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考分数线

四川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

发布时间:2024-01-09 11:33:54 思而思学网

据最新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和四川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四川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173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278392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不过每年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在四川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四川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1、四川高考2022年考生上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22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78392名;

2、四川高考2021年考生上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19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56371名;

3、四川高考2020年考生上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19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58926名;

4、四川高考2022年考生上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32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76933名;

5、四川高考2021年考生上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25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89246名;

6、四川高考2020年考生上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17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07987名;

二、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在四川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在四川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四川 理科 专科 223 278392 省政府
2022 四川 文科 专科 322 176933 省政府

2、2021年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在四川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四川 理科 专科 198 256371 省政府
2021 四川 文科 专科 256 189246 省政府

3、2020年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在四川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四川 理科 专科 192 258926 省政府
2020 四川 文科 专科 173 207987 省政府

高考后考生可以通过高考助手网,免费查询高考等效分,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分数查询自己可以上什么大学,并且可以获取录取概率

哪些中外合作院校值得报考

1.上海纽约大学

上海纽约大学是一所中外合作的大学,有着工学,理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四各不同的方向。学校的图书馆有着两万七千多本图书跟一千六百多张的DVD,有着不错的图书资源。学校还有一个吉祥物,是一个中国麒麟,象征着该学校有着多文化的融合,并且能够和谐的相处。

2.昆山杜克大学

昆山杜克大学,是一所位于江苏省昆山市的综合类中外合作办学,由美国杜克大学和中国武汉大学合作创办,属于非营利性中美合办高校,该校由昆山市人民政府作为合作支持方参与建设,是一所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该校是唯一一所由美国排名前十大学在华创办合作大学。

3.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是一所中外合作办学,简称为深北莫,创办时间是2016年10月27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并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北京理工大学和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三方合作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开设9个本科专业,设置11个硕士专业(方向)和2个博士专业授权点。

三、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介绍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延安枣园革命旧址西侧,是从2005年起先后由延安师范学校、延安教育学院、延安农业学校等10所大中专学校逐步合并而组建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其前身为毛主席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1937年在延安创立的第一所师范学校——“鲁迅师范学校”。 建校以来,学校承载鲁迅师范学校的厚重底蕴,沐浴枣园窑洞闪闪的灯光,紧扣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肩负“延安精神立院、德能并重育人”办学使命,秉持“创新、开放、务实”办学理念,以“授人以渔、敏行诚朴”为校训,形成了“以身立教、以技立业”的校风,孕育了“传承枣园灯火、培育能工巧匠”学校精神。学校坚持“服务转型、助力发展”办学定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了一大批做人品德好、就业本领强、创业潜力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实用人才。 一、夯基固本,聚势强能 学校占地830亩,建筑面积35.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1.2亿元,其中教学科研设备1.6亿元。现内设石油与化学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农林与建筑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医学系、航运工程系、师范教育系、艺术系、电子信息工程系、旅游与酒店管理系、继续教育学院、士官学院、公共教学部等10系2院1部共13个教学机构;下设职业技术技能培训中心、中职教育中心、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创新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等6个附属机构。 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师1030人,专职教师520人,专兼职比达到1:1标准。专职教师中教授36人、副高职称296人,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167人,现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5人,省级职教名师5人,省级优秀辅导员4人。全日制学生18343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2783人。 二、产业为基,构建专业 学校按照“区域发展什么产业,就设什么专业;区域企业有什么难题,就建什么服务平台;区域发展有什么技术要求,就培养什么技术技能人才”的思路,在石油、化工、机电、经管、教育、艺术、农林、建筑、医学、航运、旅游、电子信息等12个领域设置了40个专业;实施中央和省级专业建设项目9个,建成了石油化工生产技术、航海技术等一批国家级骨干专业,油田化学应用技术、会计等一批省级重点专业。护理、学前教育、园艺技术等进入省级一流建设专业或培育专业。学校获批为“教育部汽车应用与维修、母婴护理、智能财税领域1+X证书制度试点学校”,现拥有陕西省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12个。 三、引企入教,按岗培养 学校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实操能力,坚持“特色育人、分类施教、校企合作、适用为要”的教学理念,构建形成了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成10大实训中心,168个校内实训室、232个校外实训基地,其中,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西部船员培训基地)、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延安装备制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4个。 学校积极探索“产教融合、以产定教”的校企合作模式,引入峰达汽车维修公司入驻学校,共建汽车维修专业生产型实训基地;与达内时代科技集团、新道科技有限公司和北方智扬汽修集团、天坤国际控股集团、北京海天恒基装饰集团共同打造特色专业。与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共建“罗克韦尔自动化实训中心”,将延安博爱医院、延安第二人民医院和第三人民医院作为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学生顶岗实习专业对口率达到了92%,企业录用顶岗实习毕业生年超过72%。 四、外引内培,优化师资 学校坚持“培养引进结合,专职兼职互补,校企合作共建,理论实践并重”的教师队伍建设思路,先后引进优秀专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346名,聘用企业、行业大师专家118名。分批选派126名骨干教师赴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进修培训。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双师型”教师,目前有专业带头人40名,专职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463人,建成技能大师工作室15个。 近年来,学校教师在省级及以上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奖134项308人次,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128项,获奖层次、数量均位居陕西省高职院校前列。陈红梅团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侯润亚、郭军权、黄钰等老师在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中分获银奖和铜奖。呼世杰教授主持的《*融入延安精神的思政教育体系创新与实践》、杨延存教授主持的《基于PDCA理念的“思维航海教育共同体”精准培养西部海员的探索与实践》和刘月梅教授主持的《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等教学成果均荣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五、扩大合作,协同育人 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坚持校企、校际、校政、校军合作育人,先后与延长石油集团、陕煤集团、神华集团、东方时尚驾校等200多家企业共建校内外生产实训基地;与清华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50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开展教育合作,特别是在天津海事局的牵线搭桥下,与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集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天津海运职业学院、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国内顶级海事院校展开密切合作,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师资力量有效加强、专业建设水平稳步提升;与大北农集团、延安市蔬菜技术服务站、陕果集团、延安旅游集团、彩虹集团等42个县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实施“订单”培养;与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法国欧洲商务行政学院、以色列奥莱尼师范学院等五所国外高校进行战略合作,达成了互派教师、学生交流、师资培训等协议。特别是学校积极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先后成为海军、武警、空军定向培养士官定点院校,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士官人才培养新路子,培养了一批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热爱祖国、献身国防的士官生。 此外,学校牵头组建的延安职业教育集团,吸纳了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职业院校等80家会员单位,成立了12个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打通了区域内中高职衔接途径,搭建了协同育人立交桥。 六、立德树人,特色鲜明 学校发挥革命圣地红色资源优势,积极创建红色学府,遵循“延安精神为主线、专业教学为标线、素质提升为实线”的“三线并进”育人思路,努力培养“政治素质优良、专业素质精湛、职业素养合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实施“创新思政教学,坚持思想育人;强化机制建设,坚持组织育人;重视理论学习,坚持政治育人;强化养成教育,坚持行为育人;弘扬核心价值,坚持文化育人;精准资助帮扶,坚持励志育人”的“六维”育人工程。并在此基础上,对应建树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历史观、能力观、品行观,构建了“生命之魂、思想之魂、品德之魂、血脉之魂、素养之魂、行为之魂”的“六魂”文化育人体系;根据**对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近年来学校开展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形成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专业实践训练、融入校园日常生活、融入思政工作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协同育人体系”的劳动教育“六融入”模式。通过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有力推进,立德树人成效明显。 思政部张莹老师在2019年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中荣获一等奖。《高职院校实施延安精神教育》课题先后获得“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延安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二等奖。由我校开发的《延安精神特色素质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已被河北师范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49所高校选用。 近三年来,学生在中、省教育行政部门和行业举办的各类技能大赛中有619人次在173项比赛中获得奖励,其中国家级7项,省级114项,行业52项。“延安石化人”“延安海员”“圣地幼师”“圣地天使”等人才品牌被企业、行业广泛认可。 学校连续三年荣获陕西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先进单位,被国家民委授予“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称号。 七、服务社会,成果丰硕 近年来,学校教师完成国家级、省级、市级横向研究课题300余项。获陕西省和延安市科学技术奖25项、专利44项。教师发表论文20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400余篇。先后组织12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深入行业企业和延安各县区开展技术服务。杜森有教授主持的《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体系研究与推广》和张延翔副教授主持的《蛋鸡规模化养殖关键技术》,分别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和三等奖,其技术被当地养殖户广泛运用,取得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学校先后被中省市确定为“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延安劳务培训基地”“全国青少年延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国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