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考分数线

辽宁高考多少分可以上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

发布时间:2024-04-07 12:39:04 思而思学网

据最新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招生网和辽宁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辽宁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364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88739名左右,才可以考上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不过每年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在辽宁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辽宁高考多少分可以上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1、辽宁高考2022年考生上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的历史最低分需要44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4189名;

2、辽宁高考2021年考生上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的历史最低分需要49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2801名;

3、辽宁高考2022年考生上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的物理最低分需要40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88195名;

4、辽宁高考2021年考生上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的物理最低分需要36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88739名;

5、辽宁高考2020年考生上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19分,录取最低位次为78006名;

6、辽宁高考2020年考生上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0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9315名;

二、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在辽宁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在辽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辽宁 历史 - 本科 445 24189 省教育厅
2022 辽宁 物理 - 本科 407 88195 省教育厅

2、2021年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在辽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辽宁 历史 - 本科 491 22801 省教育厅
2021 辽宁 物理 - 本科 364 88739 省教育厅

3、2020年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在辽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辽宁 理科 - 本科 419 78006 省教育厅
2020 辽宁 文科 - 本科 502 19315 省教育厅

高考的省排名有什么用

排名能够说明个人分数在全省学生中的位置,可以根据排名去更好的填报志愿。

高考招生按比例分配录取,把全省排名与各个高校的招生人数与往年录取情况作参照,可以知道自身能报考哪些层次的学校。根据分数按百分比划档,一、二本线不是说考多少分过线就可,其实排名更重要。

排名决定了个人分数段及排名附近分数段人数、密集程度。两者帮助估计志愿报考形势,具体可以进行各种估计揣测,以求报考志愿稳妥。排名和分数段密集程度都是初步划定志愿范围后的参考和辅助。

高考志愿录取规则是什么

1、位次优先

一个考生对应一个位次,这个位次是唯一确定的,也就是说,考生的分数在排序的时候起到关键的作用。分数高的考生排在前面,就会比分数低的考生先检索。

同一分数在排名时,不同省份有不同的规定,文理科一般也规定不一样。所以一定要了解本省对总分相同的情况下按照单科排序的相关规定规则。比如某省的文科规定分数相同时依次看语文、文综、数学、英语的单科成绩。

2、遵循志愿

在检索每个考生的院校志愿时,严格遵循考生所填志愿的顺序。如果考生的志愿被投进某一个学校了,比如被B志愿录取,则不再看他的CDE志愿,而开始检索下一位考生。如果考生的志愿被投进某一个学校了,比如被B志愿录取,则不再看他的CDE志愿,而开始检索下一位考生。

3、一轮投档

对于考生个人来讲,在某一批次录取时,考生只能投档到一所志愿院校。一旦检索到考生所填报的某个志愿院校还有余额,就不再检索考生其后的志愿,实行一轮投档。

三、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学校介绍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全国非营利性民办高等学校联盟发起单位、副主席单位和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单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学校前身为始创于2004年的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2015年获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在艾瑞深校友会网公布的2021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榜中,我校位列“2021中国民办大学排名20强”第5位,蝉联福建第一,稳居中国顶尖民办大学行列。 学校地处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美誉的福建省省会福州门户长乐区,占地面积1500余亩,校园建筑面积37万余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总量300余万册,各类教学实验室14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300余个。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教育。学校秉承举办者吴钦明先生“教育是一种大爱”的情怀,积极倡导“善心、善言、善行”的教育理念,经全体师生共同实践和不懈努力,砥砺出“融会中外,经世致用”的校训精神,孕育了“崇德、勤学、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为学校事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学校积极构建文、经、管、艺、工、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拥有外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2个省级重点学科及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外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省级应用型学科。设立外国语学院、财金学院、经管学院、大数据学院、智能建造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8个二级教学单位,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学院、乡村振兴学院(服务地方办公室)等教学平台。拥有英语、日语、翻译、法语、西班牙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供应链管理、国际商务、电子商务、经济统计学、物流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审计学、会计学、资产评估、金融工程、金融学、投资学、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土木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智能建造、动画、广播电视编导、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美术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36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7万余人。 学校大力实施“质量立校”发展战略,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3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4个,省级应用型专业群2个,省级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44门,省级精品课程16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省级“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2项,省级优秀特色教材4本,省级创新创业校本教材1本;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项目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项,省级本科教学团队2个;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8项,省级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8项,省级终身教育课题研究项目2项,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项目4个,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有关企业支持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0项。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坚持“培、引、聘”并举,通过实施“双百人才工程”“引智工程”等一系列举措广纳贤才。目前,学校拥有一支以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为引领的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现有专兼任教师900余人,80%以上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40%以上教师具有高级职称。其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福建省引进ABC类高层次人才、福建省台湾高层次人才“*”人才、“闽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和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人才。同时还聘任了50余名来自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中国台湾等境外教师。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为教师科学研究、经验交流、职业成长、信息化提升搭建重要平台。重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作为师德建设目标,落实在日常管理和教学中,良好的师德风尚在学校蔚然成风。 学校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先后设立“闽海文化研究中心”“开放型经济与贸易研究中心”“闽台产业协同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和“民办高校党建研究中心”4个福建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大数据应用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等省教育厅科研平台及财务金融研究院、福建致公经济研究院等14个校级研究机构。近年来,获批各级各类课题800多项,其中国家级与部省级项目80余项,获授权专利700余项,主编出版学术著作50余部,在SCI、SSCI、CSSCI、CSCD、EI等各类刊物发表论文3800余篇。根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最新发布,我校2020年科研竞争力位列全国民办高校第18名;根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最新发布,我校在聚志愿2019中国民办大学创新能力排行榜中位列第17名,并多年蝉联福建省民办本科高校第1名。 学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积极适应产业化新发展、国际化新进程、信息化新应用和学科交叉融合新趋势,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坚持以“新文科”“新工科”建设为契机,坚持“跨界融合(Cross-border integration)、产出导向(Output-oriented)、多元培养(Multi-cultivation)”的“C-O-M”人才培养理念,充分融合“信息技术+”“外+”特色,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文工交叉,组建数字商务菁英班、智慧金融班、数字创意设计班、现代信息技术班等实验班,开展跨领域复合培养,带动文科相关专业的转型升级和质量优化。积极彰显“外”字特色,率先建成省内首家外语诊断辅导中心,推进全员精准诊辅,为全体专业学生量身定制自适应诊断辅导流程,追踪学习路径,帮扶学习缺漏,打造个性化、跟进式、交互式外语自主学习品牌。探索组建“国际化视野精英班”、“对日/对法贸易创新班”、中外学生同堂的“全英授课国际班”,深入开展“专业+外语”外向型复合人才培养,推进外语、外贸融合融通。毕业生以“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道德优良,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特点,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历年就业率均在95%以上。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建有8600平方米的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现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80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86个,获评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培训基地、福建省众创空间、福建省“互联网+”电子商务培训基地、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标准园、福建省巾帼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退役军人创新创业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示范基地,连续五年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佳绩,获国赛3银5铜、省赛8金5银10铜的佳绩,连续四届获得省赛优秀组织奖。先后获得“教育部2017年度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和“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综合奖(全国仅16所民办高校获此殊荣)”等荣誉。 学校大力推动国际化开放办学,积极强化闽台交流融合。是福建省第一所取得招收来华留学生资质的民办本科高校、第一所具备港澳台地区本科招生资质的民办高校,全国首批与台湾高校开展合作办学试点院校,首批获得福州市海外华文教育基地称号的高校,荣获福州市聘请外国文教专家优秀单位。学校先后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英国德蒙福特大学、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美国阿兰特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法国高等商业与艺术学校联盟、比利时列日省立高等专业学院等20多所国外高水平院校开展本硕联合培养、交流生、寒暑期研学、教师互访、访学进修等多方面的合作。与我国台湾地区亚洲大学、义守大学、铭传大学、中原大学、逢甲大学、树德科技大学等近20所高校建立密切的教学与科研合作关系。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留学生,现有来自越南、尼泊尔、摩洛哥、利比里亚、老挝、蒙古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利比里亚、美国等在校留学生60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