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范文

筑梦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

 筑梦中国观后感(一)

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洗礼,承载和国人的荣辱,以及今后的道路。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两年后的1842年,清王朝代表被迫和英国侵略者在这里议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启了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列强侵略与压迫的屈辱历史。也是从那时起,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儿女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

林则徐强有力的虎门销烟,组织编译的《四洲志》临危交给了老朋友魏源,以及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的中文著作《海国图志》完成,无不体现面对他国列强侵略的最初抗争以及第一代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呼吁。然而,在那个时代,他的呐喊却像一片树叶飘落到大海,没有引起统治阶层的一丝涟漪。

民间组织的金田起义、后来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及清王朝的一次主导自救的“洋务运动”、甲午海战都寄托着国人的“自强”“求富”,虽以失败告终,但却在历史中留在了深深的迹印。

没有惨重代价刻骨铭心,就无法找到前进的道路,就不会有后人的“振兴中华”的强力呐喊和变法图存的警钟,更不会有推翻封建专制政体的决心和毅力。

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清王朝最后的挣扎, 也提挡不住“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也!”的时代召唤。《革命军》、《警世钟》、《猛回头》,一篇篇檄文,在二十世纪初,喊出了新的时代主题。

广州起义失败后,辛亥革命发起了,犹如一道闪电,划破暗夜中的长空。它是二十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政治社会变革。但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它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势力支持下,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果实,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

前人的冲锋与失败,后人的承接与助力,它的屈辱史和抗争史是多么震撼!更让我们看到这样一个迫切寻求伟大复兴的民族,是如何一步步求变的。一只沉睡的亚洲雄狮,正在醒来!

读《筑梦中国》有感(二)

一本好书,就像是一杯香茗,看上去色泽饱满,翠绿欲滴;闻起来清香扑鼻,沁人心脾;饮下去齿颊留香,回味无穷;又像是一曲民调,时而悠扬,时而婉转,时而高亢,时而低吟,时而海纳百川大气磅礴,时而珠落玉盘清脆动人,余音绕梁而三日不绝。《筑梦中国》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

关于对中国梦的描述,市场上同类的图书有许多,而这本由潘孟主编的《筑梦中国》却和其他图书有着很大的不同。它邀请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及部分地方党委宣传部门的专家学者为编者,按照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要点构建框架结构,运用了大量典故事例、图片数据,描述了近代以来百余年的 “追梦史”,回顾了几代中国人的艰辛探索,展示了伟大复兴的美好明天。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可读性强,特别是在书中重点阐述了实现中国梦要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要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要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人民的梦等重要思想,是对讲话核心内容进行展开,这超越了目前同类书的水平,让人细细观读,不忍释卷,更让人看罢之后心潮澎湃:祖国,伟大的祖国,我们的梦想!

相关新闻:学习观看《筑梦中国》电视教育片

根据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关于组织学习收看党员教育片〈筑梦中国〉相关工作的通知》精神,市文联高度重视,周密安排,认真做好《筑梦中国》的学习宣传工作,确保学习宣传工作取得实效。

据悉,《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是为加强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国家博物馆联合摄制的一部历史文献纪录片。该片共7集,分为“风雨如磐”、“中流击水”、“正道沧桑”、“伟大转折”、“世纪跨越”、“发展新境”、“圆梦有时”,每集时长30分钟。该片于6月30日至7月6日每天20:30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每天播出1集,并在共产党员网、共产党员微信(易信)和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专用频道集中展播。《筑梦中国》一档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展现中国风采的全新励志专题节目。该栏目以权威、实用、纪实、灵活的视角解读在*、新背景下各地方、各行业、各领域在推进现代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进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新思路、新亮点、新方法,用发现的眼光和视角传递中国梦的正能量。

为完成好此项工作,市文联立即召开党组会,安排部署此项工作:

一是召开专题会议,传达文件精神,并要求机关党支部把学习观看《筑梦中国》作为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学习计划;

二是要求全体党员严格按照播出时间,认真组织学习观看,并在收看后对该片进行讨论交流,认真撰写心得体会;

三是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观看,结合学习体会,认真总结,拟定下一步动作打算。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