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

解读好人主义的危害和解决办法

发布时间:2023-11-01 00:02:50

【编者按】所谓“好人主义”,顾名思义就是谁也不招、谁也不惹的处世哲学,虽说听起来仿佛是与世无争的好人主义生活、本本分分的做人,但实质上并不是这样。好人主义是对错误思想和行为的容忍,它麻痹人的真假、善恶、美丑之心,目的是讨好卖乖,说到底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在作怪。

近期,某位国务院纪检监察员指出“一些干部中存在‘好人主义’倾向”。所谓“好人主义”就是工作中怕得罪人,对有问题的干部包庇纵容、姑息迁就,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好好先生”等。此种风气,表面上看“一团和气”,事实上则是以掩耳盗铃之姿包藏问题、粉饰太平之举。从源头上克服“好人主义”,可从规范选人用人,培养工作习惯着手。

规范选拔任用干部标准。“好人主义”在领导干部中盛行,原因在于喜欢听“好话”的领导干部多,懂“丑话”含义的领导干部少,如此一来必然造成“歌功颂德”的人多,直言不讳提出问题的人少,如此上行下效、据以类推,“好人主义”不成“风”都难。客服“好人主义”要进一步规范选拔任用干部标准,把工作思路清、重实绩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强化学习教育,勇于向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开炮”,把对“一把手”政治理念教育培训摆在重要位置,发挥领导干部的“模范”作用,树立公道正派的用人导向。

营造批评与接受批评氛围。“好人主义”在领导干部中盛行,原因在于缺少进行自我批评和承受批评的勇气。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日常工作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偏离群众路线的行为。摒弃“好人主义”,要用好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武器”,正视问题,消除顾虑,营造敢于讲真话、说实话、敢于批评和接受批评的氛围,不留情面,直言不讳,“有啥说啥”。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好人主义”“好好先生”是蒙蔽党员干部眼睛的“帕子”,是隔开党员干部同群众联系的“高墙”,唯有把“帕子”扯开,把“高墙”打破,才能“看”得真切,“走”得更远。

好人主义看似“与人为善”,实则世故圆滑、“不善与人”。如果进入党内生活,至少有三“坏”:一坏党内关系。党内关系是纯真的同志关系,襟怀坦白、不隐瞒自己观点,“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尤其当同志有了缺点、错误时,及时“拉拉袖子”提提醒,如同“正衣冠”的镜子,这是对同志的真关心、真与人为善;而好人主义,则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明哲保身、甘愿放弃话语权,保持“你好我好大家好”、是非混淆的一团和气。二坏党内批评。党内批评,原本带有“忠言逆耳”的辣味和让人“红脸”“出汗”的火药味,进而达到给人“治治病”的功效;而好人主义,则是奉行“多栽花、少挑刺”,“对上级抬着、对同级礼着、对下级哄着”,企求个人好处,使党内批评丧失了应有的原则性、战斗性。三坏党内纲纪。党内纲纪,既是任何党员都不能越过的“红线”,又是全体党员维护党的公义的“准绳”;而在好人主义那里,对违反纲纪、逾越规矩的人和事,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发生了严重问题还包着护着,以致“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正气难树,歪风不止。

去除好人主义,关键在于思想认识上要去除滋生好人主义的土壤,客观环境上要防止好人主义成“臭豆腐”。这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去除滋生好人主义的认识土壤,就是要切实认清好人主义的市侩面目,以存在好人主义为羞,以成“德之贼”为耻,自觉讲党性、讲原则、讲正气,在思想上筑起抵御好人主义侵袭的堤坝;防止好人主义成“臭豆腐”,就是要针对好人主义目的在于讨好的本质,确立科学的识人标准,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建立起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老好人”得好的外部环境。这其中,领导干部从自身做起是关键。一方面要有旗帜鲜明、坚持原则的示范,公开为敢于批评、敢抓敢管、敢同不良风气作斗争的党员干部撑腰;另一方面要有“闻过则喜、从善如流”的胸怀,以“批评是关心、关心才批评”的真诚,欢迎“向我开炮”,并以推心置腹、以上率下的至诚与实践鼓励和保护这种积极性和责任心。事实一再证明,上级喜欢听真音、察实际,下级就会说真话、道实情;领导干部厌恶“老好人”,“老好人”就无处遁形。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猎人利用狗来捕获兔子,而阿谀者用赞扬来捕获愚蠢者。”惟愿大家都能领悟个中真谛,多增一分不当“愚蠢者”的清醒,自觉抵御好人主义侵蚀。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