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考分数线

陕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咸阳师范学院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发布时间:2024-03-14 06:11:15 思而思学网

据最新咸阳师范学院招生网和陕西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陕西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367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19537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咸阳师范学院,不过每年咸阳师范学院在陕西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陕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咸阳师范学院

1、陕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咸阳师范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2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72067名;

2、陕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咸阳师范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3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71162名;

3、陕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咸阳师范学院(中外合作)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5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6211名;

4、陕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咸阳师范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7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8888名;

5、陕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咸阳师范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8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8351名;

6、陕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咸阳师范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4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2573名;

7、陕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咸阳师范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0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8292名;

8、陕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咸阳师范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1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50181名;

二、咸阳师范学院在陕西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咸阳师范学院在陕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陕西 理科 本二 406 91110 省政府
2022 陕西 理科 本二 429 75132 省政府
2022 陕西 文科 本二 453 26211 省政府
2022 陕西 文科 本二 472 18888 省政府

2、2021年咸阳师范学院在陕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陕西 理科 本二 424 72067 省政府
2021 陕西 理科 专科 381 100220 省政府
2021 陕西 文科 本二 483 18351 省政府
2021 陕西 文科 专科 441 32573 省政府

3、2020年咸阳师范学院在陕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陕西 理科 本二 438 71162 省政府
2020 陕西 理科 专科 367 119537 省政府
2020 陕西 文科 本二 501 18292 省政府
2020 陕西 文科 专科 416 50181 省政府

偏远地区的公办二本大学有哪些

偏远地区的公办二本大学有齐齐哈尔大学,佳木斯大学,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呼伦贝尔学院、河套学院、赤峰学院、毕节学院、遵义师范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安顺学院;

昭通学院、陇东学院、河西学院、青海民族大学、宁夏师范学院、宁夏理工学院、伊犁师范学院、喀什师范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百色学院、钦州学院;

贵阳学院、凯里学院、铜仁学院、玉溪师范学院、楚雄师范学院、曲靖师范学院、普洱学院、红河学院、大理学院、昆明学院、保山学院、文山学院等。这些地区的院校录取分数线相当要低一些,相比之下还是不错的。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尝试填报。

高考录取通知书多久能到

录取的工作是分很多个步骤的,就像考生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查到自己的录取结果,录取通知书也一样,考生所在地的不同,录取通知书到手的时间也会不同。

相对来说,提前批次的通知书会在7月10号左右就会寄出,本科和专科批次也将陆续开始发放。从7月初开始,直到8月份结束,都是大学录取通知书派送工作的时间。

在等待录取通知书到来的期间,一定要保证手机通话畅通,以免错过快递员的好消息,可以第一时间收到自己等待已久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三、咸阳师范学院学校介绍

咸阳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省属本科院校。学校肇始于1978年5月的“陕西师范大学咸阳专修科”。197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咸阳师范专科学校”。2001年5月,与陕西省咸阳教育学院合并,成立咸阳师范学院。2004年10月,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咸阳市分校并入。2016年7月,陕西省机电工程学校划归学校。 学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咸阳,有渭城和秦都两个校区,校园占地800余亩,有实习实训基地2650亩,校舍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学校总资产14.57亿元,仪器设备总值1.66亿元。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留学生30余人。 学校现设有16个二级学院、33个研究机构,有本科专业54个(师范类专业19个、非师范类专业35个),涵盖文学、理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工学、经济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现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省级名牌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专业7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6门,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项,省级教改项目2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省级优秀教材奖8部。获批陕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陕西省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陕西省示范性高等学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省级教师教育类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3门,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48项,获省部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奖1000余项。 学校现有教职工1250余人,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4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占比80%以上。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三秦人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社科联专家等50余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咸阳市第四批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科学技术拔尖人才、有突出贡献专家、三五人才8人。 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4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36项,厅局级科研项目485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22项,厅局级科研奖励120项;教职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442篇,年均发表1026篇,其中核心期刊911篇,被SCI、EI、CA等收录283篇。中国史(历史地理学)为省级优势学科,“关中古代陵寝文化研究中心”“陕西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设有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咸阳市和杨凌示范区教师教育中心、咸阳市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咸阳发展研究院。 学校图书馆馆藏丰富,现有纸质图书168万余册,特色文献10033种。《咸阳师范学院学报》于1986年创刊,曾获“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陕西省“高校社科优秀期刊”“优秀科技期刊奖”“编辑出版优秀奖”。其中《学报》的“秦汉文史研究”栏目连续获得全国和陕西省高校社科学报优秀栏目奖。编辑出版《秦汉研究》刊物,秦汉文化研究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波兰、韩国、日本等19个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的82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800余名师生通过“项目”带动,分别赴菲律宾、泰国担任汉语志愿者、赴新加坡幼儿园任教、赴韩国开展交换交流、游学活动以及通过“2+2”“3+1”的形式赴美国、韩国留学攻读双学位和硕士、博士学位。先后聘请10个国家的100余位外籍教师来校任教,已培养留学生650多名。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园林式单位”、陕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陕西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委”、陕西省教育系统“创佳评差”最佳单位、“陕西高校先进校级党委”、陕西省“平安校园”等称号。2018年获批陕西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 建校40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累计为社会输送了10万余名高级应用型人才,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政府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骨干力量。 当前,学校以“十三五”规划为指南,全面落实“五个扎实”和“追赶超越”要求,在“一流学院”建设的新起点上,持续推进“四个一流”建设,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正朝着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