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手抄报

初中重阳节手抄报图片大全简单又漂亮

重阳,是一个老人的节日,是一个夕阳的节日,让我们的手抄报来表达对对老人的关注与孝敬。

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孟嘉落帽

盂嘉是东晋时代的着名文人。他在当时最有权势的大将军兼荆州刺史桓温的幕下当参军。九月九日,大将军桓温邀集宾客幕僚作登高盛会,在山顶大摆筵席,饮酒赋诗。出席节宴的人都衣冠楚楚,穿戴整齐,杯盏相酬,兴致很高。突然,一阵风刮过,把盂嘉头上的帽子吹落在地。孟嘉这时已有几分酒意,竟然没有察觉帽子已不在头上。但主人桓温已经看见了,便叫在座的孙盛作文章嘲笑他。孙盛也是当时很着名的文人,他遵照桓温的命令,在席间写了一篇文章责难盂嘉。没料到孟嘉虽已酒醉,但神志不乱,依然文思敏捷。孙盛的文章刚做好,他草草一看,立刻提起笔来,作了一篇文章酬答。满座的人读了他的文章,都叹息称好,一时传为美谈。

白衣送酒

大诗人陶渊明酷爱菊花,菊花是经得起秋后风霜摧折的花卉,象征着高洁的品格。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的乱世,不满当时的政治倾轧和官吏的腐败,也有高洁的品格,正和菊花的精神契合。他辞去官职,回到家乡柴桑隐居,在宅旁东篱边种了许多菊花,朝夕观赏。他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来为人传颂。陶渊明喜欢喝酒,可是因为家贫,时常缺酒。那年重阳,陶渊明在篱边赏菊,却没有酒喝,不能一醉,他只得采了一把菊花在手里,嗅嗅嚼嚼,聊以为遣。然而菊花毕竟不能代酒,陶渊明正在百无聊赖的时候,忽然远处来了一个白衣人,那人原是江州刺史王弘派来的差人,特地送酒来给陶渊明的。陶渊明喜出望外,立即打开酒瓮,对着菊花开怀畅饮,尽醉方休。

骊山传说

说是很早以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骊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过得也不错。

有一天,这家主人从地里回来,半路上碰上个算卦先生,因为天快黑了,这先生还没找上歇处。由于主人家里很窄,只有个草棚子房,于是就在灶房里打了个草铺,让妻子儿女都在草铺上睡,自己陪着算卦先生睡在炕上,凑合着过。

第二天天刚亮,算卦先生要走,庄户人叫醒妻子给先生做了一顿好吃喝,又给先生装了一袋白蒸馍。算卦先生出了门,看了看庄户人住的地方,叮咛他说:"到九月九,全家高处走。"庄户人想,我平日没做啥怪事,又不想升官,上高处走啥呢?但又一想,人常说算命先生会看风水精通天文,说不定我住的地方会出啥麻瘩。到了九月九,就到高处走一走吧,全当让全家人看看风景。

到了九月九,庄户人就带着妻子儿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骊山高峰去游玩。等他们上山后,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冲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冲垮了。不大功夫,整个一条山沟都被泡了。庄户人家这才明白算卦先生为什么让他全家九月九登高。

这事传开后,人们就每逢夏历九月九,扶老携幼去登高,相沿成俗,一直流传到今。

重阳节作文

重阳,是一个老人的节日,是一个夕阳的节日,是一个永远不会老的节日。重阳佳节,我们响应学校团组织号召,来到了苏州市虎丘路社区敬老院,慰问这些常年寄居于此的老人,借以表谓我们这些做晚辈的对长辈的思念之情,对家人抚育的感恩之情。

10月5日早晨,正逢我们国庆长假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虎丘路老年公寓。这里是市政府为老人服务最完善的医疗设施也最齐全的老年公寓,住在这里的老人,有子女遗弃的孤老,老伴已故的遗老,也有身患绝症的残老,以及患老年性痴呆的老人。

带着满腔的祝福和水果,我们先来到了活动大厅。此时正逢9点刚过,老人们正在这里喝着早茶。一些更年轻的有活力的老人便在外面跳鼓舞。由于现在还在十一假期中,这里多还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来这里看望老人的亲属也络绎不绝。当然,也有和我们一样来这里慰问这些孤老的虎丘中学的学生。他们今天很早就来了,而且来的规模不小,并带来了很多鲜花。我们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和老人们一起谈得热热闹闹,稚气未脱的中学生们朝气蓬勃,三五成群,有的和老人一起磕瓜子,有的陪他们聊天调侃,寒暄温暖,有的听着老人们坎坷经历的一生。气氛倒不象在传说中死气沉沉的老年公寓,而就是实实在在的接头巷尾的茶室。

老人们是已经都辛辛苦苦走了大半辈子了,都已白发苍苍近迟暮之年。他们需要一个舒适的地方静下来颐养天年,也需要热闹的环境来抒发心中的不老之志和慷慨情感,向年轻一代诉说人生的不易和多姿多彩。而这些小朋友们正象七八点钟的太阳,映照着这些快落山的夕阳,是一幅和谐而美好的人生画卷。

我们一起给老人们祝福祝寿,送上我们的柚子和葡萄。帆帆说柚子最能代表老人,它外表嫩黄而硕大,肉汁又酸又甜,并带些微量的苦涩,正好像一位饱经世事的慈祥的老人。接过我们礼物的是几位正在舞剑的大妈。她们都已逾六旬,但仍青春焕发,动作挥舞有力,还身穿一身红色的行头,看起来仍有永不完的劲,抒不尽的志,正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和这些年轻的奶奶们交流,也算一件快事。她们告诉我们,她们舞的叫花剑,没攻击力,只是强身健体。这相当于日常的广播体操,每天她们都要舞上个半小时。她们是两姐妹,她们告诉我们:她们年轻的时侯经常去苏州公园锻炼,并拜了那里的一位老师父为师,学了这门功夫。

如今那位老师父已经不再了,而她们仍坚持每天锻炼。她们的子女有的成家在外地辛劳工作,有的在政府机关为这个城市的人民默默奉献,由于都无暇照顾她们,她们便和老伴们办来这里住。他们很体谅子女的艰辛和无奈,很支持的子女的工作。在这里住得也很舒坦。子女们也非常孝顺,每隔三五天便会来看他们一趟。

告别这两位奶奶,我们便来到楼上的房间,每天,老人们都是在这里度过一个又一个人生剩下的时光。虽然这话说的很哀愁,但老人们却都看开了,人固有一死,或郁郁而终,不如轰轰烈烈度完余生,虽然住这有点想家,但他们都想通了,都很体谅子女的不易。也都愿意在这里度完余生。他们在这里都很和睦,相互间都很谈得来。他们也很感谢这里的工作人员,有他们照顾无微不至,这里的饭菜也很合他们胃口,设施也很齐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