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学前教育机构严重匮乏、中西部地区还有大量未入学残疾儿童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以下简称提升计划)实施以来,我们在全国范围内提升了特殊教育的普及水平、保障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在民进中央前不久举行的特殊教育专题研讨会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提升计划将于今年年底结束,教育部正会同有关方面研究制订第二期提升计划。
目前,我国特殊教育还有哪些难题需要解决,还需完善哪些方面,才能保障残疾人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
特教专项经费应向中西部倾斜
提升计划实施期间,全国以区、县为单位,对适龄残疾人进行了实名登记,对残疾孩子接受义务教育“全覆盖、零拒绝”,通过随班就读、特教学校就读和送教上门等方式为这些孩子提供义务教育。教育部今年7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全国特殊教育在校生有44.22万人,比提升计划实施前增加7.42万人,两年间增长了20%。
“这几年特殊教育实现了快速发展,剩下还没上学的要么是残疾特别重、出不了门的,要么就是居住地特别偏远的。”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巡视员李天顺说,特殊教育已经遇到了需要攻坚的群体,比如四川一个偏远山区县,平均每40平方公里有一个残障孩子,由于居住分散,他们的入学问题解决起来比较困难。
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发现,未入学残疾儿童84%是农村户口,79%在中西部地区。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副主任李东梅说,大量未入学残疾儿童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他们没有入学的原因主要是没有特教资源、残疾程度比较重或者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此外还有一些家长不愿意让孩子接受教育。
目前,我国已基本实现了30万人口以上的县独立设置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目标。李天顺说,全国还有近600个人口不到30万的县没有特教学校,特殊教育中心的建设也相对滞后,专业教师缺乏使得对残疾人随班就读开展指导也困难重重。
中国残联副主席王新宪说,特殊教育的“硬骨头”在西部、在农村,中央和省级设立的特教专项经费应向中西部倾斜,改善特教办学条件,突出特教特办,扩大残疾学生补助范围、增加补助项目、提高补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