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考

西南财经大学录取结果查询,通知书发放时间及开学入学时间

发布时间:2023-11-01 15:44:56

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


天府之国,钟灵毓秀;巴山蜀水,俊采星驰。学校坐落在成都平原,携光华、柳林两校区,辖地2300余亩,校园湖光柳影,芳草绿树,翩翩学者,蔚为大观,是著名的“园林式院校”。


学校始于1925年创建的上海光华大学。1925年6月3日,在“五卅”反帝爱国怒潮中,上海圣约翰大学的爱国师生脱离该校,拥戴张寿镛先生创办光华大学。校名取自“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卿云歌》),象征着复兴中华、反抗帝国主义割宰和奴役的革命精神。1938年,光华大学在抗战烽火中由上海内迁成都,成立光华大学成都分部。1946年更名为私立成华大学。1952年私立成华大学改为公立,调入部分院校或系科组建四川财经学院。至1953年,四川财经学院先后汇聚了西南地区17所院校的财经系科。1960年分设四川财经学院和四川科学技术学院,1961年合并更名为成都大学。1978年恢复为四川财经学院。1979年由四川省划归中国人民银行主管。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1997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划转教育部管理。2010年成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2011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黄浦浣花,薪火传承。西南财经大学始终与国家民族共命运,格致诚正,兴学报国,形成了光荣革命传统和优秀文化传统;始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经世济民,励精图强,在国家经济腾飞中写下了隽永篇章。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2600余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5800余人;硕士研究生5800余人,博士研究生900余人。长期留学生700余人。


学校现有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和统计学4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涵盖31个二级学科)和4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有5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及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博士后流动站;现有57个博士学位培养专业、108个硕士学位培养专业(含18个硕士专业学位),33个本科专业,27个学院(中心、部)等教学单位。


学校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和“现代金融创新实验教学中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金融智能与金融工程实验室”,以及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等一批教学与科研机构。


学校主办的《经济学家》为全国社会科学优秀期刊,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财经科学》为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图书馆馆藏文献200余万册,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财经文献中心。


学校坚持“质量优先、内涵发展”战略主题,以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发展主线,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为着力重点,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财经大学。


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学校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金融学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15万多名校友中有一大批金融行业领军人物,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学校大力推进重点学科的突破、优势学科的跨越、支撑学科的崛起、新兴学科的培育,努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学科生态体系。深厚的金融行业背景、独特的金融学科优势、出色的金融行业影响力是学校的显著标志。走特色发展之路,建好财经大学,彰显金融特色,着力构建大金融学科群,着力建设中国西部财经智库,是学校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


坚持走人才强校之路。大学聚大师,大师铸大器。在学校波澜壮阔的历程中,胡适、周有光、钱钟书、徐志摩、叶圣陶、谢霖、陈豹隐等大师曾于此著述立言;彭迪先、李孝同、梅远谋、刘洪康、杨佑之、汤象龙、王叔云、刘诗白、曾康霖等著名经济学家于此传道授业。近年来,学校以“普天之下是我的领地,世界学者是我的知音”的气度和胸怀,以超常规举措面向全球广揽英才,引进全职海归博士210余名,特聘海外院长9名,特聘讲座教授和课程教授200余名,形成了海外人才的“群聚效应”。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80余人,有教授250余人、副教授490余人,博士生导师260余人。


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近年来,学校成立通识教育学院,构建有财经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实施国际化创新人才和光华创新人才培养等项目;实施研究生分类培养和培养机制改革;实施“深彻转变课程教学范式”行动计划;围绕学校发展战略目标,以新机制组建四大学科特区;大力推进内部管理综合改革,完善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构建新型的人事及分配制度;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这些改革举措有力地推进了学校事业的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


坚持走开放和国际化之路。学校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多渠道地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渠道,构建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平台。引进“海外名师”和“高层次文教专家”等优质教学资源,推进教学科研国际合作。与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知名大学、金融机构及知名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携手全球行业巨头,建立与美国甲骨文公司(Oracle)合作的“金融服务中心”、与英国英杰华保险公司(AVIVA)合作的“中国保险会计师培训中心”、与日本冈三证券(Okasan Securities)共建“金融实验室”等多个专门教育机构,并与花旗银行(Citibank)、汇丰银行(HSBC)、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澳新银行(ANZ Bank)、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三井住友海上保险(Mitsui Sumitomo Insurance)、住友商事(Sumitomo)等进行合作。罗伯特A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罗伯特恩格尔(Robert F. Engle),莱因哈德施尔顿(Reinhatd Selten),詹姆斯米尔利斯(James Mirrlees),奥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先后到访我校,与师生展开高层次、前沿性对话与研讨。


西财一路走来,波澜壮阔,虽经风雨,但坚定执着、勇敢前行。在这个机遇无限、跨越发展、高度竞争的时代,西财人秉持“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大学精神,发扬“严谨 勤俭 求实 开拓”的校训,弘扬优良传统,永葆大学理想,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着的努力,携手同心,砥砺奋进,加快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财经大学,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