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8)班 汪劭泽 绘
孩子们到了可以学画的年龄,我开始纠结要不要送他们参加美术班,也许是为了弥补自己的遗憾,也许是羡慕朋友圈里“别人家的孩子”都画得太好。我向来认为自己缺乏美术细胞,从小因为手笨不会画画而在美术课上睡觉。唯一的艺术熏陶来自3年的学琴经历,后来也因学业而放弃,仅将弹奏作为无聊时的消遣。艺术于我,就如同别人家的孔雀,觉得美,但也从不奢望拥有。
渴望美的心灵更为可贵
我也曾经因为艺术而落泪。第一次是和闺蜜一起参观梵高艺术馆。画盲如我佯装很懂的样子,观赏他的《向日葵》、评论他的《自画像》、赞赏他的《星空》,直到最后走到《麦田群鸦》前,我无法言语,驻足良久,直至泪流满面。不知道究竟是色彩、构图还是内容打动了我,是被梵高的一生所感动,还是在梵高的画作中看到了自己。
还有一次是晚饭后在音乐喷泉边散步,突然听到悠扬而起的《梁祝》。那是迪拜音乐喷泉第一次播放中国音乐。现场的音响效果非常好,配合着设计精妙、灵动的喷泉舞姿,我不知不觉停下脚步凝听,直到忍不住落泪。
一日,和艺术家朋友白老师聊天,提到了我的苦恼,我说我有一双渴望美的双眼,却没有一双创造美的双手,希望孩子不要重蹈我的覆辙。她却很认真地告诉我:你缺乏的是技巧,而不是对美的追求;技巧很容易练习,但爱美之情却更加难能可贵。可我只将这当成白老师对后进生的鼓励,依然琢磨着要不要给孩子们物色个好老师。
我心中理想的美术老师,是带着孩子欣赏各种作品,给他们讲作品里面蕴含的故事,带领孩子去了解艺术家的人生和理想,同时启发孩子创作自己的作品。可是尝试了几个美术老师后,发现他们更愿意教孩子的是如何拿笔、勾线、上色和调色。孩子们也能带回家一些看上去很美、可更像工业化产品而不是艺术品的画。就像真花与假花的区别,塑料花也可以做得形象逼真,常年不谢,但终究没有生命,少了灵气。
后来想想,其实也不能怪老师,毕竟一堂课也就一个小时左右,如何带着一群乳臭未干、冲冲撞撞的毛头小子静下心来慢慢品味?家长们交了高昂的学费,自然是想要看到成果。审美和与艺术对话这种形而上的事情,一两节课的确难以产生可以衡量的成果。
和孩子一起欣赏美创造美
几次课后,我主动半途而废,决定先自己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感受美。我们一起去博物馆和画廊,一起讨论自己看到每幅作品后的感觉,一起猜测艺术家在创作时候的心情,一起评选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一起揣摩艺术家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我们在家一起涂鸦创作,尝试各种材料,尝试不同题材,想到什么就画什么,画完了就相互评论对方的作品,喜欢的还可以相互购买收藏。直到有一天,我和儿子都发现,创作的时候我们的心里更加平静。
我自己也有意识地去了解艺术家的成长经历,体会他们对艺术的态度。渐渐地,我发现真正有灵性的艺术家,并不会因自己独一无二的创作技巧骄傲自豪,但谈论起自己的艺术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时却津津乐道。有位在战争环境出生的艺术家告诉我,她不可能被一幅没有灵魂的作品打动。
渐渐地我也体会到,艺术成就不在于画得是否像、演奏得是否精准。就像白老师经常给我的提醒,技术是熟能生巧的,唯有艺术之美是发自内心、独一无二的。就像著名画家陈丹青先生在一篇艺术评论文章里所说的:“梵高要是拿着1881年到1883年初习的这些画跑到中国排队考,他估计连准考证都拿不到。”“你有才华,然后经过刻苦的磨炼,你有可能熟能生巧,而越画越巧。可是有一种画,好就好在憨,没法学了。那个不是才能,那个是天分,你有就有,没有就没有,没法学……咱们中国大量的考前班,那些示范作品……打死梵高都画不出来。”
尊重孩子的感受和选择
我想起小时候有个邻居家的孩子从小学钢琴,那还是二十多年前,1元钱就可以吃一顿丰盛早餐的年代,谁家买了钢琴,绝对是有文化有涵养的书香门第。这个小姑娘天资聪慧,在妈妈的陪读下日日练习,早就过了10级。可上次见到她时,她告诉我早就不摸琴了。考级、让妈妈满意、考大学加分,是她当年苦练琴的唯一动力,既然证书已经拿到,而且在这个人人都有10级证书的年代,大学录取也不会因此而优待,所以现在看到钢琴想到的就是当年的苦,对音乐本身早已无感。
一个朋友的儿子,在爸爸妈妈的安排下去学打橄榄球,父母的目的是培养他的一项体育爱好,同时也培养他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的性格。可惜每一次上赛场,都是一场他和父母之间权利的较量。男孩儿不喜欢近距离身体冲撞,可父母却总在场外大声喊“快去抢球!”为了让父母和教练满意,他也练习各种技法,硬着头皮往前冲,可每冲到人群边缘,就被害怕羁绊了脚步,然后为了迎合父母的鼓励,继续往前冲,连摔倒了也得迎合父母的指令“男孩子不哭!”如今,他确实会打橄榄球了,但毫无喜爱之情,每到了橄榄球训练的时候都想逃走。
还见过有些孩子,从小饱读诗书,常在亲戚朋友面前表演诗词背诵,作文里面满篇引经据典,才华横溢,令成人也好生敬畏。但跟他们聊天,或者看他们的文章,却听不出自己的观点,感觉不到自己的生活。文采确实很飞扬,可是思考和表达却枯燥乏力。
如果可以选择,我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既懂得美,又可以创作美。可是如果必须二选其一,我则宁愿他们有一颗感知艺术之美、与艺术对话的心,而不是空有一双精雕细琢的手,去制作毫无灵魂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