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国务院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5月23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科技部发放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情况介绍》;科技部部长万钢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从制定和实施《纲要》重大意义、国际国内背景、目标和总体部署、战略任务和保障等主要内容、重点举措等方面对《纲要》涉及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
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
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介绍相关情况时表示,创新驱动发展是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科技创新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纲要》是新时期推进创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多次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系统阐述,强调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抓好顶层设计和任务落实,找准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找准我国科技发展现状和应走的路径,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向、目标、工作重点。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依靠创新驱动,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在国家科改领导小组组织协调下,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在开展国内外调研、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和科技重大专项中期评估、技术预测等基础性工作基础上,经广泛征求地方、企业、高校、院所和专家建议,研究起草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国务院已于5月20日发布。
《纲要》是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是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纲要》明确了未来30年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方向和重点任务,是新时期推进创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纲要》制定的三方面背景
科技部部长万钢介绍《纲要》制定的背景时指出,创新驱动发展是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国家战略,而不是短期、局部的战略。这是党中央在我国发展关键时期作出的关键决策,契合我国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纲要》制定的背景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读:
1.创新发展是国际竞争的大势所趋。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重大颠覆性创新不断涌现并不断创造新产品、新需求、新业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驱动力,推动经济格局和产业形态深刻调整,成为驱动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我国既面临赶超跨越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风险,只有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努力在创新发展上进行新部署、实现新突破,才能跟上世界发展大势,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2.创新发展是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国家实力归根到底是由创新能力决定的。近代以来,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转移,其中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就是科技中心一直是支撑经济中心地位转移的强大力量。领先科技和尖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的竞争力就转向哪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刻不容缓。
3.创新发展是我国发展的形势所迫。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达到中等偏上水平。但同时,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和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增强等矛盾愈加凸显,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紧要关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实现从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克服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应有之义。未来五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能否成功转变发展方式,能否成功推进产业升级,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是看能否依靠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发展新动力,为我国创造一个新的更长的增长周期。
万钢介绍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在国家科改领导小组领导下,科技部会同20多个部门,认真开展了创新驱动发展顶层设计,组织了专题研究和国内外调研,完成了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和科技重大专项中期评估、12大领域未来技术预测等工作,这个过程历时2年,80多位院士和8000多人次国内外专家参加,召开20多次座谈会听取地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各方专家的建议。在广泛达成共识、汇聚各方智慧的基础上,研究起草了《纲要》,经党中央、国务院多次研究讨论,审议通过。
了解《纲要》背景可供参考的相关数据
1.我国已经具备了创新发展发力加速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研体系日益完备,整体水平正处于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的跃升期,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大国。
2.2015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支出超过1.4万亿元,R&D占GDP比重达2.10%;研发人员395万人年,位居世界第一;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0.9%增加到55.1%。国家创新指数排名全球第19位。
3.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基础、前沿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研究成果,屠呦呦成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高温超导、量子理论、干细胞研究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载人航天和探月、北斗、快舟、载人深潜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骄人成就。发明专利授权量世界第二;国际科技论文数量稳居世界第2位,被引次数上升至第4位,中国科学家为人类知识创新做出更大贡献。
4.企业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产业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企业支出占全社会研发支出77%以上,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持续提升,高速铁路、核电、第四代移动通信、特高压输变电、水电装备、风光储输、新能源汽车等一系列重大技术取得突破,产品和装备走向世界。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9835亿元,企业转移和吸纳先进技术占比达80%,技术扩散和转移促进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我国巨大市场规模、完备产业体系、多样化消费需求,与移动智能时代创新效率提升相结合,为技术、产品和产业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
5.同时也要看到,在创造新兴产业、引领未来发展方面,我们的科技储备还有待加强,高端人才仍然十分急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许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制约创新驱动的深层次体制机制和思想观念障碍依然存在。
《纲要》提出的目标和总体部署
《纲要》作为顶层设计文件,突出战略性、思想性、系统性。
1.《纲要》提出,创新驱动就是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相结合,推动发展方式向依靠持续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转变,促进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2.《纲要》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以科技创新推动全面创新,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科技创新带动和促进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全面创新,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大幅度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使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3.《纲要》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个阶段的目标,与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相互呼应、提供支撑。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为建成经济强国和共同富裕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4.《纲要》明确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强调要“坚持双轮驱动、构建一个体系、推动六大转变”:
双轮驱动就是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相互协调、持续发力。抓创新首先要抓科技创新,补短板首先要补科技创新的短板,要明确支撑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加强科学探索和技术攻关,形成持续创新的系统能力。体制机制创新要调整一切不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生产关系,统筹推进科技、经济和政府治理等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
一个体系就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要建设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生态系统,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明确企业、院所、高校、社会组织等各类创新主体功能定位,构建开放高效的创新网络;改进创新治理,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市场分工,构建统筹配置创新资源的机制;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体系、保护创新的法律制度,构建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六个转变就是发展方式从以规模扩张为主导的粗放式增长向以质量效益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要素从传统要素主导发展向创新要素主导发展转变;产业分工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变;创新能力从“跟踪、并行、领跑”并存、“跟踪”为主向“并行”、“领跑”为主转变;资源配置从以研发环节为主向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统筹配置转变;创新群体从以科技人员的“小众”为主向“小众”与大众创新创业互动转变。
《纲要》提出的战略任务和保障
《纲要》在创新布局上,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区域创新、组织创新、军民协同创新、大众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部署,体现全面创新的布局;在任务部署上,既对发展的任务作出安排,又面向长远进行制度创新设计。
在战略任务方面,《纲要》按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要求,针对创新驱动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部署,从创新能力、人才队伍、主体布局、协同创新、全社会创新等方面提出了8个方面的任务。
在保障措施方面,《纲要》提出要围绕建设高效率的国家创新体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为战略实施提供保障。具体从改革创新治理体系、多渠道增加创新投入、推进开放创新、完善评价制度、实施知识产权标准和品牌战略、培育创新友好的社会环境等6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纲要》从加强领导、分工协作、开展试点、监测评价、加强宣传等方面对贯彻落实和组织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号召全党全社会要紧密*同志为,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来,为全面建成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纲要》六大部分及其主要内容
万钢在介绍了《纲要》的六大部分及其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是“战略背景”。《纲要》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是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国家重大战略,是加快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纲要》从“国家命运所系”、“世界大势所趋”、“发展形势所迫”3个方面分析了战略实施的重大意义,强调创新驱动既是应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困境的必然之策,更是为长远发展打造持续动力的根本之道,是必须长久坚持的战略。
第二部分是“战略要求”。《纲要》提出,要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的优先战略,以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以高效率的创新体系支撑高水平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同时提出了“紧扣发展”、“深化改革”、“强化激励”、“扩大开放”四项基本原则。
在“战略目标”方面,《纲要》按照2020年、2030年、2050年三个阶段进行了部署,每个阶段的目标都与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目标相互呼应、提供支撑。
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为建成经济强国和共同富裕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第三部分是“战略部署”。《纲要》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按照“坚持双轮驱动、构建一个体系、推动六大转变”进行布局。《纲要》在谋篇布局时突出强调了以科技创新的全面创新,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带动和促进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全面创新,以科技要素集成其他要素,走出一条创新发展新路子。
“双轮驱动”就是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同步发力,“一个体系”就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六个转变”就是在发展方式、发展要素、产业分工、创新能力、资源配置、创新群体等方面实现根本转变。
第四部分“战略任务”和第五部分“保障措施”是《纲要》的主体部分。在创新布局上,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区域创新、组织创新、军民协同创新、大众创新等进行了系统部署,在任务部署上,既对发展的任务作出了安排,又对长远的制度创新进行了设计。
在战略任务方面,《纲要》按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要求,从创新能力、人才队伍、主体布局、协同创新、全社会创新等方面提出了8个方面的任务。
《纲要》的一大亮点是对产业技术体系进行了系统部署,提出要加快构建结构合理、先进管用、开放兼容、自主可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支撑引领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体明确了9个重点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包括信息、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现代能源、生态环保、海洋和空间、新型城镇化、人口健康、现代服务业等,这些是我们今后要集中攻关的重点。同时,《纲要》提出要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不断催生新产业、创造新就业。
在保障措施方面,《纲要》提出要围绕建设高效率的国家创新体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为战略实施提供保障。具体从改革创新治理体系、增加创新投入、推进开放创新、完善评价制度、实施知识产权标准和品牌战略、培育创新友好的社会环境等6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第六部分“组织实施”。贯彻落实《纲要》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各地区、各部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未来五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定性阶段,我们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一分部署,九分努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切实抓好《纲要》各项任务的落实,为全面建成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已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万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已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的改革和优化科研经费的管理,也就是去年国务院发布的64号文和11号文,是国务院的重大部署。在科技改革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部门、各地方和广大科技人员通力合作,目前各项工作还是比较顺利。因为是按照中央的要求,要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这个平台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个平台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制度、三根支柱、一套系统”:
“一个制度”是指国家科技管理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已成为凝聚部门共识、支撑重大决策的重要平台。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自2015年4月30日建立以来,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为改革突破口,通过集体酝酿和共同决策,审议通过了项目形成机制、专业机构遴选原则及结果、重点专项总体布局等改革重大事项,切实推动了计划管理改革各项任务的顺利开展。有30多个部门参加会议,分别已经召开10次会议,星期五上午还召开今年的第二次联席会议,对“十三五”的科技创新规划、重大科研任务的布局,重点研发、计划的组织实施、重大专项的改革、专业机构的遴选与改建、监督评估体系等一些重大事项做出了部署。特邀咨评委也已经召开了五次会议。
“三根支柱”是指特邀咨评委、专业机构遴选与改建、监督评估体系和科研信用体系建设。特邀咨评委已开始发挥重要的战略咨询作用,专业机构遴选与改建工作全面启动,监督评估体系和科研信用体系建设同步推进。
“一套系统”是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已开始面向科技界提供服务,科技计划优化整合工作正稳步推进;新能源汽车、干细胞及转化研究、数字诊疗装备研发、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七大农作物育种6个试点专项也已先期进行了改革探索,为重点研发计划的全面实施奠定了实践基础。
万钢指出,通过竞争择优的办法,按照文件的要求,遴选了7家专业机构开始承接项目管理工作,管理的能力和服务的质量正在接受着科技界的检验和应考答试。全程嵌入式的监督管理体系正在形成而且发挥作用,所有的申报和今后的管理都已经由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上线运行,有效支撑了统一发布指南、统一受理申报等项目的管理工作。我们要求在整个的过程当中,要真正地做到全程留痕,真正做到可申诉、可查询、可追诉,所谓的“三可”。
创新驱动战略已基本形成新的五类科技计划
万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目前基本形成了新的五类科技计划。原有的100多个科技计划现在已经整合了89项,形成新的计划体系。重点研发计划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方案,在信息、海洋、空间、国家安全等领域率先启动了36个重点专项,现在已经全部发布了指南,开展立项的评审工作。我们力争加快项目的立项和经费的拨款工作。新的科技计划分成五大类:
一是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科研科技人员的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支持人才和团队建设。
二是事关于未来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科技专项。这是由国务院决策实施的。
三是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针对各领域突出的共性关键、社会公益的技术问题,从重点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一直到产品的研发以及成果的推广,形成一个研发的链条。
四是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特别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小企业发展、科技孵化器方面的发展。
五是支持人才基地的计划,包括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以及各类人才计划。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管理改革已在四个专项开展试点
万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正在实施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管理改革,已在宽带移动通信、转基因、新药创制、传染病这四个专项开展试点,年内将在具备条件的重大专项当中全面落实。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已经启动的有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基金,有新兴产业创业投资的引导基金,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基金。近期还将会同各个区域创新,来实施区域创新引导专项,尽快完成优化整合的任务。
万钢指出,基地和人才专项优化整合的方案已经制定完成,正在和相关部门协商,力争年内也要完成改革的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纳入到平台管理工作,也有了共识,年内我们即将实施启动。
广大科技人员为国家科技管理改革付出艰辛努力
万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广大科技人员为国家科技管理改革付出艰辛努力。
万钢介绍说,国家科技管理改革的过程当中,我感触最深的是,改革取得这样的进展是广大科技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改变了过去由上而下的布局,而是由下而上的征求意见,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各地方、各部门、重点高校、院所,包括高新区、创新示范区,提出了2600多个建议,我看着这一本本建议的时候,每一个专项建议都有四五千字,真是感到肩上沉甸甸、心里暖和和,科技的计划、体制的改革必须要得到大家共同的支持,与会的30多个部门包括相关的部门收到建议以后,我们也采用大数据的方式进行了聚焦,和各领域的专家针对各地方提出来的建议进行凝练,光去年就举行了上百场重点专项的研讨会。把这些建议和国家颁布的重大战略进行相互的比照,有上千名专家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聚焦形成了60多个重大专项的建议,经过特邀咨评委认真的评议,提出了优先启动的顺序,也提出了有些专项的凝练不足或者聚焦不够的问题,要求继续完善。
万钢指出,整个过程当中,至少有25000多名专家参与了,体现了广大科技人员,各级科技管理工作者对国家科技计划改革的支持。现在进入了新的阶段,目前接到的申报,已经有3000多个申请。这说明了科技人员的参与和努力。参与评审的专家也有1700-1800个,还有各方面科技管理人员。
万钢强调,新的系统当中,科技人员参加不仅在于参与申报和评审工作,还在于对现实碰到的问题进行质疑和提出新的建议。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共同解决。我的感受是,科技创新是一个高度活跃的领域,因此科技体制的改革永远是进行时,需要我们不断地来听取专家的建议,凝聚大家的智慧和动力,不断完善工作,推动万众齐心的科技创新的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钢铁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万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钢铁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万钢指出,钢铁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钢铁产业的发展为我们经济的发展,为改善人民的生活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解决产能过剩的方式并不是说把厂都关掉,而是促进这个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我们钢铁的质量,减少它的消耗,减少资源的利用,提高它的能效。这是一个总的发展方向。具体来说,比如在建筑业,我们能不能推广钢结构,钢结构是轻型的、回收也比较容易的,发达国家有很多好的经验,我们的产能能不能转到这个方向上提高它的效益。也有的专家提出专业化特钢的概念。其实比如我们很多朋友出国都买刀具,这就是一种特殊的用于这种生活用品的钢,包括锅等等,都有这些按照需求来提高这方面的钢材。当然我们在很多领域都有特殊钢材的要求,钢材的精细化和提高它的质量。
万钢强调,要大力发展新材料。比如说新兴的合金钢,最近去了攀枝花考察的时候,钒钛的利用就是一个典型。还需要在工艺流程、炼钢的装备、自动控制、信息化,包括销售渠道和互联网+结合在一起。总的说还是要提高它的质量和效益。
要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万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根本上要以科技创新的全面创新。
万钢指出,要素驱动往往是讲的资源、环境、人口、投资这方面。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到一个很高的程度,但是在更高的需求面前,人口红利在逐渐消失,资源紧缺、环境约束矛盾突出,所造成投资回报的边际效应在递减,可投资的领域似乎就少了。这些传统要素驱动要转变它,就要解决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的问题,也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方面。所以说,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根本上要以科技创新的全面创新,一方面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地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增加产业转型的技术供给。另一方面,不断地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环境,进行制度创新,促进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我们叫“双轮驱动”。一方面是科技创新,另一方面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才能达到。
创新驱动发展转型主要包括有四个方面
万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型,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要提高要素的生产率,来解决质量和效益的问题。
第二,通过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来突破资源和环境的制约。
第三,通过关键技术,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来突破自主可控的问题。
第四,动员全社会的创新创业的活力,通过全社会的积极性来实现新的发展。
万钢强调,总的说起来,像、总理经常提出来的,创新质量和效益要提高,要推动迈向中高端,所以各行各业都有这样共同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来解决。
国务院促进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包括五方面内容
万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最近我们开了关于落实国务院促进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电视电话会,对全系统进行了部署,全文公开。我提五点:
第一,去年10月1号以后,由*主席亲自签署的修订后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正式实施。今年2月,国务院研究讨论批准了和印发《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若干规定》,这个规定实际上就是落实转化法最关键的实施细则。4月21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转化法》、《规定》和《方案》这三者形成从修订法律条款,制定配套细则,部署具体任务的三部曲。这个三部曲有一系列的重要安排,一共有八个方面,26项重点任务,不一一介绍。有一点特别重要,科技成果转化首先要激发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积极性。当前的重点是加快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的转移转化。在理顺机制方面,取消审批,给予科研机构、大学有转移转化科技成果的处置权、收益权,确定了科技人员最低的50%以上的分配比例。还要培育一批机制灵活、面向市场的转移服务体系,支持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共同进行成果转化。
第二,从实践当中要继续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扩散转移转化的主体。近几年来,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政策促进了企业对于创新的投入。全社会研发资金去年达到了14000多亿,企业投入占了77%。一批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比如高铁、核电等等包括信息领域的一些产品都对升级改造提供了很好的作用,一批创新型企业脱颖而出,走上了世界的舞台。与此同时,企业的技术不断向外扩散,我们国家有一个技术交易市场,这个技术交易市场去年也达到了9400多亿,其中有80%是企业转让、企业吸纳的。也就是说,企业开发的新技术也会在其他的行业当中不断地扩散和应用,起到了带头作用。从77%和80%当中看出,企业正在发挥主体作用。所以这一次我们对发挥企业的积极性也作出了落实的规定,最近科技部、财政部、国资委就对于国有的科技型企业怎样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也发布了相应的文件,网上已经发布,大家可以去看。
第三,完善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支撑服务,做好信息汇交的任务。
第四,发挥地方在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作用。
第五,强化科技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优化配置。首先要把国家的科技资源能够开放共享。高校、研究院所有很多很好的仪器设备,也有一批专业化的人才,创新创业又需要用好这些设备,怎么打开这个壁垒,也是科技成果转化当中的关键环节。与此同时,要健全多渠道的投入,解决创业投资过程当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以及障碍,发挥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发挥好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的作用,使一批成果尽快的发挥作用。
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是双轮驱动
万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是双轮驱动。新的技术不会自动变成新的产品,自动去满足社会的需求。前些日子去调研“双创”,有一些年轻人研制了防水插头,在水下能够连接,但是用的原理完全是新的原理,按照现在的规范标准就很难去检测,需要我们建立新的标准,能够使它进入市场。这是很简单的例子。
万钢指出,从中央的部署上,去年年初*国务院8号文件就是全面实施体制机制创新,来推动全面创新。这两个轮子是同时在驱动,小到一个小小的插头,大到产业的变革。比如说推动新能源汽车,一方面需要我们及早的部署来确定研发的布局,研发的关键、重点,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推广使用各个方面要做出准备。另一方面,需要我们在税收优惠制度,在限行限购方面给予放松,在于促进企业去尽这方面的投入,要共同的发力。即使是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还有一个商业模式创新,现在我们很多的分时租赁,很适合年轻人的需求,更多的人能够体会到新的产品、感受到新的产品需求,来实现我们产业的转型发展。
对《纲要》中“坚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解读
万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对《纲要》中“坚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进行了解读。
万钢指出,什么叫做“有所为”,“为”容易,有什么“不为”,这个比较难。实际上要为的事很多很多,但是国家的重大专项和面向未来的重大项目和工程,它需要聚焦的是国家重大的战略。比如说我们在本世纪初,2006年颁布的《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当中确定了一系列的重大专项,现在比如说在信息产业领域,我们有对核心器件、高端芯片和基础软件的部署,有助于我们信息生产装备,特别是大家现在都感觉到,在座的记者朋友们不用4G的很少了吧,4G第四代移动通信就是重大专项的一个成果。这就是“有所为”,很多领域还牵扯到水的处理、新药的创制、重大装备等等各方面,像新能源、核电这些领域。在国家科技计划当中,对怎么样把引进的高铁从250公里提高到350公里,建立自己的系统,建立新的标准体系,实现它的谱系化,比如说“蛟龙号”深潜也是重大的领域,面向未来我们还会在重大的领域当中进行一些部署。
万钢分析认为,“有所不为”,首先我们要关注产业转型变革当中它的发展方向,这就需要我们去认真的凝练。对于资源消耗大、环境以及一些领域,这些技术我们要对它进行转型,要替代这些技术。还有一些虽然在国家的重大科技计划、重大专项当中没有提到,也并不是说“不为”,所谓的“不为”,市场上有很多有关于服务业的转型,有关于一些新的技术和新的领域的发展,它比较适合于由企业来牵头,通过“双创”来解决,这些并不是“不为”,而是采用普惠式支持的方式,比如说众创空间,我们并不对众创空间里的每一个项目进行支持,而是对于这些众创空间里面它的进入门槛,比如网络、能源的补贴等等,比如创业导师、交流活动、创业大赛,采取这种方式进行支持,不一定非得要用项目的方式。还有一些是通过企业创新的办法来支持。
万钢强调,今后需要有支持的重要领域就是基础研究、前沿探索,增加我们原始创新的能力。基础研究是从根本上解决一些科学问题,这些科学问题来自于对未来的未知的探索,也来自于创新生产实践当中所凝练出来的科学问题。前沿的探索,需要我们发挥一些创新的能力来对它进行探索。这些研究都可能有风险,也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但是如果说起来不成功也是一种探索,所以对于基础研究,当我们企业对于创新投入增加的时候,我们还要更多的投入到基础研究的领域当中去。
落实《纲要》促进“双创”工作的三项措施
万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增强发展新动能、发挥大家积极性、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它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为青年人的创业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也带动了许多新的就业。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部署,科技部主要在“双创”的协调机制下,将科技型创新创业作为一个核心任务和长期的工作。我们对于遍布各地的众创空间制定了政策,刚才说了给予普惠性的支持,组织创新创业大赛等。
万钢介绍说,我们也在过程当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了解情况。比如我们对纳入跟踪统计的498家众创空间进行了一年多的跟踪统计,我们发现社会资金是推动“双创”的一支主要力量,这些众创空间在整个发展过程当中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普惠性支持,总的大概是19.7亿。但是他们在获取社会资本的投入,也就是创业投资带动了352亿。大约有6万多人在这样的众创空间当中发挥着他们的具体作用。通过创新创业大赛,这已经连续进行了四届,也有6万多家团队和企业参加了各地大概每年有4000多场创新创业大赛的比赛,促成了创业投资超过100亿元,银行贷款授信也超过200亿。下一步怎么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推动众创空间向专业化的领域发展,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我们鼓励支持龙头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利用他们的资源优势,打开他们的销售渠道,零部件供应,进行试制产品,检测服务,特别是创业导师创业团队的路演等等方面的服务,来服务于青年创客。由于它是一个专业化的,在各个领域当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这里值得提一提的是海尔的HOPE平台,中科院的西安光机所搞的创业平台,东莞的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院和大连机床厂在建立一个众创的自动化的车间,为各地的“双创”企业来提供各方面的服务,起了很好的作用。一方面是带动量大面广的创业创新,另一方面使它能够聚焦于各个专业,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二是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来推动科技人员,尤其我们的教授研究人员,带领他们的学生,让毕业的博士生、硕士研究生能够投身于创业活动,给他们很好的支撑,这也有制度性的保障。
三是作为我们政府服务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一批或者支持一批创业导师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批公共服务的“双创”平台,开展创业培训,教育部最近推动各个高校都建立了众创空间,使大学生们可以在里面进行尝试,开设了创业培训的课程,这些都是我们共同支持这方面的工作。
关于收入分配体系的三个方面和八字原则
万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纲要》对于建立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体系进行了部署。这也是《纲要》的一个任务,我们还在研究过程中,激励机制可包括三方面:
一是可能要提高各级科技人员的稳定性收入的比例。
二是推动科技成果转过过程中,使科技人员能够获得相应收益,带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是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科研经费当中要给科研人员更多使用自主权。同时对他们对此而付出的创造性劳动要有合理的补偿。
万钢强调,收入分配体系要在管好、用好、放开、放活的原则下进行。最终我们希望年轻人能够有更多的发展才能的空间,用他们的聪明才智来创造更多的价值,实现他们的社会价值,这是最重要的。总的来说,提高科技人员的收入最重要的还是要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创造更大的舞台和空间,使他们能够安心长期努力的去攻克一些基础前沿的工作,要做好保障工作,另一方面是发挥聪明才智,实现他的社会价值,通过聪明才智来创造自己的财富。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来自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