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房的姑娘不穿白鞋??自然(自染)
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
马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
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小苏他爹??老输(苏)
一二三五六??没事(四)
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净是书)
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一个墨斗弹出两条线??思(丝)路不对
反穿皮袄??装佯(装羊)
精装茅台??好久(酒)
小炉灶翻身??倒霉(煤)
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
十八个钱放两下??久闻久闻(九文九文)
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二十五两??半疯(封)
公共厕所仍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
小和尚头上拍苍蝇??正大(打)光明
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挺而走险)
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衣(一)少食
一头栽到炭堆里??霉(煤)到顶
寺后有个洞??妙透了(庙透了)
十两纹银??一定(一锭)
矮子过渡??安心(淹心)
后边扎小辫??违法乱纪(尾发乱系)
二三四五??缺衣(一)
小豆做干饭??总闷(焖)着
空中布袋??装疯(装风)
山西的胡桃??瞒人(满仁)
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小姑娘梳头??自便(辫)
炉子翻身??倒楣(倒煤)
饭锅冒烟??迷糊了(米糊了)
一百斤面蒸一个寿桃??废(费)物点心
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二姑娘梳头??不必(蓖)
二胡琴??扯扯谈谈(弹弹)
十二个时辰占三个字??身(申)子虚(戌)
十八岁的宫娥??正享福(想夫)
十文钱掉了一文??久闻(九文)
十五的月光??大量(亮)
十月里的桑叶??谁来睬(采)你
八十岁的老太打哈欠??一望无涯(牙)
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仁)
一斤面粉摊张饼??落后(烙厚)
马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一辈子做寡妇??老手(守)
弓起腰杆淋大雨??背时(湿)
矮子过渡??安心(淹心)
一层布做的夹袄??反正都是理(里)
小炉匠戴眼镜??找咱(碴)
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
一条腿的裤子??成了群(裙)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
一根灯草点灯??无二心(芯)
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
一丈二加八尺??仰仗(两丈)
结语:以上是小编推荐谐音类歇后语汇集的内容。最初的歇后语和现今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一种省略。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称之为“藏词”。例如用“倚伏”代替“祸福”(出自《道德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种歇后语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后来的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