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闻

促进儿童的创新教育与成长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世界的希望。儿童的创新教育做得如何,关系到年轻一代的成长,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建设。

儿童的年龄范围,人们一般公认是0-14岁,即学龄前和小学阶段。国际《儿童权利公约》界定的儿童是指18岁以下任何人。这里谈的主要是指学龄前和小学阶段的儿童。世界上许多著名教育家都充分肯定儿童身上具有创新发展的能力。幼儿教育的奠基者德国教育学家福录贝尔谈到,儿童本身就像植物一样具有发展的潜能。儿童本身具备自我活动的能力,而其自我的兴趣,往往决定了自我活动的方向。藉由主动的自我活动,去发展个人的和谐人格,使个人内在有着和谐、安详、和平、统一的人格内里,而外在能与人相处、合作、愉悦地完成社会生活的各项要求。在当代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的眼中,儿童是一个有潜力的胚胎,具有物质的、智慧的以及心理的、精神的发展潜力。儿童也是一个精神的胚胎,在优良的、适宜的环境下具有培育成为精神人的可能性。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理念。我们必须加入到儿童队伍里去,和小孩子站在一条战线上。

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需要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的创新人才和创业人才,这就对教育的深化改革提出了要求。其中,促进儿童的创新教育和成长是题中之义。

一、提高对儿童的认识,尊重和保护儿童的创新思维

我们常说要保持童心,也就是年岁虽大但仍有天真之心,即保持一种对人、自然、宇宙等事物的清新的感受。这是创新创造的心理源泉。无论是科学领域还是艺术领域,凡是从事创新事业的人,几乎毫无例外地始终保有极其丰富的童心。如发现日心说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喜欢观察天象,常常独自仰望繁星密布的夜空;发明天文望远镜证明日心说的伽利略,热爱自然科学,儿童时期心中带有各种疑问,为什么烟雾会上升?为什么水会起波浪?万有引力定论发明者牛顿,少年时代就具有发愤图强学习、勇于和善于构思、动手实验操作的素养,为他后来重视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打下坚实基础;丹麦文学家安徒生怀着儿童般单纯的兴趣创作了《安徒生童话》,等等。尊重和保护孩子们的童真,就需要组织他们多到大自然去,到室外去,尽量减少网络、电视的影响;要减轻课业学习负担,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要多给孩子创造课堂以外的体育、阅读、文艺活动,强健身体和心理魄力;平时以鼓励、表扬、支持孩子为主。当孩子学习压力减少,童真的消减速度将减慢;多接触大自然,多参与健康的体育艺术活动,真善美之心就会增加。

二、遵循儿童成长规律,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教育的最大注意力应放在儿童的主动性上,努力激发儿童的天资。教育的过程就是引发自我教育的过程。创新创造就在于儿童用自己的眼睛、手、大脑去发现,并激发出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求异思维。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改革单相灌输的应试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尤其是创新教育的实施。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大力推动启发式、自由式、讨论式,反对满堂灌和强制式答案,点燃孩子们心中智慧的火花;引导孩子们到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去,到生活实践中去,培养他们科学的观察方法,获得科学观察的结论;推动少年儿童动手动脑参加各种科学实验活动,如小木工制作、小机械制造、陶塑陶泥制造、电动航模航空、现代机器人、3D打印实验等,让孩子们在动手动脑中学习,体会到科学创新的力量和喜悦;培养孩子们喜爱阅读的良好习惯,在大量的阅读中去体会知识、智慧、科学,去体会真善美。陶行知先生对儿童创新教育有很高的评价: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三、和谐人格培养是儿童创新教育的使命

创新人才不仅需要优秀的智力才能,而且需要良好的人性品格,这些都要从小培养。这不仅是幼儿园、学校的事情,更重要的还有家庭、父母的责任。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必须培养孩子良好的责任感、使命感,培养孩子坚强的毅力、意志,还有适应他人、社会的合作能力。许多重要的创新不是个人就能完成的,必须要有团体的作用、团队成员的合作努力。因此,在孩子的创新教育过程中,不仅要鼓励孩子勇于实践、勇于竞争、勇于接受挑战,同时,要尊重他人、相互配合、相互理解、平等交流,共享创新的成果和喜悦,在创新教育的实践中,不仅提升自我,而且也培养个体适应他人和社会的能力。暨南大学创新教育研究所指导下的儿童众创空间,正是一个优秀的儿童创新教育组织。

四、利用现代文化尤其是科学文化陶冶影响儿童

儿童的成长发展离不开时代的影响。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继承弘扬先辈留下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要遵循现时代的文化,尤其是科学文化,从中得到陶冶教养。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儿童自然生长规律和可能的具体环境,组织他们学习现代科学文化,参加科学实验活动;组织参观博物馆、科学馆、图书馆、文化馆;参观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交通运输业;参加各种课外科学文化实践活动等,开阔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培养他们的睿智。结合教育教学实践,逐渐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