一条7公里长的瑶河环抱,具有突出的生态人文特色。 历史沿革 学校缘起于庐山白鹿洞书院,肇基于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昌大学,1953年改为江西师范学院,1983年更名为江西师范大学,是江西省本科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普通高等院校。2003年,江西金融职工大学(江西银行学校)整建制并入。 办学思想 学校先后七次迁址,六易其名,四度调整,砥砺出“静思笃行、持中秉正”的校训,孕育了“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形成了“以人为本、面向社会”的办学思想,“以生为本、以德为先”的育人思想,“百折不挠、艰苦创业”的办学传统,“质量立校、学术铸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管理兴校、和谐荣校”的重点任务和“爱国荣校、民主和谐、求真务实、开放创新”的师大精神。 学科建设 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全国第一批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设有22个专业学院,1个独立学院(科学技术学院),89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ESI全球前1%学科(化学、材料科学),4个江西省一流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1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化学、心理学、教育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体育学、物理学、生物学),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博士),5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及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A类学科,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进入B类学科。 人才培养 学校本科招生专业76个,全日制本科生近3万人,博士、硕士研究生6000余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1万余人;获批国家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6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2个,国家人文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1门,其中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3门,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万种新教材11种;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7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3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特色专业10个、品牌专业25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00门,其中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6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2门、线下一流课程16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33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3门,省级课程育人共享计划37门,省级本科教学团队19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4个,省级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基地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从1999年开始学校实施学分制改革,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分制管理、模块化课程、菜单式培养、开放型教学”为机制,着力培养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厚专业基础、宽学科口径、高品德素质、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2008年起在省内开始按一本线招生。近年来,学校树立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围绕培养社会中坚骨干人才的目标定位,着力满足学生对专业、对知识和能力结构、对教师及其教学方式方法、对自主发展多样成长的四个理性选择,2012年起启动“正大学子”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13年起开展本科师范生免费教育(1000人),实施本硕、硕博连读培养模式,本科生初次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茅,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2011年,学校就业工作成功跻身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高校50强;2012年,学校获批成为全国第一批本科院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在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工作(2015-2018年)中,学校共有66个专业参评,其中28个专业排名第一,累计57个专业排在前三;在有5个及以上学校参评的专业中,学校有20个专业名列榜首,数量并居全省第一;45个专业排名前三,比例全省最高。2016年获批教育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成为全国地方师范大学首个、江西省唯一获批的高校;2017年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2018年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2019年入选全国“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高校,获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201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盛赞学校为一所具有历史底蕴、文化情怀、名校气质的“模范大学”。 科学研究 学校现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单糖化学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分子筛膜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2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无机膜材料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网络化支撑软件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鄱阳湖湿地与流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功能有机小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水上项目训练监控与干预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马达加斯加研究中心”,1个外交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1个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科技服务平台(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6个省“2011 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平台立项建设项目(1个实验室和2个工程研究中心),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江西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培育基地,4个省工程实验室,4个省社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个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文化厅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江西省廉政文化研究中心,1个省级软科学研究基地。2010年以来,学校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重要奖项;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1项、重大招标项目4项、重点项目12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重大专项课题、“973”计划前期预研项目、国家国际合作重大专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项目100多项;累计获得各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41项,江西省重大科技专项、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招标课题、省教育厅科技落地计划项目、省高校哲社研究重大招标项目(重点项目)30余项。2012年以来,学校年度科研项目立项总经费均超过1亿元,近6年来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居全国师范院校前10位。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41项,其中重大招标项目、重大委托项目3项,年度项目的立项总数位列全国高校第7位,在全国师范类院校和全省高校中均列第1;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75项,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67项。学校共办有期刊5本,其中《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心理学探新》等3种刊物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CSSCI来源期刊。 师资队伍 学校校本部共有在编(含人事代理)教职工2698人,其中专任教师1836人,博士1022人。专任教师中,45岁以下教师比例为62.14%;拥有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56.48%;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为88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