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闻

四川建近5000个幼教点补学前教育短板 一村一幼“撬动”凉山早脱

四川金阳县芦稿镇小学幼教点里,彝族儿童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做游戏、学普通话。屈辉 摄

“冬天到,冬天到,树上喜鹊喳喳叫,太阳公公眯眯笑。”早上九点后,一束暖阳穿过大凉山冬日里的晨雾,把四川普格县五道箐乡沙合莫村幼教点的教室照得里外通透。屋子里,孩子们跟着老师的节拍晃着脑袋,一字一顿地念着儿歌。整齐而稚嫩的童声,让整个村庄都欢快起来。

65岁的安子吉惹坐在学校门口的木桩上晒太阳,把手中的“兰花烟”咂得响,他4岁的孙女沙正英在幼教点上学。安子吉惹还有一个上小学的孙子,几年前没有村幼教点时,孩子只能跟着父母到地里干活,“娃娃还没有锄头把高嘞!”

沙合莫村幼教点是四川省近5000个“一村一幼”教学点中的一个。为了帮助民族地区幼儿过好国家通用语言关,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2015年8月,四川省在大小凉山彝区率先启动实施“一村一幼”计划,以建制村为单位,一个村设立一个幼教点,组织开展以双语教育、习惯养成教育为主的学前教育。

2017年,“一村一幼”计划支持范围由彝区13县扩展到四川省民族自治地方的51个县(市),8381个村的幼儿都可就近在本村或邻村接受学前教育。项目的顺利实施,让越来越多的幼儿养成了好习惯、过了“语言关”,开启了更加光明的未来。

打通读书“第一关”

“以前接手一年级,数学课常常上得像语文课,得慢慢教他们汉语。”说起凉山过去的小学教育,五道箐乡中心小学教师王英直皱眉头。

上个世纪,四川省的大小凉山彝区“一步越千年”,从刀耕火种的时代直接跨入社会。老百姓普遍没有学前教育的概念,加上家庭贫困等原因,往往是“羊放到哪儿,娃娃就带到哪儿”。接受不了良好的学前教育,学生便难过通用语言“第一关”,继而严重影响小学、初中学习。听不懂老师上课、难以融入学校环境,成了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据凉山州教育局调查,有的县高中毛入学率不到10%。

普格县位于大凉山腹地,多数彝族村寨缺乏普通话交流的语言环境。如今,幼教点的辅导员都熟练掌握了普通话和彝语,他们凭借双语优势,用儿歌、游戏帮助幼儿掌握普通话。

对比没上过幼儿园的孩子,从教19年的王英深刻体会到学前教育对儿童的深远影响。她说:“‘一村一幼’帮孩子们扫清语言障碍,进入小学后,他们学习热情更高、习惯更好、能力更强。”

与普格县邻近的金阳县,凭借较为便利的交通发展青花椒产业,成为大凉山腹地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近年来,金阳县的教育事业也如同其经济发展一样“蒸蒸日上”。

金阳县芦稿镇小学校长卢应华2000年到学校工作,那时学生人数只有几十人。“现在,单是设在学校的幼教点就有278个孩子,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周围乡镇来的彝族孩子。”

“过去,我们的想法是‘睡席梦思也是一天,睡石头也是一天’。”阿诺左诺听说学校里办了幼儿班,把两个孩子都送到了学校。他曾经到西昌和昭通等地卖花椒,汉语讲不好,账也不会算,做点小生意,总是“折本”。“现在,不能再让后辈吃没有文化的苦。”

根据凉山州公布的数据,2015年前,凉山州农村幼儿园几乎空白,仅一年多时间,大小凉山彝区13县(区)学前三年入园率整体提高到82.66%,老百姓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高涨,当地儿童入学政策年龄从5岁提前到3岁。

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说,“一村一幼”计划是创新发展学前教育、突破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瓶颈的重要抓手。“‘听不懂’的问题将从这一代娃娃起逐步化解,让学生从‘要我上学’转变为‘我要上学’,民族地区教育乃至社会经济发展将由此进入‘良性循环’。”

破解场地难题

“来,小朋友们像老师这样,用手指蘸上颜料,在纸上点出花瓣……”在凉山州喜德县拉克乡吴哈村第二幼教点的教室里,20余名小朋友围桌而坐,在辅导员带领下,开展美术活动“手指点画”。

由于吴哈村面积较大,适龄幼儿较多,加上自然村落分散,“一村一幼”实施之初,吴哈村的“点”办在哪里,成了村里争议的焦点。

喜德县在“一村一幼”布局时充分考虑吴哈村的生源特点,开办了两个幼教点。得知能让适龄儿童就近上幼儿园,吴哈村一位村民大方拿出自己闲置的房子,免费租借。

吴哈村幼教点不大,两间平房组成了教室和活动室,电视机、小桌凳、教具玩具一应俱全,院坝空地还添置了滑梯。两名辅导员和孩子们制作了不少剪纸、贴画,将幼教点装扮得漂亮温馨。

基于民族地区特别是藏区居住分散、村多人少的特殊情况,“一村一幼”计划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深入调查、摸清底数、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根据人口、交通的实际情况,按照“大村独立举办、小村联合举办”的思路,发展为“一村一幼”“一村多幼”“多村一幼”等多种形式。个别居住特别分散、人口特别少的村,举办了流动幼教点、季节班,配备专职巡回辅导员。

凉山州教育局局长游开军介绍,截至2017年3月,凉山州已开办村级幼教点3069个,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利用村级活动场所、彝家新寨活动场所、闲置村小校舍等闲置公共资源开办的。

为辅导员“充电”

在喜德县冕山新桥小学幼教点,彝族辅导员翁古伍来正流利地使用汉语、彝语,教孩子们学唱歌曲《我的好妈妈》。翁古伍来毕业于四川省彝文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喜德像她这样具有教师资格证,且懂彝汉双语的辅导员有300多名,分布在全县100多个幼教点。

“所有辅导员均在全县范围内分批公开招考。”喜德县教育局局长车波告诉记者,县里将参加考试的人员按照成绩排序,纳入人才库,一旦有辅导员离职,能及时依次递补,保证每个幼教点辅导员在岗。

如何提升保教质量,是“一村一幼”的难点之一。喜德一方面在聘用门槛上下功夫,限定报考人员学历为中专及以上,具有教师资格证,兼懂彝汉双语;另一方面坚持对辅导员实行“先培训、后上岗”。近年来,整个凉山州都注重抓好辅导员培训,出台《“一村一幼”学前教育辅导员培训方案》,按照分类培训、分级实施的原则大力开展辅导员培训。

窗外细雨纷纷,室内琴声悠扬,峨眉山市旅游学校琴房内,一群凉山州美姑县的姑娘小伙沉醉于钢琴的美妙音韵,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他们已初窥门径。

2017年8月23日,美姑县106名彝族学生乘坐乐山市派来的专车,踏上了前往峨嵋山市旅游学校的求学之路,几年后,他们将成为“一村一幼”辅导员的中坚力量。

据美姑县教育局统计,由于“一村一幼”等政策的利好,美姑县近年学生人数以每年2000人的速度递增,教师特别是幼儿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不高,成为凉山教育快速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以问题为导向是四川教育扶贫工作的一大特点,参与对口帮扶的峨眉山市旅游学校实施了“同心温暖”工程幼师培训项目,计划连续4年为美姑县培养400名幼儿教师,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生活费完全由学校承担。

“没有知识和技能,永远改变不了生活处境,我一定好好学习!”美姑县学生吉合尔喜告诉记者,她家中有五姐妹,生活十分困难。在美姑县学生中,和吉合尔喜抱有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他们格外珍惜学习机会,已经把学好文化和技能服务“一村一幼”,当作3年学习的目标。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