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专业有几千个,每个学校开始的专业也不同,不同的高校相同的专业排名录取分数线也不同,所以导致很多高考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很难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本文思而思学小编帮大家整理青岛大学最新的开始专业目录表,包含青岛大学文科专业、青岛大学理科专业、青岛大学特色专业目录,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青岛大学的招生目录为准。
一、青岛大学有什么专业
类别 | 专业名称 |
---|---|
哲学类(本) | 哲学 |
经济学类(本) | 经济统计学 经济学 |
财政学类(本) | 财政学 |
金融学类(本) | 金融学 金融工程 |
经济与贸易类(本)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法学类(本) | 法学 |
政治学类(本) | 政治学与行政学 国际政治 |
社会学类(本) | 社会工作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 | 思想政治教育 |
教育学类(本) |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技术学 |
体育学类(本) | 体育教育 |
中国语言文学类(本) | 汉语言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 朝鲜语 英语 日语 德语 法语 西班牙语 |
新闻传播学类(本) | 新闻学 广告学 |
历史学类(本) | 历史学 |
数学类(本) |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物理学类(本) | 应用物理学 |
化学类(本) | 化学 应用化学 |
地理科学类(本) | 地理科学 |
生物科学类(本) | 生物技术 |
心理学类(本) | 应用心理学 |
统计学类(本) | 应用统计学 |
机械类(本) | 机械工程 |
材料类(本) | 材料物理 |
能源动力类(本)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电气类(本)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子信息类(本)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自动化类(本) | 自动化 |
计算机类(本) | 软件工程 数字媒体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网络工程 信息安全 物联网工程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化工与制药类(本)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纺织类(本) | 纺织工程 服装设计与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 |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临床医学类(本) | 临床医学 医学影像学 |
口腔医学类(本) | 口腔医学 |
药学类(本) | 药学 |
医学技术类(本) | 医学检验技术 |
护理学类(本) | 护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工商管理类(本) | 会计学 财务管理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国际商务 人力资源管理 |
公共管理类(本) | 行政管理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本) | 物流管理 |
工业工程类(本) | 工业工程 |
电子商务类(本) | 电子商务 |
旅游管理类(本) | 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 |
音乐与舞蹈学类(本) | 音乐学 音乐表演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舞蹈学 |
戏剧与影视学类(本) | 广播电视编导 动画 表演 |
美术学类(本) | 绘画 |
设计学类(本) |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
二、青岛大学比较好的特色重点专业目录
国家特色专业 | 朝鲜语 自动化 汉语言文学 应用物理学 纺织工程 临床医学 |
三、青岛大学相关资讯推荐
1、2021年青岛大学新生怎么转专业难不难,附转专业的要求和条件
2、2021级青岛大学宿舍条件怎么样,有独立卫生间吗
3、2021年青岛大学新生在哪个校区,总共有几个校区
4、2021年青岛大学多少分能考上,预测青岛大学多少分录取
5、青岛大学有哪些文科专业哪些理科专业 附全部专业一览表
6、2021年青岛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7、2021青岛大学录取分数线,青岛大学高考分数线查询入口
8、青岛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入口http://jw.qdu.edu.cn/
9、2021年青岛大学新生开学时间入学指南及军训时间安排
四、青岛大学简介介绍
青岛大学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青岛,承载着青岛这座城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9年创办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百十余年来,学校教授高深学问,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之需要,薪火相传,砥砺奋进,从这里走出了40余万优秀校友,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在2019、2020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中连续两年位列全球第401-500位,进入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百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连续六年位列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百强。
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山东省重点学科20个,山东省一流学科8个。入选山东省属高校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和1个高峰学科、4个优势特色学科、2个优势特色培育学科;临床医学、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环境生态学等10个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13个学科入选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29个学科入选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榜,其中系统科学位居全国第2位;7个学科进入USNews2021年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榜。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2000余人,其中研究生9500余人、本科生32000余人、留学生600余人。教职工3900余人,专任教师2600余人(教授475人、副教授896人),其中国家级高层次60人,省部级高层次人才130人。13名学者入选2020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位列全国高校第66位,15名教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榜单。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比例65%。近5年博士后基金数量列全国21位。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