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宿舍内部图片,西北工业大学宿舍条件怎么样环境好不好
老校区住宿条件很差,不过现在多数本科生还有研究生都在新校区,新区在秦岭脚下,距离市区有点远,坐校车40分钟左右。不能动不动就进城了,周末当然还是没问题的,周围好多农家乐,南边不远处就是秦岭,所谓依山傍水,确实是学习的好环境!吃饭不贵而且很好吃 量也大 住宿条件也不错 晚上八点以后就有地热水了 洗澡什么都很方便 ,一般4人间
西工大新校区位于西安市长安区东大镇,界址为新环山旅游公路以北,高冠河以西,距老校区约 30 公里。校区南北长约 2500 米,东西宽约 1200 米,占地 391 亩。校区南面为群岭起伏的终南山,景色秀丽、辽阔雄浑。东祥公路由校区南北方向穿过,将校区分为东西两块,东边部分占地 99 亩,为规划中的中、小、幼、医院及职工住宅,西边部分占地 2920 亩,为规划中的行政办公、教学区、学生生活区。
学校的主大门为南门,南门中心广场直径约为 100 米,进入南门,是一条纵贯教学区南北的生态绿化带,这条生态绿化带,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汇的纽带,主校门、行政办公楼、带错落布置,校区南北各有占地 120 余亩、 50 余亩的湖面,两者由自由弯曲的水系相连,象征智慧之泉绵延不绝,高低起伏的绿化带,连天碧草远接南山,将终南山的景色引入校园,气势宏大开阔,形成独特的校园景观。
行政办公区靠近主校门一南校门,对外联系方便,也减少对教学区的干扰。
教学区设在用地中央,便于各个区的学生方便简捷到达,学生生活区分布于教学区周边,学生区与教学区二者之间设运动区,使学生生活区、教学区、运动区之间距离最短,学生生活区的分块设置,使人流量大且集中的人流,自然分为多股不同方向的人流,便于疏散,也缓解上下课交通压力。
西北工业大学坐落于古都西安,是一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是“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卓越大学联盟”成员高校之一。
脉源三支,强强融合,文化厚重,特色鲜明。西北工业大学由西北工学院和西安航空学院于1957年10月在西安合并成立,1970年哈尔滨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整体并入西北工业大学。1938年国立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私立焦作工学院在汉中组建国立西北工学院,1946年迁至咸阳,1950年更名为西北工学院。1952年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的航空工程系在南京组建华东航空学院,1956年迁至西安,更名为西安航空学院。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在哈尔滨组建,1966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
70多年来,学校秉承“公诚勇毅”校训,弘扬“三实一新”(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开拓创新)校风,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是全国文明单位和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培养了中国6个学科的第一位博士,我国第一架小型无人机、第一台地效飞行器、第一型水下无人智能航行器和第一台航空机载计算机均诞生在我校。学校196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七五”、“八五”均被国务院列为重点建设的全国15所大学之一,“九五”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立项建设,“十五”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学校是全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和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高校之一,建有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和全国最大的无人机研究与发展基地。
学校占地面积5100亩,其中友谊校区1200亩,长安校区3900亩。设有16个专业学院,58个本科专业,119个硕士点,70个博士点和16个博士后流动站。现有21个博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31个硕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建有1个国家级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级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中心,3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21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人文社科基地。目前学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6783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237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653人,本科生14855人,留学生1038人。
师资队伍实力雄厚。现有教职工35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1700余人,博士生导师594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1人(含外聘),“*”入选者13人,“*”成就奖、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973首席科学家6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7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3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9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新世纪优秀人才”98人。学校现有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8个国防创新团队和1个国防优秀创新团队。
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十一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67项,其中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2项。学校建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国防重点建设专业,4个国防特色紧缺专业,8个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专业,3个专业获准“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个专业通过了教育部专业评估认证,16个陕西省名牌专业,27门国家精品课程,4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级资源共享课,6门国家级思而学,4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70本教材专著被列入国家和工信部教材专著建设规划。承担了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项目?“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并开展中外学生联合培养试点。建立了以院士、*牵头的“创新人才培养特色班”。推进“卓越大学联盟”教育合作,开展国内高校游学。585个项目被列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十一五”以来,大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147项,其中,国际一、二等奖176项,全国特、一、二等奖428项。“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是教育部首批建设的学生创新实验中心项目之一,也是原国防科工委重点投资建设的“国防科技研究生创新实验基地”。学校已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3篇。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十一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武器装备型号项目、国防基础科研及预先研究计划、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上万项。学校科技经费居全国高校前列。“十一五”以来,学校共获得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0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国防科技奖173项,陕西省科技奖100项。授权发明专利2184件。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共收录论文6244篇;在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学校参与了大飞机、核高基、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10个重大专项的论证及科研攻关。主持和深度参与了航空、航天、航海领域的多个型号研制任务,多项科技成果助力“辽宁号”航母、新型战机、北斗卫星等国家重大工程,参与了神舟系列飞船研制,是“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做出贡献单位”的两所高校之一。在建国60周年国庆大阅兵中,首次亮相的无人机方队全部3个型号均由我校研制生产。学校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人才培养精英辈出。建校以来已为国防科技事业和国民经济建设输送了16万多名高级科技人才,其中博士5300多人,硕士32200多人。有34名博士和教师获得德国洪堡基金。校友中有42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46位将军和6名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一大批校友成为国防科研、生产单位的领军人物和栋梁之才。
国际合作快速发展。已与美、英、德、法、俄、日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所高等院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先后加入“中国-芬兰大学联盟”、“中国-西班牙大学联盟”、“中国-白俄罗斯大学联盟”和“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公派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和“国家公派硕士研究生项目”建设院校。学校与法国INSA-Lyon、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美国新墨西哥州州立大学、密歇根大学、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等开展了合作办学项目。学校自1996年开始招收来华留学生,具有“中国政府专项奖学金高校研究生”自主招生资格,并于实现留学生总数突破千人大关。学校拥有3个“国家高等院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1个“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基地”,成立了42个中外联合研究机构,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哈罗德•克罗托在内的200余位国际著名专家、学者、教授为学校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其中有7位外国专家荣获“国家友谊奖”。
西北工业大学坚持以“学生为根、育人为本、学者为要、学术为魂、责任为重”的办学理念,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大力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国防科技工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推动世界科技进步的能力。西北工业大学将以重德厚生的品质和飞天巡洋的气概,按照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部署,坚守使命,追求卓越,为将学校建设成为学科特色鲜明,在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