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校园周边环境发生的改变是根本性的,未成年人到网吧上网情况大幅减少。”11月16日,在来安县城一处网吧进行例行巡查的来安县“五老”监督员、新安中学原校长周宏金对近些年校园周边环境发生的改变感受深刻。
校园周边环境明显改善,“扫黄打非”相关内容纳入日常教学管理规范,校外“扫黄打非”宣教基地的普遍建设,清除“文化雾霾”共建和谐育人环境,在安徽已成为共识。这得益于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在全省的有效开展。
11月14日至17日,记者随中央媒体采访团到安徽省合肥市、滁州市等区县,走进校园、走进社区,了解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在安徽开展情况。
校内校外联动筑牢“护苗”防火墙
来安县目前共有160多位“五老”监督员,由县关工委推荐,县文广新局颁发工作证,开展“扫黄打非”义务巡查监督工作。
“这些义务监督员都是我们当地退休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工作自觉性都很高,发挥了重要作用。”来安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副队长高志猛说。
“今年以来,滁州市、县两级相关单位开展联合执法检查700余次。同时,整合关工委‘五老一小’义务监督员等其他力量,发动1万余人次参加义务监督活动,筑牢‘护苗’防火墙。”滁州市委宣传部副调研员、市“扫黄打非”办公室负责人汪玉珍说。
非法出版物对青少年的毒害也不容忽视。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六安市裕安区解放路第二小学少先大队辅导员王安慧,在一次案件中提供了重要线索。
六安市“扫黄打非”办公室立即启动执法行动,依法处置了“六安楚某某擅自发行非法出版物案”,该案件入选全国“护苗2017”行动第一批案件。
“在全省校园周边文化环境进行明察暗访活动中,先后组织了8个检查组,共出动检查人员8406人次,检查经营单位2918家,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10715册,光盘2004张。”安徽省“扫黄打非”办公室主任李国兵说。
“扫黄打非”融入学校日常教育
“好儿郎,爱家乡。善自律,有理想。扫除黄,不懈怠。严打非,无商量……”11月15日,记者走进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滁州市凤阳县总铺中学,立即被操场上整齐的诵读声吸引。
“这是我们学校结合传统文化创作的《‘扫黄打非’弟子规》。”总铺中学校长张乃斌说,“这个弟子规让全校学生日常诵读,时刻提醒他们知荣辱、辨善恶,自觉远离‘黄’和‘非’的危害。”
在总铺中学的校园、教室里,记者随处可以看到宣传橱窗、黑板报、展板对于“扫黄打非”知识的讲解展示……“扫黄打非”在总铺中学已融入校园环境,渗透进学校日常教育。
“总铺中学把‘扫黄打非’进校园同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建设,促进了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凤阳县“扫黄打非”办公室负责人王启虎说。
该校先后荣获滁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示范校、凤阳县绿色学校等荣誉,在凤阳县中考综合评估中位列全县第一。
总铺中学在“扫黄打非”进校园工作上的创新在凤阳并非特例。凤阳县小岗学校开展了“扫黄打非”合唱《诫子书》,清塘中学开展了“扫黄打非”手抄报比赛……
“‘扫黄打非’联系点目前已经覆盖全县所有70余所法人学校,确保‘扫黄打非’工作在教育系统的全覆盖。”凤阳县教体局干部张乃奎说。
为保障“扫黄打非”工作的顺利开展,凤阳县教体局每年安排专项经费,还将“扫黄打非”纳入凤阳县中小学办学水平督导工作的重要内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安徽阜阳市、淮北市等通过《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校讯通短信平台,积极向学生家长宣传“扫黄打非”知识;合肥市、亳州市还分别开展了“正版图书进校园、绿书签在身边”主题活动,向各类学校捐赠正版儿童读物价值5万余元近4000册。
“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公布,安徽省入选14个,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一。通过推进‘扫黄打非’进校园,全省各地中小学校积极组织开展‘扫黄打非’纳入‘开学第一课’活动,成为绿书签系列宣传活动的突出亮点,有效深化了‘护苗’行动开展,成为安徽品牌。”李国兵说。
建校外宣教基地让家校无缝衔接
11月16日上午,来安县新安镇中心学校五年级全体学生,来到来安“扫黄打非”宣传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并举行集体签名宣誓活动。
“这个基地是我们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平台,每年都会定期分年级地开展活动。”新安镇中心学校校长吴书刚说。
“该基地集聚了‘扫黄打非’学习、宣传、教育、实践、交流、培训等六大功能,是来安县和新安镇‘扫黄打非’宣传教育主阵地。”来安县“扫黄打非”办公室负责人储德刚介绍说,“2017年,新安镇投入40余万元,建成了全省首个‘扫黄打非’主题公园。”
利用这两个平台,来安县定期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全县中小学生到宣教基地参观。
合肥市庐阳区校外“扫黄打非”宣教活动同样有声有色。该区“扫黄打非”办公室依托庐阳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将“扫黄打非”列入校外素质课、活动课清单,开展“扫黄打非”宣教活动。
“目前,全区有近40所中小学校近十万人次中小学生参与了‘扫黄打非’宣教活动。”庐阳区“扫黄打非”办公室负责人说。
家校之间,社区教育也是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环节,在合肥市包河区常青街道“扫黄打非”科普宣教基地,“扫黄打非”相关知识融入各种体感类、动漫类游戏中,寓教于乐,受到社区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11月14日下午,在合肥市瑶海区和平路街道绿苑社区的绿色网吧,和平小学东校五年级学生何天宇正在上网查资料,“老师布置了手抄报的作业,我正在查有关解放军的历史”。
“现在社区的绿色网吧有十台电脑,全部都安装了绿色软件,网吧还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所以家长都放心孩子在这里上网查资料。”绿苑社区党委书记李小云向记者介绍道。
绿苑社区投入近20万元打造综合宣教中心,建立“护苗”图书馆和“护苗”数字图书馆,还设置“扫黄打非”警示教育区。
“每年社区定期开展引导未成年人安全上网活动,还开辟了‘扫黄打非’和未成年人阅读专区,满足了社区未成年人阅读和上网需要。”李小云说。
针对基层工作实际情况,安徽省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不另起炉灶、单搞一套,而是借大势、用平台、善融入,找准工作切入点,通过融入综治工作、融入文化活动、融入学校教育,实现“扫黄打非”进基层常态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