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平台”链接就业“大民生”
江西省教育厅厅长 叶仁荪
近年来,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坚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教育领域重要的民生工程,以信息化促进管理智能化、服务精准化、帮扶个性化。
一、推动数据互联共享,完善就业管理体系
一是实现“一站式”服务。我们开发了“江西微就业”公众号,基本覆盖所有高校毕业生,实现了就业协议书网上申请等“一站式”服务。二是实现就业状况实名确认。今年我们率先使用微信平台对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进行实名制确认,同时开展了就业质量网络调查。三是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将毕业生信息数据库与市县共享,把服务窗口搬到学生“家门口”,现在来省里报到仅为往年的1/10。
二、“四个精准”综合施策,优化就业服务模式
近两年,我们举办了30余场全省性的“互联网+”大型专场招聘会,依托“江西微就业”平台对接供需信息,实现“四个精准”:一是精准采集毕业生求职信息和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做到信息精准;二是通过数据后台自动比对,实施“人”“岗”智能化匹配,做到匹配精准;三是将匹配信息实时推送给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高效率,做到推送精准;四是分类统计分析毕业生就业状况,对大数据进行综合应用,做到统计精准。
三、建立动态数据架构,强化困难群体帮扶
一是对“建档立卡”贫困生实行重点帮扶。把帮助“建档立卡”贫困生就业纳入就业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与国有大型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接收“建档立卡”贫困生就业纳入协议内容。“建档立卡”贫困生就业帮扶任务逐校进行分解,实施“一对一”和“多对一”帮扶。建立就业签约状况数据库,实行台账管理和跟踪服务。二是对困难群体毕业生实行精准帮扶。区分不同情况,加强分类指导,定向重点推荐,满足个性化需求。三是对少数民族毕业生实行倾斜帮扶。每年在少数民族学生最多的南昌工学院举办“互联网+”少数民族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专程去西部省份引进适宜的就业岗位。
到基层和人民中建功立业
南开大学校长 龚克
一、牢记责任使命,把回信精神落实到育人全过程
南开大学把引导学生到基层建功立业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召开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构建了多方联动常态化的引导鼓励长效机制。2013年、学校分别印发专门文件推出支持毕业生基层就业新举措,校领导每年深入西部基层单位送岗和看望慰问毕业生,每年向赴西部基层就业和参军入伍的毕业生发放专项奖励金,现已累计发放奖励金100余万元,2017年共表彰297人,到基层就业人数同比增长124%。
今年9月23日,给南开大学新入伍大学生回信。我们要认真学回信精神,精心设计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做实“公能”素质教育,加力推动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区、行业和基层就业。
二、强化价值引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奉献祖国、扎根基层的志向
一是发挥榜样力量。邀请在基层工作的优秀校友代表举办主题报告会、校友交流会,分享基层工作的经验。二是不断推进实践育人体系建设。坚持开展“南开往事、校友寻访”暑期实践项目,十年来共采访工作在西部和基层一线的优秀校友2000多人。学校已建立校外实习实践基地331个,每年组织约500多支示范实践队,约5000人次参与各类社会实践。三是深化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利用新媒体推送南开国防主题宣教内容15万字,让学生在国防教育实践中磨砺品格、坚定信念、践行使命。
三、精准指导服务,为学生到基层就业提供平台和保障
一是整合建立了就业信息化平台,全面准确掌握学生志愿到西部基层工作的就业意向,及时、精准地推送相关招聘和指导信息。二是加大培训指导和帮扶力度。连续4年举办“服务西部、扎根基层”主题训练营,为学生举办政策解析等活动。三是拓宽基层就业渠道。学校与广西、四川、青海、新疆等10余个省区建立了长期联系,开展定向选调生招录合作,每年有100多名学生入选。
深化产教融合创造人才红利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时宁国
近年来,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搭平台、促改革、抓质量,有力地提升了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
一、搭平台,深化产教融合
一是在省厅指导下,牵头成立甘肃省资源环境职业教育集团,12家科研院所、8家行业协会、27家大型国企、21所职业院校、3家省级人才服务平台紧密合作。二是实施企业冠名学院、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大师工作室三项工程。
二、促改革,校企协同育人
以“企业与学校、学生签订的两个协议”为纽带,以“多元评价、自主诊改、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双主体、双导师、双身份”为基础,以“招生招工一体化、工学结合分段实施、师资队伍共培共享、教学质量共抓共管”为保障,把校企协同育人相关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2017年,已与2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署了现代学徒制培养协议,覆盖26个专业,1400余人,占招生计划的30%。
三、抓质量,创造人才红利
学院始终把质量作为重中之重,实践“体验式”课堂教学改革,实施“五分钟素质教育工程”,基于专业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学院通过承建甘肃省中小微企业人才精准服务平台和大学生海外就业服务中心,扩大了省内高校的就业市场,提升了学院的服务能力和国际化水平。通过实施就业体验、就业帮扶、就业跟踪三项推进计划,加强了就业指导的精准性,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同步提高,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98.1%。
学院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逐年提高,被确定为甘肃省“双一流”大学和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甘肃省政府与国家安监总局共建校、中国气象局干部培训学院甘肃分院承建单位。
创新政策打造“大学生最友好城市”
武汉市副市长 刘英姿
武汉用好用活用足高等教育资源,通过实施“四大资智聚汉工程”,出台留才政策,破解大学生就业创业难题,着力建设“大学生最友好城市”。
一、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
加强顶层设计、政策创新,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实施方案》和《支持百万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若干政策措施》,确定“5年留住100万大学生”目标任务,组建“走进去”“走下去”“留下来”和“干起来”4个工作专班,制定了放宽落户条件、人才安居保障、打造主题社区、增加实习机会、鼓励基层就业、开展创业培训、提供创业工位、加大融资支持、优化创业就业环境等9条具体政策,全面加强了创业就业体系建设。
二、突出问题导向,着力破解就业创业“三大痛点”
一是解决“落户难”问题。出台《关于进一步放宽留汉大学毕业生落户试行办法的通知》,在全国同类城市中最早放开大学生落户限制,实行大学生落户“零门槛”。二是解决“住房贵”问题。出台《关于加强大学毕业生安居保障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力争实现“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通过“新建一批”“改建一批”“配建一批”以及调整已建在建的部分公租房房源等四种来源,实现“低于市场价20%租到租赁房”。同时,加强保障性住房资格准入、租赁循环退出等机制。三是解决“收入低”问题。出台《关于发布武汉市大学毕业生在汉工作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的通知》,提出“专科生4万元、本科生5万元、硕士生6万元、博士生8万元”的初次就业薪酬标准。
三、搭建服务平台,不断营造就业创业浓厚氛围
启动了以“有梦想、留武汉、一起创”为主题的武汉市“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大型校园巡回招聘系列活动,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主动担当“第一宣讲员”和“第一招才大使”,首批共筹集大学生求职岗位4万余个、百万年薪岗位逾百个、10万年薪岗位近万个。
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黑龙江大学校长 付宏刚
黑龙江大学作为全国首批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之一,深入实施融入式创新创业教育,打造了“学生全员参与、教师全过程指导、学校全方位保障”的“三全”工作格局。
一、以学生全员参与的课程体系建设为牵动,提高创新创业的专业性
学校经过三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面向全部81个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一是强化课程平台建设。通过通识、专业、辅修课程平台,建立起覆盖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二是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提高最低实践学分比例要求,开设了“科技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等一批实践课程资源。三是强化教学内容创新。
二、以教师全过程指导的实训体系建设为载体,提高创新创业的针对性
一是助力专业实践活动开展。构建“学校主导、学院主抓、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管理模式,依托专业教师,组建创业导师队伍,建立项目库,指导学生竞赛和社团活动。二是助力“一园多区”孵化基地建设。2010年成立的省级孵化器黑龙江大学科技园、建成的省内首家校企合作“组合式”创业孵化基地、2017年拓建的孵化师生创意的创客社区等孵化器平台,形成“一园多区”层级递进的全过程孵化平台。三是助力创新创业项目转化。近三年有1700余名学生在创业导师指导下,组建了近140支团队和企业,2家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年均接收学生实习就业400余人。
三、以全方位保障的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提高就业创业的联动性
学校建立了多部门联动机制,近三年3万余名学生受益创新创业教育,自主创业毕业生数量连续增加。一是强化制度保障。出台创业就业总体要求、课程教学要求等60余项管理制度。二是强化经费和资源保障。三是强化信息化保障。通过组建黑龙江省首家大数据学院等“互联网+创业就业”举措,进一步提高就业创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