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是教育政策频发季。伴随着北京公布新高考和中考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北京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的发布,很多教育专家形容为“变化极大”,一场贯穿上下的教育改革将切实影响到北京的学生们。2018年,中考实行“必考”和“选考”的“3+3”模式。2019年,一般初中校升入优质高中的比例将超50%。2020年,高考统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不再分文理科。政策是一根指挥棒,在政策正式实施前的“调整期”内,也带动着学校、课堂、老师、学生发生变化。
未来趋势
“择校”不再是必需品
未来孩子升学,还有必要择校吗?在北京一系列教育政策出台后,有很多家长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
在北京市公布的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中,针对中招,2019年北京将实现每所初中校学生升入优质高中机会基本均等,今年通过就近入学的新初一学生三年后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将超过50%。同时,1+3人才培养试验项目投向一般初中,这表明很多一般初中校的学生获得了更多政策红利,未来也有更多的机会进入优质高中。
市教委相关人士认为,在今年的政策中,过去家长热衷的择校已经显得大可不必。学生只要就近登记入学,努力学习。同时,市教委在随后即将推出的系列政策中还要明确三年后参加优质高中名额分配到校招生的学生均需参加当年本市高级中
等学校招生考试,考生同时必须满足在同一所学校具有连续三年学籍等条件,从而避免了想通过中间转学等途径以增加获取优质高中入学机会的通道。
但是,也有教育专家表示,目前教委所说的优质高中并非家长口中的“重点”高中。因此,在学区中,即便同样是优质高中校,家长也难免会进行排序,但更多的机会分配给一般初中,也会让家长在选择上有所权衡。
在此背景下,社会培训班也面临着转型。将要从补“优”变成补“差”,从补“长”变成补“短”,从过去的所谓“占坑”变成帮助孩子进行核心素养的积累。
走班制带来高中分层教学
近两周,北京各学校密集地举行校园开放日,学校向家长和学生进行课程展示、社团活动展示等。很多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家长关心招生和未来升学的情况。新中高考政策下,学校未来的一些调整也能从中可见一
根据北京高考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从2017年起,学生除了语数外三科外,还要在其他会考科目中选择三科参加高考。新政发布后,北京教育考试院院长臧铁军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按照3+3的选择,未来走班制教学将成为趋势。北京市课程改革也是按照学生走班来安排。因此,未来学生像欧美国家的学生一样走班上课将成为趋势。
但是,如果全面走班上课,给学生们多样选择的同时,课将如何上?如今,学校面临的教室使用和教师调配问题已经列入校长们的考虑范围。
记者从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了解到,为了应对变化,学校特色类课程本着由易到难、螺旋式上升原则,根据学生认知层次和学习层次分为初级、提高和研究三个层级。学生根据自身选择的方向有针对性地选择各个学科的层级学习,比如某学生根据个性特点和高考定位,确定历史选择初级课程,学习一般基础类的知识;化学选择提高课程,提升应用实践的动手操作能力;物理选择研究课程,作深入拓展探究学习,以彰显个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