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闻

公办校“更名转型”需把握好改革方向

公办中学大量更名为“外国语学校”或“实验学校(含国际班)”,不仅中断了学校的历史传承,而且逆向强化外语与所谓的“国际化”,明显冲击了大众对教育改革的期待。

■程方平

据媒体报道,继第12、27等以数字命名的老牌中学改制成外国语学校后,日前广州市第21中学也将被合并成外国语学校。广州在解放后一度拥有120多所以数字命名的中学,但目前近半数已消失,与此同时,各种外国语学校、国际班却不断增多。有教育界人士担忧,外国语学校的不断增多,虽然满足了一部分民众对国际化教育的需求,但另一方面却将辛苦培养的好学生往国外推。

在笔者看来,一些地方的中学大量更名为“外国语学校”或“实验学校(含国际班)”,不仅中断了许多学校的历史传承,在目前高考有减弱外语分量趋势的背景下,这些学校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反而逆向强化外语与所谓的“国际化”,其导向冲击了大众对教育改革的期待。

仅就外语类学校和国际班的改革取向而言,其办学成本、教学内容、教育思路、培养目标等都会大大超出现行普通中学的办学标准,而大多数学生是缺少上这类学校的条件的。作为公立学校和公立教育体系,保证底线,保证标准、效果和机会的公平,应该是首要原则。但在当下,这些原则底线却一再被突破,其危害性不能不引起关注。

就像我们狭隘地“学习”科学而否定中医、用迷信的方式传授科学的内容一样,科学中最重要的质疑、探索与联系实际的精神却被忽略了,甚至丢失传统的愚蠢行为还被冠之以“改革”而得以强化。这不仅与世界教育发展注重本土化的趋势背道而驰,还使人民利益和法律原则受到严重损害。

比学校更名更危险的所谓“改革”还有不少,如在未实现中小学校基本均衡的前提下,只对个别学校实行九年一贯制;个别名校继续办豪华超标分校,且办学性质和收费资质不清晰;个别小学挂中学招牌、初中挂高中招牌;发达地区与名牌学校大肆从不发达地区和薄弱学校抢挖教师人才等。

上述“怪招”严重地破坏正常的区域教育管理和正常的学校管理秩序,使本应缩小差距的公立教育继续无休止地拉大差距,也使各级教育管理机构正常的依法作为被极大地弱化。相反,在安徽铜陵、辽宁沈阳、四川成都、河北邯郸和山东部分地区探索的教育均衡发展的成功实验,却总是得不到充分的推广。作为依法督政、督学的主体,各级督导部门也未能依法履行其维护公立学校办学原则的责任。

应该指出,改革是个中性词,并非所有改革都符合规律、一定正确。不能看到有人打着“改革”的旗号就不加思索地给予认同,而忘记审视其内在的原则精神和价值取向。在人民利益和法律原则问题上,最能够清晰地分辨“改革”的真实成色。如果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督导部门、学校管理者、立法和监督部门能够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则不仅改革的风险会大大减小,改革的正效应、正能量也会不断加大,教育均衡发展所面对的各类难题也会迎刃而解。

经过十多年的义务教育均衡化探索,教育界和全社会广泛认可的几方面改革经验已经非常明显,且都符合人民利益和法律原则。比如坚持走中国的教育改革之路,重视本土的资源和经验,为国人和国家的长远发展服务,而不是将国内学校都办成出国留学预备班。

任何良性的或有积极价值的改革,都不会舍本求末地在枝节和错误的方面过多地纠缠,而能直指问题的关键所在,找准改革的正确切入点和突破口。凡是不利于解决根本与原则问题的所谓“改革”,再出“政绩”、再抢眼球,也不能陷入其中;而对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再难办、再困难,也必须在求得共识的基础上敢于突破和解决。这是考量任何改革是否符合人民利益和法律原则的试金石,也是考量政府及相关机构作为的重要标准。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