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闻

加强教材建设 奠基教育强国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司局长笔谈

党的十九大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进入*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论断、重大战略,对*推进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未来全党全国的行动纲领,是我们推进教材建设的基本遵循。

一、走进*,增强使命感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进入了*”等重大论断,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培育和践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教材是体现国家意志、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必须构建起与之相匹配的具有*、世界一流的教材体系。站在新的历史高度,我们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对*加强教材建设要有更加全面而深刻的理解,要充分认识到教材建设承载着党和国家的重托,寄托着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望,影响着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关系到民族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

二、面对新问题,增强阵地意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教育体现国家意志、具有民族性和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服务。教材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载体,直接关系党的教育方针能否落实、教育目标能否实现。在进程中,意识形态的风险和挑战始终存在。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形势和环境,需要我们坚决守住教育阵地,加强对青少年一代的教育引导。要突出教材的思想性,牢牢把握德育主线,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教材编写中的指导地位,把全面落实到教材中。要坚定文化自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法治意识和国家安全、民族团结以及生态文明教育,全面推进进教材,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就打牢中国底色、植入红色基因。

三、把握新趋势,增强创新意识

教育改革发展永远在路上。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在教育现代化征途中,在当前新形势、新需求、新技术等综合影响下,教材建设要坚持继承创新、与时俱进,既要汲取已有成功经验和做法,又要不断推进理念、内容、方法等改革创新,把握好改革节奏和力度,凝聚共识;既要使经典世代相传,又要及时反映思想文化建设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最新成果。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丰富教育教学资源,改革教材呈现方式,以便更好地满足教师和学生教学需求,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深入推进。

四、坚持科学原则,增强研究意识

教材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遵循规律、坚持科学。立足于服务学生全面发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贴近不同年龄段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将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培养有机地结合,增强教材的实效性和感染力,全面提升教材质量。要增强研究意识,着力抓好教材研究,提高教材建设科学化水平。按照立足创新、提高质量、服务发展的总体要求,建设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充满活力的教材研究基地。依托有关教学科研机构,先行建设若干思想性要求高的课程教材研究基地,深入系统研究解决好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等教材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为教材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以高水平研究平台建设引领和带动教材建设健康发展。当前的一个重点,就是认真研究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如何全面系统进教材,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入脑入心。

五、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人才意识

做好教材建设工作,人才队伍是重要保障。要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材编审队伍。按照政治立场坚定、学术专业造诣精深、实践经验丰富等标准,积极吸收相关领域学科专家、课程专家、教研人员、一线教师等不同方面的优秀力量,组建教材编审队伍,把好人员入口关。尽快组建好国家教材委下设各专家委员会,分学科专业建设强大的教材编审专家库,保证编审队伍的稳定性,调集优秀专家学者来编教材、审教材。加大国家和地方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对教材编审人员的支持力度。加强教材编审队伍培训,提升队伍整体水平。依托重大研究项目、重大研究基地、高水平学科专业,造就一批教材编审名家大家,培养一批教材编审骨干,集聚一批青年后备力量,打造一批高水平团队。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