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闻

一个彝族家庭的“教育接力”

?2018新春走基层 新作为新变化

一把晒干的荞麦秆、一把杂木柴,只需一粒火星,吉河家的火塘里便噼里啪啦燃起火苗。

火塘是彝族人重要的生活场所,煮饭、烧水、饮食、议事、闲话家常都在这里。51岁的吉河岗杆总爱在火塘边给自己的5个孩子讲年轻时求学的故事。

吉河岗杆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唐家山村里第一个中学生。从他往后,家中子弟,个个发愤读书,至今已延续三代,这在彝区传为美谈。

村里人都说吉河家有“念书的基因”。但在吉河岗杆眼中,所谓的“基因”,就是长辈对教育的重视、家人的支持和一代又一代人的相互影响。

“翻开的书本,就像张开翅膀的老鹰”

吉河岗杆是村里的“名人”,不仅因为他能识文断字被选为村民代表,而且他还是村里“尊老孝亲”的模范。他的母亲虽然是个从旧社会走来的彝族妇女,不会汉语,大字不识一个,却是一家人“读书基因”的“源头”。

吉河岗杆的父亲在他8岁时便去世,全家的生活便扛在母亲一个人肩上。吉河岗杆要读书,不仅意味着家中少了一个劳动力,还得提供一个“闲人”的口粮。吉河岗杆记得,当他告诉母亲要读书,“她没有说话,转身捡出一筐黄亮亮的玉米,用背篓装好,‘捆’在我身上,让我背到学校去吃”。

吉河岗杆回忆,每当他从学校回家,母亲总是格外高兴。一家人坐在火塘边,听吉河岗杆朗读课文,母亲便有了难得的笑容,用彝语说:“翻开的书本,就像张开翅膀的老鹰哟!”鹰是彝族的图腾,他们崇拜鹰能展翅翱翔蓝天。

在母亲支持下,吉河岗杆顺利读完了初中,成绩排名全乡第一。“虽然是第一,可数学只有43分,语文只有41分,还是上不了县城的高中!”每每说到这个“梗”,火塘边总是充满愉快的笑声。

“我十七八岁那阵儿,每天晚上做梦都在读书。”吉河岗杆的心里仍然遗憾,他把希望都寄托在儿女身上。,他的二女儿吉河石加又以马湖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雷波县民族中学。

“子子孙孙读下去,总找得到一条出路”

2018年1月,吉摸吕批赶在雷波县学校放假前带着3个孩子从浙江返回唐家山村,他家冷清了许久的火塘,又重新热闹起来。

10年前,吉摸吕批和妻子到浙江台州打工,因为担心离开父母后,儿女们会“偏离读书的道路”,他们索性带着儿女到浙江上学。今年,因为养老保险缴存问题,按照当地政策,3个孩子必须回到原籍读书,提前回乡就是为了给孩子们联系学校。

吉摸吕批和吉河岗杆是堂兄弟。“念书的基因”在吉摸吕批身上也很明显。

1992年,吉摸吕批在克觉乡中学读初一,成绩是全校第一。他的大哥吉摸克日读初三,成绩也是第一,准备报考中师。但现实问题是,家里的猪和羊,但凡大一点的,都拉出去卖了,仍然不够供两个娃同时读书。

吉摸家的火塘边,举行了一次决定两个孩子命运的抓阄,结果是哥哥抓到了上学的机会。吉摸吕批嚎啕大哭,父亲安慰他:“如果你哥哥考不上中师,你就继续读!”

后来,哥哥吉摸克日顺利考上了中师,毕业后回到克觉中学当上了教师,吉摸吕批只好满怀遗憾外出务工。和吉河岗杆一样,他也把读书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们身上。“子子孙孙读下去,总找得到一条出路!”

吉摸吕批的3个孩子在台州学校都格外优秀,大女儿吉摸阿薇还在班里担任班长,成绩年年都是全校第一。读书的“接力棒”,被稳稳传递。

“不管哪个民族,都需要科学和文化”

不久前,通过与当地教育部门沟通,吉摸阿薇被安排到相邻的黄琅镇中学就读。吉摸吕批还不放心,骑着摩托到学校考察。正好赶上学校假期维修施工,他扒在大门上不停往校园里张望,嘴里不停嘀咕:“这学校比浙江的还要大咧!”

侄女吉河石加的讲述让他稍稍安心。现在雷波县的学校和成都不少学校都结成了“对子”,成都学生上的课,通过网络直播,雷波学生可以同步学习。

村上看到的变化让他更加欣慰。2015年,唐家山村建起了“一村一幼”幼教点,在家门口就能读免费幼儿园,调动起了全村人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吉摸吕批深深感慨:“现在,孩子们上学再也不像我们当年那样艰辛了!”

吉摸吕批最小的弟弟吉摸吕且从凉山州彝文学校师范专业毕业后,成功应聘上了村幼教点的辅导员,最近,又因为有知识、有文化,被遴选为村集体专业合作社管理后备人才,到各地学习培训,未来将成为带领村民持续增收致富的“红旗手”。吉摸吕且的经历,既让村里人感到羡慕,又让大家认识到现代社会读书的重要性,“不管哪个民族,都需要科学和文化”。

这个春节,吉河、吉摸家的人格外齐,家里的火塘也格外热闹。大家一边往火堆里添柴,一边谈论着儿女们的学习,谈论着来年工作的规划,越说越有劲头。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