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培训

培训中是以谁为中心

培训中是“以学员为中心”还是“主导—主体相结合”?

如今,建构主义理论已慢慢走出心理学家的“象牙塔”,开始进入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成为支持多媒体与网络教学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整合”的重要理论基础。而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到底是“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主导—主体相结合”?

西方建构主义者一贯标榜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是“以学员为中心”,即与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

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学员主体地位的体现,而老师越主导,学员就越被动,这是一种“以老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西方的建构主义刚好相反——只强调以学员为中心,往往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走向另一个极端。

我们认为正确的教育思想应当是把这二者结合起来,即不是“以老师为中心”,也不是“以学员为中心”,而是既要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又要突现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即要“主导—主体相结合”。事实上,我们在引进西方建构主义的时候,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盲目照搬,而是结合我国的国情加以创造性的发展与应用。

在美国加州,调查了几所当地较好的中小学,其中一所小学二年级的四则运算,老师没怎么讲,主要让学生自己上机,学生用的都是苹果机,苹果机里有很多四则运算的例题,能自动判分,老师坐在一旁做自己的事。这种课堂教学的模式不一定对学生的学习最有利,因为这样的以学生为中心,并没有把老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学习环境的设计,另一部分是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

环境的设计:要求设计出能提供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良好环境,例如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情境、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以及组织合作学习等等。可见,学习环境是促进学习的外部条件,是外因。另一方面,由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这就要求学习者应具有高度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如何调动这种主动性与积极性呢?这就要靠自主学习策略,包括支架式、抛锚式、启发式、自我反馈等策略,这些自主学习策略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诱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的内因。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也称以学员为中心或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就是要抓住内因和外因这两大块,事实上这两大块中的哪一个环节要落实,都离不开老师的主导作用。

学习环境设计通常包括“情境创设”、“信息资源提供”、“合作学习的组织”……等环节,以教学诗词为例,要求学生领会诗中的内涵、意境,这就需要创设和该诗词相关的环境、氛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与作者的心灵相沟通。这样的情境靠谁创设?不可能由学生自己创设,得由老师来完成。信息资源的提供也是这样,网上的信息浩如烟海,垃圾也很多,反动的黄色的都有。老师如果不事先去仔细挑选,不去引导学生进入相关的学科站点,那肯定会浪费很多时间,而有用的东西却没有学到多少。又如合作式学习(建构主义很强调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多种方法,有讨论、有辩论、有竞赛、有角色扮演等等。以讨论为例,围绕什么主题来讨论,如何提出初始问题,以及怎样提出后续问题,以便把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不致于纠缠在枝节问题上浪费时间等等,这都得靠老师去设计,即要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

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由于策略必须适合学员的认知特点与原有认知水平,即要考虑因材施教,所以更离不开老师的主导作用。

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要不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和学习者特征分析也是当前学术界争论的焦点;而西方建构主义者历来否定这两种分析的必要性,在其教学设计中,从来都不对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征这二者进行分析。我们则认为,不作教学目标分析将根本不能保证课标要求的完成;不作学习者特征分析则完全无法实现因材施教。所以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而这两者(即教学目标分析和学习者特征分析)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

可见,尽管西方建构主义者标榜以学员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但是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要真正落到实处都离不开老师的主导作用。老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员主体地位的体现二者并不矛盾,它们完全可以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统一起来,这正是我们所主张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引下,老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怎么样,发挥得够不够,靠什么来检验?就靠学员主体地位的体现——由于现在老师的主导作用不仅是要进行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以及对内容的讲解和启发,而且还要包括情境创设、信息资源提供、合作学习的组织和探究性或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以及自主学习策略设计等方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主导作用如果发挥得越充分,学员的主体地位也就会体现得越充分;二者不但不会互相对立,而且相辅相成。这正是主导—主体相结合教育思想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