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闻

宁波特教生在中小学随班就读大小灶一起开

 日前,记者从宁波市召开的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工作推进会上获悉,宁波市共有737人在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普通中小学中建有资源教室122个。

随班大课堂,辅读小课堂,资源教室个别辅导

刘雨希是宁波市高塘小学11名随班就读的学生之一,她每周都会在中午和下午第3、4节课到资源教室上2至3堂个别化训练课。

记者在该校资源教室看到,教室里设有肢体运动感统训练区、“蒙台梭利”学习活动区、心理咨询服务区、个别语言训练区等八大功能区。校长孙红告诉记者,学校通过随班大课堂、辅读小课堂、专用资源教室个别化辅导,构建起了“一大、一小、一专”随班就读模式。

2013年底,宁波市出台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扶持特殊教育。与高塘小学一样,宁波接纳随班就读学生的学校大多都开足了集体教学、小组指导和资源教室个别化辅导“三堂课”。

宁波市十五中学实验校区为随班就读学生开设了随大班上课、集中性辅导、资源教室个别指导等系列课程。宁波鄞州区高桥中心小学在课题研究的进程中,创建了体育式感统和游戏式感统干预形式,将感统训练操推广至一、二、三年级全体学生,形成了资源教室工作实验特色。

为特教生安排助学小团队,开展同伴教学

林洁是高塘小学五年级学生,存在语言障碍和学习障碍。但她在学校里一点儿也不孤单,整个班级都是她的助学小团队。“我喜欢和同学们在一起,我在这里上学很开心。”林洁告诉记者,“学校为每名随班就读的同学安排了助学小团队,在他们有需求的时候提供帮助。”

宁波市十五中学实验校区党支部书记吴巧玲介绍,学校在了解随班就读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尽量为他们创造展示才华的机会。如学校组织的“跳蚤书市”活动、爱心义卖活动、艺术节活动等都让随读生参与其中。

孙红告诉记者,随班就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家长能否理解和配合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多数家长一开始都没法接受孩子存在缺陷的现实,有的甚至隐瞒学校。为此,教师们深入走访家庭,从孩子的生活习惯辅导入手。家长感觉到了老师是真心在帮助孩子,也就愿意接受学校的指导。”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建立科学评估体系

“现在主要的困难是时间精力不够。”高塘小学教师阮洁灵告诉记者,“如果有专门的资源老师来带这些孩子,他们会取得更大进步。”

目前,宁波市11个县(市)区均成立了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并配备了1至3名特殊教育巡回指导教师和兼职教研员。“随班就读教师队伍,特别是随班就读骨干教师如何得到相对稳定的发展?随班就读教师培训工作如何成为教师培训的常态化工作?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探讨。”宁波市海曙区支持性教育资源中心执行主任刘佳芬告诉记者,从政府层面来讲,需要一个长效的保障机制。

此外,孙红关心如何对随读生进行评估。“能否建立一套适合随班就读学生的科学评估体系,是我们的迫切需求。”孙红说。

“到,宁波市每个街道(乡镇)小学和初中各建成一个标准资源教室。”宁波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力鸣说,同时,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头延伸,探索特殊儿童的医教结合、早期康复工作,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满足特殊学生的不同需求。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