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

上海高考新政策解读 高考改革最新方案

发布时间:2024-03-08 07:40:47 思而思学网

上海2024年高考改革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上海是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省份,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浙江、上海等2省市,启动,2017年首届新高考。

一、2024上海高考新政策解读

1.选科需了解各大学同一专业选考科目的不同

根据“职业——专业——选科”这条主线选择科目。如果不想读工学专业,物理可以不选;选考历史、地理、政治三门,是绝对不能读医学专业的。

不同高校的不同专业的考试科目要求不一样,学生根据要报考的院系和专业所要求的必考科目选择自己的选考科目。这里需要强调一下,各个学校同一个专业其选考科目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如临床专业:上海交通大学选考科目是化学和物理;南开大学选考科目是化学和生物;南京大学选考科目是化学、生物、物理。所以考生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对每个学校各专业的选考科目都要进行了解。

2.选科排除自己不擅长的科目,选择优势科目

高考改革之后,最终成绩是按等级赋分来确定,比如卷面成绩为80分,若在全省的排名比例是1%,那么最终成绩就是100分。所以,选择考生比较擅长的科目,对最终成绩会更有优势。

在学科成绩相差不大的前提下,至少保证物理、化学二选一。否则选择专业的余地会非常小。同时历史、地理、政治相对选科范围较小,原则上不建议学生全部选择这3科。

此外,还有很多因素可以参考,这些要结合在一起看,才能方便自己选出更适合自己的高考科目。

二、2024上海高考改革最新方案

上海新高考3+3模式。

第一个3: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采用原始考分,总分450分;

第二个3:另外3门选考科目通常满分为100分,采用等级赋分,总分300分,所以总共满分为750分(上海选考科目单科满分70分,高考总满分为660分)

上海高考改革后不再分文科,高考时根据专业与学业水平课程的关联程度,可以提出选修课要求,也可以提一、二、三,也可以不提。本市现行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在评价标准、选拔方式等方面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唯分数论、一考终身、学生选择性不足和过于偏重等问题,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高考改革还将根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探索综合素质评价为参照的多元录取机制。

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以及高校要求等,合理选择相关科目参加选考;在综合素质评价中,会同时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社会实践、劳动教育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转变了唯分数录取的弊端,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尊重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

三、上海高考改革前后的区别

以前高考将普通高中生分为文科生和理科生两类,数学试题也是文科理科不同。现在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学生将依据个人学习兴趣、学科优势和高校分专业选科要求选择确定等级考科目,学生的知识结构将变得更加多元。

上海“3+3”模式

“3+3”模式:全国实行的城市有6个,分别为上海、浙江、北京、天津、海南;即指文理不分科,除了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之外,学生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属于高考制度。但考生在选择科目时需要关注高校部分专业对于三门科目中的一门到两门会有特定要求,例如要求必须选修物理科目等。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