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学习

关于教师节散文:为师之道

发布时间:2024-01-22 09:25:55 思而思学网

 老师像春蚕,吐尽心中所知,教会我们知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师节散文:为师之道,希望大家喜欢!

念小学五年级时,我是傅穗模老师的“得意门生”。我不但学习成绩好,学区里的各种比赛也常常是战无不胜。我记得有一次傅老师指导我参加演讲比赛,内容是关于某某人讽刺他和周恩来总理的说话是对牛弹琴,后来,周恩来总理不慌不忙地说,对,牛弹琴!老师让我领悟到,语言的停顿与节奏是语言表达的内在生命。他还用自行车把我载到隔壁村子里的一所学校给外校的全校师生试讲,结果博得满堂掌声……在傅老师的教育引导下,我的学习生活可谓是一路顺风,春风得意。

小学毕业,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一中。由于人生地不熟的,我如贝壳一般紧紧地把自己关闭起来,上课的时候,都不敢发言,我时常呆呆地傻坐在课堂里。许多同学也习惯性“听讲”。一些老师鼓励我们要积极发言,就告诉我们,老师教我们学习的过程,不能是填鸭式的,而是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和消化的过程。对照自己以前在小学里的生活经历,想想我现在的情况,我头脑一热,就以为我们在小学时过的就是“填鸭式”的学习生活,没有学会学习,所以自己现在不懂得怎么学习、怎么思考。心中不由得生出了莫名的懊悔与怨言。狂妄无知的我就给小学的校长写了一封信,对母校教育、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番“自以为是”的猛烈批判与攻击。

听说校长把这一封信交给了傅老师,让傅老师看看怎么处理。傅老师是我们当地公认的教学最认真的也是教得最好的老师。我居然在信中如此放肆不恭地大批特批。傅老师当时读这封信的感受,只有我自己当上教师以后才深刻地理解:教师最大的快乐与幸福是来自于学生的认同与尊敬;教师最大的失败与沮丧就是来自于学生的责怪与批评。按照常理,自己苦苦培养出来的“上一中,有出息”的学生不但不“感恩”,还“背叛师门”,这真是令人难堪啊!

后来,在母校举行全校大集会的时候,傅老师在全校师生面前念了这封信??我难以想象他当时的心情。真的,有时年轻鲁莽是一种无法弥补的罪过。他念完后还一句一句地解释,他说,他也完全赞成主动学习与主动思考。他还真诚地表扬我有思想,有勇气,倡导全校学生要向我学习,尤其是要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这样才能真正学有所成!这些都是比我小一届的弟弟后来告诉我的。记得当时,弟弟眉飞色舞地描述着这些,还很崇拜地说,哥,你真行啊!我心里有一种无比的兴奋与陶醉。

现在想想真的是有些可笑和可恶。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自己“炮轰老师”的行为不妥,就有意无意地躲着、避着傅老师和小学母校。

后来,多多少少听到了一些闲言碎语,议论傅老师说他教出来的学生大多是高分低能,你看他的学生都在批判他……我开始隐隐约约地感到不安。或许,我当时压根儿就不了解什么是教育教学,只是凭着一时的冲动,凭着一种盲目的“自大”和幼稚狂妄的臆想写下了那封信。

渐渐的,我觉得自己无颜面对傅老师。在匆促的生活中,我也渐渐地努力把这些忘掉。因为家庭的原因,我只好在初中毕业时报考了师范。“少年心事当弩云”,我当时并不甘心当个“孩子王”。直到上了师范学校以后,我还是整天闷闷不乐,甚至萌生要退学重新去读高中的念头。那时寄宿在校,一天回家,爸爸在饭桌上谈到,他今天遇到了我小学时的傅老师,傅老师现在在郊尾小学当校长。傅老师听说我上了师范学校非常高兴,他说,毕业以后争取到他所在的学校任教。他还对我爸爸说,高明是一个天生的教师!读初一的时候对教育教学就有自己的见解,以后一定能在教育教学上有所成就!我听了心头一热,傅老师真是傅老师啊!

由此,我突然间感受到当老师的不平凡之处。从那时开始,我就安心地在仙游师范学习,并立志做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在研读陶行知的著作时,我读到了这么一句话,心中豁然开朗: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的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多少年以后,我才深刻地领悟到傅老师的为师之道。从教10来后,有了一些机缘,我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许多时候,我总会无端地想起傅老师对我爸爸说的话。它时常伴随着我、激发着我前行。十几年来,我沉潜于课堂,沉潜于教育名著,沉潜于研究,也许,只有这样,我才能无愧于傅老师,无愧于老师!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