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分数线

山东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

发布时间:2024-03-30 02:03:32 思而思学网

据最新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招生网和山东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山东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422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333698名左右,才可以考上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不过每年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山东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1、山东高考2022年考生上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的综合最低分需要42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33698名;

二、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在山东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在山东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山东 综合 - 2段 422 333698 市政府

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

一般高考志愿每个批次的院校可以填6-8个平行志愿。另外每个学校后面都有六个专业可选,具体情况还是要看各省的志愿设置。

第一批本科:可填报A、B、C、D四个院校志愿

第二批本科:可填报A、B、C、D、E、F六个院校志愿

高职(专科):可填报A、B、C、D、E、F、G、H八个院校志愿

第一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报A、B、C三个院校志愿

第二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报A、B、C、D、E、F六个院校志愿

高职(专科)征求志愿:院校志愿数量不限

每个院校志愿中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还有是否愿意调剂等选项。征求志愿环节中,每个院校志愿可填3个专业志愿及是否愿意调剂选项。

本科第一批的六个平行志愿都必须填满吗

不一定要填满。

以学校为主,如果目标高校只招5个专业或者更少,那么考生当然也报不满6个专业,所以说这种情况下六个专业志愿不一定要填满,通常来讲建议按照考生分数的高低、或者考生喜欢的专业顺序排下来填写,当然也有特殊例外,以考生意愿为主。

以个人为主,在平行志愿的专业填报中,考生最多可以填6个专业志愿。6个志愿是最高限制,目标院校有多少个专业招生,那就从这些个专业中挑最想要报考的专业,想要稳一点的最好把6个志愿专业都填上。总的来说,建议大家还是院校志愿数和专业志愿数都尽量填满,不要因志愿过少而增加报考的风险。

三、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学校介绍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是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入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学校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获批国家继续教育基地、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互联网+职业教育”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校是重庆市示范性高职院校,重庆市终身学习学分银行管理中心,获评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学生管理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学校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在2018-2019年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中位列第60位,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工作组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结果(2012-2019年)”中位居第69名,在“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2012-2019)”中位居第10名,名列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第1名、全国骨干高职院校第3名、全国“高水平”高职院校第8名。 学校现有合川、九龙坡华岩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339亩,现有教职工924人,其中具有教授及其他正高级职称的63人,具有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等副高级职称的18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557人。学校建有城市建设工程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管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创新教育学院、开放教育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开设有影视动画、软件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工程造价、建筑室内设计、电子商务等50个专业。目前在校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生近1.7万人。 学校现有校内实训室274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115个,市财政支持建设省级实训基地77个),建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202个,充分满足了实践教学需要。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秉承“走出去,引进来”原则,大力营造国际合作氛围,纵深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近年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生在省部级及以上各类技能竞赛中频频获奖,其中获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铜奖3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家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9项。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倡导“求知、求精、求实、求新”的优良学风和“励志、修德、育能、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文化塑校、人才强校”发展战略,走“开放合作、内涵发展”之路,紧紧围绕现代服务业,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提升专业集群服务产业集群发展的能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努力建成一所具有“互联网+”特色鲜明的新型高校。 2021年12月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