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闻

转变评价语言激活幼儿成长动力(一)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寻找制作恐龙的材料。 (作者供图)

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正处于自我概念建立初级阶段的幼儿,尚缺乏自我评价能力,对父母和教师的评价反馈依赖性较强。从某种程度上说,重要他人??父母和教师的评价对幼儿自我和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在幼儿园自主性美术活动中,教师应如何发挥评价的积极意义,促进活动顺利开展和幼儿身心发展?大班的这次自主性美术活动“我想养只大恐龙”,将会带领我们进一步思考问题的答案。

活动开始时,用尊重平等的语言激励自信

大班围绕绘本《我想养只大恐龙》开展了主题活动,幼儿在阅读绘本和参观博物馆恐龙展后,每人都设计了自己的恐龙,并将在美工区制作恐龙。今天的区域活动时间到了,乐乐拿着自己的设计稿走进美工区,他摸摸这个,看看那个,一直没有动手,过了一会儿,乐乐愁眉苦脸地向老师发出了求救信号:“老师,我不会做。”老师看了看说:“你看东东是怎么做的,你可以请东东帮帮你……”乐乐转而向东东求救:“东东,我不会做……”

从上述案例中的幼儿后续行为来看,教师的评价并没有真正帮助幼儿解决当下遭遇的“我不会做”这个难题,只是将问题进行了转移,这无形中加剧了幼儿的不安和焦虑。那么,教师可以怎么做呢?首先,可以在心理上帮幼儿解围,如对幼儿说:“别着急,这看上去确实有点难。”“我也在想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接纳幼儿当下的感受,帮助幼儿卸下包袱。其次,可以给幼儿一些具体的建议,如:“你的恐龙长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找一找它的身体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做?”“我们拿一个纸盒试试,这个纸盒看上去像恐龙的什么呢?”

当教师的评价建立在“感同身受、换位思考”的基础上,就能给幼儿传达一种尊重平等的价值观,使幼儿获得安全感,并能够有信心、有兴趣投入活动。

活动过程中,用促发思考的语言创造可能

经过几次努力,幼儿用各种材料制作了各式各样的恐龙,有轻质黏土的恐龙,有橡皮泥制作的恐龙,还有保丽龙球和牙签制作的恐龙,可是好景不长,这些恐龙东倒西歪的,怎么也立不住。于是,幼儿向老师求助:“老师,恐龙总是倒下来,怎么办?”老师说:“那我们把恐龙的脚做得大一点、粗一点试一试……”于是,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为恐龙“换”脚。

案例中,教师的回应似乎是得到了幼儿的积极响应,大家开始了新的制作活动,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讲,这样的评价趋向于简单化、表面化,忽视了幼儿自我和个性的发展,将问题的解决方式限定在教师经验中。那么,更恰当的回应是怎样的呢?教师一是可以引导幼儿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如:“恐龙为什么会站不起来呢?”二是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如:“我们可以用什么材料帮助恐龙站起来呢?”“看看我们周围那些站得稳稳的东西,有什么秘密呢?”这样的评价给幼儿创设了问题情境,促进幼儿围绕问题的解决进行开放式思考,是一种尊重儿童经验、相信儿童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激发思考的评价。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