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记录,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校
本研修活动心得体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校本研修活动心得体会(一)
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及设计中,常常看到的环节有“激情导入”、“披文入情”、“巧设问题”、“活化训练”等都说的是教学情境。通过学习11月的《校本研修》,我个人认为创设有效的语文教学情境应该从这几方面着手。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
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其实质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为此,创设教学情境,第一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 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逐步把学生带入情境激发学习新课的兴趣。
2、
追求简单有效、顺应学生心理需求的情境。强调情境创设的形象性,其实质是要解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为此,我们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首先,应该是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它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华;其次,应该是形象的、具体的,它能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使学生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既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事物,又能促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互动发展。真实的教学情境不是为了观赏,而是源于学生的需求,知识的构建,学生的发展。创设的情境要适合于学生,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3、体现语文学科特点。
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学科性是教学情境的本质属性。 我们说语文要有语文味。语文教学课堂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区别的标志,就是书声朗朗、朗朗书声,如果没有读书声,几乎就不是语文课堂教学。所以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技法。 也就是于永正老师说的“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
4、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有思考空间的问题情境。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 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是一方面:通过文本的补白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使教材描写的客观世界成为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把教材中的“此情此景”变成了学生的“我情我景”。这样一来,学生就融“我”入境,于“身临其境”之中进行推测、想象,探索文中人物情感变化的轨迹,在角色参与角色转换中不但丰富了想象,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增进了情感体验,升华了思想认识,学生所体验到的远远超出了课本上局限的内容。不仅如此,这样的问题设计开放性极强,便于学生敞开心扉,宣泄情感,从而驱动了他们一颗颗灵动的心,激发了他们飞扬智慧的语言。学生的精神、情感、思想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体验中也得到了浸润、感染和丰富。更为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样才能进一步打开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创设问题情境,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期待感,形成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激发学生想成为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的动机,鼓励学生超越自我,超越同学,超越老师。
5、溶入情感。情感性指教学情境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功效。
有的学者指出,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山泉里流出来的是水,从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的教学里,涌腾出来的是一股股极大的感染力。曾听过一位教师在教“奶”字时,亲切地对学生说:“看,左边是女字旁,右边像个驼背的人,这就是奶奶的‘奶’字,奶奶年纪大了,走路时背弯弯的,还要拄个拐棍。”这种充满亲情之爱的教学,把本来死板板的、不会动弹的文字,
变成了有生命的东西,钻进了孩子的脑海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进入教材的欲望。以一些充满深情的话语也能令学生有最真实的情感体验,切实唤醒了学生的心灵感悟,让孩子们能够与文中的人物唱和共鸣,与作者的情感同磁共振。教师入境入情,带来了学生的心动情发,起到了见作者之所见,思作者之所思,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心灵共鸣的作用。我们的教学情境要基于生活,注重形象性,同时也应该结合学科特点,创设一个具有内含问题的情境,教学时应特别注意溶入情感。好的情境教学当然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但诸如形式化的情境、假问题的情境、缺乏真情的情境、“猜谜式”的情境、“电灌”的情境之类,应该得到有效抑制。我们需要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情境教学。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愿我们每一位教师以“匠心独运”的创新意识,通过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不懈地努力,让语文课堂在孩子们一次次成功、一份份自信、一回回期待中快乐地度过。让我们给孩子一个情感的课堂、一个对话的课堂、一个开放的课堂、一个感悟的课堂,一个和谐的课堂。
校本研修活动心得体会(二)
一名优秀的教师既是好的教书匠也是好的学习者。他只有不断地学习、吸收养料,才能源源不断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和学习的能力。而校本研修工作在推动新课改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方面可谓功不可没。我在校本研修学习中,始终让教研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既让教研与教育教学相互促进,又减轻了自己的工作负担。下面我就自己的校本研修学习过程,谈点体会:
首先,教研从课堂上来。在我看来,教学即教研,让教研的时间从课堂上来。解决教研时间问题,我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操作,而是运用艺术,充满智慧的过程。而课堂教学的艺术和智慧要靠教师即时的观察、分析、判断、思考。换句话说,也就是要靠教研来获得。所以,教学过程本身也是教研过程。我就是在课堂上采取边教边研的形式,这样更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教研更具实效。我体会到:学会教学即教研,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在不增加自己额外负担的前提下,增加了教研的机会和时间,让课堂教学更具实效。
其次,教研从生活中来。事实上,教研的资源在教师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善于发现,勤于思考,教研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比如,当我们在路上看到一个小孩不小心摔跤始终不肯起来,非得要母亲或父亲去扶她起来时,我们就该想到:现实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总是过多表扬,一味赏识学生,正是当前很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样导致学生经常处在一片“好好好”的赞扬声中,看不到自己的缺点,特别是留守学生,助长了他们骄傲自满的情绪。
第三,教师要勤于动笔。有人说得好,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至少是一个蹩脚的作家。这句话说得好,是啊!教师口口声声要求学生认真写作文,写出好作文,然而教师都不以身作则,带头写出优美的文字,那又怎么能让学生信服呢?认识到这一点,现在通过研修学习,我又开始爱上看书写文章了。不管是生活随笔或是教学浅见,我都在尽力地书写,书写的不仅是自己的人生,还有自己学生的喜怒哀乐。
第四,听、评课。每周坚持至少听1--2节课,同时作好听评课记录,课后及时与授课老师进行反溃每听到一节课都能令自己收获非浅,吸取别人课堂的精彩,弥补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精彩或不足,总是假设着自己如果在上这堂课的时候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怎么处理,自己总是设身处地的想着,学习着有经验老师在上课堂的把握,而当自己站在讲台上的时候就会思考自己应该在什么地方注意些什么细节。
第五,校本研修伴我人生成长。校本研修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学校发展的不竭源泉。教师的成长是学校得以生存的支柱,我从中感受成长。
心得三:教师远程校本研修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这几天的网上学习,使我受益匪浅。给我的感触很深,不仅在教学中使我受益匪浅,同时也看到了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明确了自己在教学上的奋斗目标,同时,我也进一步反思了以往工作中我确实认识到新课标的优越性以及整体把握教材的重要性。认识上和学习的自觉性上发生了改变,这也是本次网络培训的优越性。
专家设计的程序和视频,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网络培训的魅力所在,从参与的程度上可以看出,这种形式受到了广大老师的认可。校本研修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平台,是基于学校的一种研修形式,让教师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体反思实践中实现专业发展。几年来,我一直抱着积极的心态参与校本研修,从不把它当作负担、包袱,从不敷衍塞责、应付了事,而是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次研修活动。教学不再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而是创造和开发
的过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要注重传授学生课前学习的方法,听课的方法,课上学习的方法,完成作业的方法,课后复习巩固的方法,学生反思的习惯、加强小结或总结的方法等等。觉得作为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摸索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法,借鉴并变通使用别人成功的做法,要常反思,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辛勤的汗水与甜蜜的果实之间的距离有多远,恐怕没有一把尺子可以丈量。但抱着最大的希望,作出最大的努力是不可少的。校本研修让我更加觉得“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这段学习虽然很累,但也受益匪浅,我懂得了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现代教学模式,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