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分数线

山东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

发布时间:2024-03-27 03:04:21 思而思学网

据最新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招生网和山东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山东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394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362030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不过每年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山东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1、山东高考2022年考生上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综合最低分需要47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13419名;

2、山东高考2022年考生上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综合最低分需要47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02643名;

3、山东高考2022年考生上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综合最低分需要42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21351名;

4、山东高考2021年考生上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综合最低分需要41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26756名;

5、山东高考2021年考生上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综合最低分需要44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70577名;

6、山东高考2020年考生上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校企合作与服务外包计划其它)的综合最低分需要48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11012名;

7、山东高考2020年考生上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综合最低分需要49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86705名;

8、山东高考2020年考生上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中外合作)的综合最低分需要39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62030名;

二、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在山东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在山东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山东 综合 - 1段 473 213419 省政府
2022 山东 综合 - 1段 478 202643 省政府
2022 山东 综合 - 2段 415 347380 省政府
2022 山东 综合 - 2段 428 321351 省政府
2022 山东 综合 - 2段 438 298793 省政府

2、2021年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在山东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山东 综合 - 1段 475 206724 省政府
2021 山东 综合 - 1段 482 191954 省政府
2021 山东 综合 - 2段 417 326756 省政府
2021 山东 综合 - 2段 435 293845 省政府
2021 山东 综合 - 2段 447 270577 省政府

3、2020年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在山东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山东 综合 - 1段 480 211012 省政府
2020 山东 综合 - 1段 492 186705 省政府
2020 山东 综合 - 2段 394 362030 省政府
2020 山东 综合 - 2段 407 343128 省政府
2020 山东 综合 - 2段 444 281358 省政府
2020 山东 综合 - 2段 554 75062 省政府
2020 山东 综合 - 2段 566 59314 省政府

平行志愿如何填报

一、清楚认识自己是处于那个批次的。在不同批次之间是自上往下的原则。比如二本的学生不可以报考一本院校。所以要明确清楚自己是属于那个阶段的。

二、对本批次及以下的院校进行筛选。首先将录取分数大于自己分数的院校去掉。因为大于自己分数的院校很少有机会是降下来的,一般都是保持不变,有可能还会升上去。

三、平行志愿经过分数线筛选以后,接下来还要进行排名筛选。对于排名高于自己的分数排名的去掉。剩下的学校就是自己可以报考的院校了。

四、接下来是明确自己想要报考的专业,只要感兴趣,不管是那个专业,行行出状元。所以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然后在找出相关专业的学校。

五、找到自己心仪的专业和学校以后开始填报,填报平行志愿的时候,可以将分数比较高,而且相对较好的学校放在前面。也可以把想冲一下的学校放在前面。

高考模拟志愿填报的步骤

第一步:阅读招生计划书。在高考前,学校会发一本各个大学的所需要的录取分数以及学费,考生一定要仔细阅读!

第二步:罗列自己想要报考的志愿根据分数,把自己想要报考的学校罗列出来,这样可以减少在网上修改志愿的次数,避免出错。

第三步:登录指定网站打开浏览器,登录省招办官网。

第四步:输入用户名密码用户名为考生准考证上14位报名数字,初始密码为自己的身份证号。填写后点击登录,进入下一个页面。

第五步:填写基本信息以及修改密码填写住址、电话等重要信息,首次登录需要修改密码。填写信息后方可进入下一页面。

第六步:填报模拟志愿。进去页面之后点击“填报志愿”,按自己的成绩选择不同的批次,进行填写。填写后最好再核对一遍自己报的模拟志愿,这一步尤为重要。

第七步:保存模拟志愿在填完信息后,一定要记得保存志愿,只有点击“保存”,才会存到网报系统中,没保存就相当于没有填。

三、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校介绍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办学基础是创建于1949年的山东省团校。1987年,经原国家教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成为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建校72年来,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传承弘扬红色基因,始终与新中国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凝练了“德才兼备,自强不息”的校训,形成了“朝气蓬勃,实事求是”的校风,培育了“自加压、共奋进、重实效、争一流”的山青精神。“青年政治”办学特色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和办学施教、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学校是省级文明校园,获评2019、2020年度山东省省属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优秀等次,是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高校。舞蹈学院党总支入选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获评2019年山东省“勇于创新奖”先进集体,2021年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现设有13个教学单位,全日制在校生18902人,其中本科生13368人、专科生5534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70.72%。现有教职工869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135人,硕士学位教师605人,其中教授64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34.8%。拥有双师双能型教师12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重点学科首席专家1人,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3人。 培养“青年政治人才”是学校的初心和使命。近年来,学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一强化两拓展”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凝练“青年政治”办学特色。构建了以坚定信念跟党走,做**可靠接班人为目标,实施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网络思政、岗位思政四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青年领导力学位班的“4+1”青年政治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区域经济,面向现代服务业,致力于培养具有青年政治特质的管理者和专业人才。 学校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现有42个本科专业,其中普通本科专业37个,职业教育本科专业5个,涉及经济学、法学、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6个学科门类。社会工作、舞蹈编导、广播电视学三个专业群9个专业是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8个本科专业获评山东省一流本科建设点,26门本科课程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4门课程(《基于业财融合的共享流程设计》《管理学》《国际贸易实务》《影视配音艺术》)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个专业(社会工作、广播电视学、舞蹈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构建了课程体系、第二课堂活动体系和自我教育体系“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十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提出并实施了“立足专业、教师先行、学生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学校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大类招生分流培养、联合培养、主辅修制等多种模式,实施了学分制管理,较好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需要。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近三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2010年以来,学校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一等奖4项。 学校建筑面积28.7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2.7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767.57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6545.24元。建有先进开放的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4万册,电子图书151万册。坚持以生为本、能力为重,建设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学校实践(实验)教学中心10个,实验室面积4万余平方米,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保障。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五年来,承担国家艺术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项,承担各级各类项目500余项,获厅级以上科研奖励120余项。学校在社会工作、地域文化、养老产业、物业管理等多个领域设有研究机构和服务平台,社会工作服务平台被评为全国百强社工服务机构和示范单位,是山东省首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基地。近年来,舞蹈学院先后参加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国家重大政治、文化文艺演出,以及外交部山东全球推介等重大活动,赢得好评。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广泛开展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建设产业学院、举办合作专业、共建课程、实验室、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育人项目和研究平台100多个。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美国、西班牙、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境)外的30余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广泛开展师生交流和学术科研合作,现有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重视留学生的教育与培养,累计招收来自23个国家的100名留学生来校学习。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历程,是一代代山青人攻坚克难的创业史,是全体师生拼搏奋斗的成长史。当前,学校正处在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将申报硕士点作为战略目标,并借此过程开创学校办学新局面。全体山青人将和衷共济、同心同德,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加快提升办学实力和水平,朝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不断迈进! (数据更新时间:2021年10月20日)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