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统计口径(P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统计范围,以前仅包括建成区,2015年开始将城乡结合部、新型农村社区列入城镇统计范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统计口径由“纯收入”变为“可支配收入”,统计范围由“镇和农村”变为“纯农村”.
教育部“蓝火计划”(P2)。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人才和科技优势,组织高校赴地方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蓝色象征科技,火代表动力,蓝色火焰是火焰中温度较高的部分。“蓝火计划”寓意为将科技创新的火种播向神州大地,用高校科技力量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一区一圈一带”(P4)。“一区”即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我市乐陵市和庆云县列入此项规划;“一圈一带”即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我市全域列入这两个规划。
“一区四基地”(P4)。2015年6月9日,中央出台《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山东德州建设京津冀产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优质农产品供应、劳动力输送基地和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
人才政策“黄金30条”(P9)。为加快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人才支撑计划》,政策共6部分30条,被形象地称为德州人才政策“黄金30条”.
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和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P9)。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抓大扶强加快工业转型发展的意见》,提 出“培植发展壮大智能装备制造、生物技术、现代医药(器械)、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提升电动乘用车、节能环保、体育 用品、空调设备、农用机械、新型化学材料、新型纺织、食品制造、石油装备、车船零部件等十大特色优势产业”.
“放心农场”(P10)。充分发挥我市自然条件优势、农产品资源优势和区位交通优势,用工业化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产品供应的品种和数量,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把我市农产品打造成为具有较高社会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和品牌价值的地域性品牌,建设京津冀鲁周边地区放心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一带一路”(P11)。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由提 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 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工业绿动力计划(P11)。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优化能源结构,全省启动实施工业绿动力计划,在工业领域推广节能环保、清洁高效的绿色能源,通过对传统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对绿色能源深度开发利用、对能源节约投资方式进行优化,建立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促进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
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P13)。《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僵尸企业(P16)。指虽无望恢复生气,但由于获得放贷者或者政府支持而免于倒闭的负债企业,突出特点是形式上还存在,占用大量土地、厂房、信贷等要素资源,但不能产生经济效益,扭曲了市场信号,增加社会管理成本,妨碍公平市场体系建立,造成金融和社会风险积聚。
安全生产“保底行动”(P17)。以“|杜绝重大及重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遏制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减少一般生产 安全事故”为底线,以“隐患问题的排查与整治、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和行业监管、专项监管、属地监管责任落实”为主要内容,突出12个重点领域,从1月底至8 月底,对重大风险企业和一般风险企业开展排查治理的行动。
智慧城市(P19)。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网格化管理等技术的创新应用,实现深层次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精准化、智能化、便捷化和高效率,进而提升城市综合发展能力、安全与服务水平的城市发展新形态。
海绵城市(P19)。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对雨水具有吸收和缓释功能,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PPP模式(P20)。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建立的一种长期合 作关系。通常是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基 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
扬尘治理“六化”要求(P21)。《德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提出,对全市建设工程扬尘问题进行全面整治,施工现场做到“六化”,即施工文明化、工地围挡化、道路进行硬化、物料蓬盖化、洒水降尘化、出入车辆清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