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考分数线

山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湖南理工学院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据最新湖南理工学院招生网和山西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山西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449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91213名左右,才可以考上湖南理工学院,不过每年湖南理工学院在山西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山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湖南理工学院

1、山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湖南理工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7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51215名;

2、山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湖南理工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6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55860名;

3、山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湖南理工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49分,录取最低位次为91213名;

4、山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湖南理工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9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2960名;

5、山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湖南理工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2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9622名;

6、山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湖南理工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2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9957名;

二、湖南理工学院在山西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湖南理工学院在山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山西 理科 本二A 473 51215 省政府
2022 山西 文科 本二A 490 12960 省政府

2、2021年湖南理工学院在山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山西 理科 本二A 468 55860 省政府
2021 山西 文科 本二A 524 9622 省政府

3、2020年湖南理工学院在山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山西 理科 本二A 449 91213 省政府
2020 山西 文科 本二A 522 9957 省政府

如何查询自己大学学的专业代码

高考填报志愿时,专业代码都会刊登在学校发放的高考招生计划里面。考生填报高考志愿必须按照高考当年的招生计划选择报考的院校及专业,必须填报招生计划里面公布的专业代码,不能填报往年的代码。

以下几种方法都能查到学校代码和专业代码:

1、去你所在省的招生考试院网站访问一个招生考试报,上面各个省的学校在你们省的招生计划、代码都有的,你可以查查看。

2、招生专业目录包括当年在本省市所有招生高校的名称、院校代码、招生计划、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各专业招生计划数等。

3、每个学校里的招生简章里就会有所有专业的代码。因为想要获得高考填志愿专业代码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大学的招生简章里来看到。

4、有关教育部门的官网也会有高考填志愿专业代码的有信息。

首次志愿和征集志愿的区别

首次志愿投档录取结束后,可能会有一些招够人数的院校,考试院就会公布缺额院校及专业名单,这时候没有被录取的考生就可以网上填报征集志愿了。也就是说,征集志愿填报的都是首次志愿录取结束后的缺额院校及专业。

在填报时应注意对比一下高校的补录计划数和该批次的考生人数,以减少竞争性;对要报读的学校须慎重研究,虽然很多优质的外地院校由于生源严重不足而参加补录,但也有不少是外地高校通过新办、合办、调整等方式扩大办学规模,个别存在名过其实的现象;不要相信招生中介而去花钱买分,更不要因此错过补录机会,误了学业。

什么是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是指对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计划,考生再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集志愿”,这样使得第一志愿录取时落选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

征集志愿是在统一招生完之后就进行的,时间一般在统招之后补录之前。征集志愿表是根据各个省各个地方的具体情况而定。征集志愿是给掉档同学的又一次机会,凡是参加高考的同学应该时刻关注这些信息。

征集志愿也要认真对待,填报第一志愿也应慎重考虑,有的省份的征集志愿都是平行志愿,同样也应该把最好的选择填在第一个。

三、湖南理工学院学校介绍

湖南理工学院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岳阳市,面朝岳阳楼,紧邻洞庭湖,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理、工、文、经、管、法、教、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一本高校,是湖南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规划高校、湖南省“十三五”期间改办大学规划高校、湖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10年的湖滨大学。现设有20个教学院及1个独立学院--南湖学院,拥有本科专业5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和国内一流培育学科各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5个。 学校现有校园面积2100余亩,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生、留学生23000余人(含独立学院),教职员工15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40余人,硕士生导师400余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省科技领军人才、省“杰青”、省级教学名师、“湖湘青年英才”等高层次人才150余人,长聘高水平外籍教师13人,柔性引进院士、国家“杰青”等特聘教授数十人。 学校坚持以本为本,扎实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获准立项的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数量居于全省高校前列,其中获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部级实践教学平台32个。此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教育部“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3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21项,国家新工科项目2项,省级新工科项目3项、新文科项目2项、新农科项目1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项、教育强省建设重点推进工作项目1项。 学校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人才培养质量高。与大型国企央企民企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办了“订单班”,与政府、企业联合成立了创新创业就业学院。近五年来,学生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69项,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1300余项,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多次获得一等奖,特别是2017年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国家一等奖4项,一等奖获奖数量居湖南省高校首位,全国排名第13位。学生录取调档线、就业率、考研录取率稳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积极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求,科学研究水平快速提升。现有省部级科研平台31个,其中中国机械工业重点实验室1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社科研究基地6个,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普通高校产学研示范基地3个,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湖南省海智基地1个。近5年来,共主持获得国家自科基金项目4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5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3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奖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湖南省社科成果奖一等奖1项;《云梦学刊》“当代学术史研究”栏目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名栏建设”工程。 学校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先后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联合搭建高水平学科平台30多个。与华夏芯公司合作组建了“异构计算及应用研究中心”,使学校成为世界顶尖芯片联盟组织(HSA)成员单位;整合校内资源,柔性引进国内外高水平专家组建了先进光学研究所、新能源研究所、有机高分子功能材料研究中心、大物流研究创新中心、机器视觉及人工智能研究中心、3D打印实验室;与上海建为集团组建了“湖南省文物建筑保护利用重点科研基地”;引进国防科技大学高水平自主择业博士、教授成立了“军民融合研究院”“湖南省应急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地方政府建立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成立了湖南岳阳乡村发展研究中心、湖南省屈原文化研究基地、岳州窑产学研基地、湖南省港口经济研究所等。 学校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开放办学成效不断提升。从1985年开始聘请外籍教师授课,招收培养留学生。先后与俄罗斯、德国、韩国、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高校建立友好校际关系,实施“3+1+1”“2+2”等多类型的本硕协同培养项目,与韩国高校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先后有10余名外教荣获“国家友谊奖”“潇湘友谊奖”“芙蓉奖”等荣誉,俄罗斯外教弗拉基米尔·加宁两次受到**同志亲切接见。此外,学校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体育援助计划,承担了近十个国家的体育训练任务,获批湖南省对外体育技术培训接待基地。 学校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办学条件日益改善。建成了馆舍面积达3.7万平方米的图书馆、3.6万平方米的实验实训中心、2.6万平米的体育及教学综合楼、2万平方米的田径场,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智慧校园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校园物业、学生食堂全部实现了社会化托管,学生公寓全部安装了空调、热水和直饮水,办学功能不断完善,校园面貌日新月异。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传承先进文化思想与湖湘文化精髓,践行“至善穷理”校训和“三个为本”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严谨、和谐、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确保了正确的办学方向,促进了学校健康发展,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引进国外智力先进单位”“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 进入“十四五”,学校坚持以****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确定了改办大学和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两大任务”,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实施“六大工程”的发展举措,努力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迈进!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