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范文

追赶超越大讨论大整顿大优化心得体会范例四篇

导语:镇党委成立追赶超越“大讨论、大整顿、大优化”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副书记、镇长成杰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党委副书记龚世军同志担任,成员为全体领导班子成员。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整理的2017年追赶超越大讨论大整顿大优化心得体会范例,欢迎参考!

2017年追赶超越大讨论大整顿大优化心得体会范例一

自古以来,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从来就不缺乏敢于担当的人,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士不可以不弘毅”再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们胸怀担当精神,事不避难,忠诚履责,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正是这些敢于奉献、不怕牺牲、勇于担当的共产党人,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才造就了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如今,改革发展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我们面临的困难、挑战和风险也空前严峻,“担当”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时代需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每名党员做合格党员,我觉得,合格党员的标准一直就是要有担当精神。

第一,担当,就要心诚。一要忠诚。“对党绝对忠诚”是生命线,也是根本点,对每名党员来说,既是一个最高要求,也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因为绝对忠诚本来就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政治品质。只有忠诚于党,忠诚于组织,忠诚于事业,才能更好地为民服务,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人生价值。面临原则问题,才能看清路、认清人、瞅清事,不做墙头草、随风倒。二要真诚。真则诚,真心方能实意。担任“第一书记”的这一年里,从最初来到村上,大家认为我是城里人,又是女同志,根本就吃不苦,就是来镀镀金,走走过场,不愿与我深谈,到如今,不论走在哪儿遇见了,大家都会热情地招呼一声:这就是咱村的许书记啊!正是因为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把村民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办,真心诚意地对待大家,才得到了大家信任和认可。

第二,担当,就要品高。一要谦逊。办公室的工作,离不开领导的关心和同事们的帮助,而这些都必须建立在谦逊的基础上。“满招损,谦受益”,要把自己放低一点,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要多查找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多发现工作的漏洞,多学习他人的长处,就不会在荣誉和赞美面前迷失自己,更不至于在自我陶醉中成为孤家寡人。二要低调。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低调方能内敛、涵养人生。不能因为在办公室工作,就自以为是、忘乎所以。要时时处处自觉做到和气说话,以礼待人,默默作为,取得成绩不显摆,人生出彩不招摇。三要厚道。对人多看主流、对事多看大局、对己多看长远,受到委屈能忍耐、平时吃亏不抱怨、遇到同事失误善补台。不能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更不能一山还望一山高,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就骂娘。

第三,担当,就要人勤。古语讲“勤能补掘”。一要脑勤。脑勤就是要善于思考,善于分析,遇事多想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怎么办”,这样才能理出头绪,真正为领导工作排除干扰、提供帮助;二要眼勤。眼勤就是要多观察、多看,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同事学,学以致用;三要嘴勤。嘴勤,就是对重大事务和横向业务要多汇报,多沟通,加强科室间的协作与配合多;四要手勤。手勤就是要多动笔,多记读书笔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多读多记多写,踏实认真地办好各项日常事务;五要腿勤。腿勤,就是要多做事,多跑路、多流汗,不提困难、不讲条件,说了就干,尽力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

第四,担当,就要行端。一要不忘本。“礼不忘本”、“饮水思源”,一个人无论站在怎样的高度,都不能忘记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自己的初衷是什么。在日常工作中,广大党员都在默默地坚守、实实地奉献;在灾难灾害面前,广大党员不顾个人安危、冲在救灾第一线,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这种奉献的精神和牺牲的勇气来自哪里?这就是共产党员的本心,共产党员的初心。此刻,在我耳边回响,在我心间萦绕的始终是这八个字:“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二要敢担当。“顺境逆境看襟度,大事难事看担当”。刚担任“第一书记”时,面对全新的环境,承担着脱贫攻坚的重任,在每个项目的争取、落实过程中,困难重重,矛盾叠加,也面临许多压力、挑战甚至是误解,可当眼前浮现群众期盼的眼神时,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该协调的主动协调、该牵头的主动牵头、该督办的主动督办,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组织和人民的信任,给了每一名干部施展个人才华的平台,我们应该感恩组织、珍惜机会。要懂得,一名党员干部如果离开组织的培养,个人本事再大,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颗钉。所以说,办公室干部不论是从事哪一项具体工作,都要珍惜岗位,把岗位当作施展才华、干事创业、无私奉献的平台,多比工作不比待遇,多比贡献不比索取,以实干实绩回报组织的培养。

2017年追赶超越大讨论大整顿大优化心得体会范例二

人才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人才优势是最根本的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人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涵盖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等各个方面,为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和人民事业要不断发展,就要把各方面人才更好使用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们要认真学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以建设人才强省为目标,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活力,为建设更加美好的陕西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一、认真学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做好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强调“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让人才事业兴旺起来”等。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党中央对各级各类人才的关心重视,彰显了中国广纳天下英才的博大胸怀,极大地丰富了人才理论内涵。

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支撑。“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是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新局面的施政总纲。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核心主体是人才,根本途径是释放人才活力,本质要求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只有始终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培养造就更多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理解透彻、贯彻积极的人才,发挥他们在党执政兴国中的关键作用,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能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是把握世界大势、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我国国情得出的科学论断,也是指引中国发展由“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的行动指南。我们只有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引导各类人才充分认识、深刻理解、主动践行新发展理念,才能使其真正成为全社会的普遍追求和自觉行动,在陕西落地生根。

实现追赶超越的现实需要。来陕视察时,立足全国看陕西,作出“陕西正处在追赶超越阶段”的科学判断,并提出“五个扎实”的具体要求。在新发展理念下实现追赶超越,不仅要有热情、有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要有充满智慧、素质优良、敢闯善干的人才队伍。我们只有紧紧围绕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把更多有能力落实“五个扎实”的人才吸引到全省发展中来,让他们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有建功立业的平台,才能带动广大干部群众踏实干事、创新创业,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实现追赶超越的正能量。

二、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造西部地区人才高地

机制好则人才聚,人才聚则事业兴。陕西有普通高校80所、在校学生超过100万人,有各类科研机构1000多家、专业技术人员110多万人。我们要充分挖掘科教资源优势,努力把陕西打造成西部地区人才高地。

给人才松绑,创新管理模式。随着经济社会深入发展,人才管理体制不适应的状况日益凸显。这就需要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向社会放权、为人才松绑,加快形成更加科学、更加高效的人才管理和人力资源配置体系。一是完善人才评价体系。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职业分层分类制定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对知识分子要强化知识产权、创新成果的评价比重,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对党政干部要突出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导向,解决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问题;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要聚焦战略眼光、开拓精神和管理能力;对社会工作等其他领域的人才要注重提升工作岗位效能。二是提高人才配置效能。坚持用当适任、用当其才,充分发挥用人主体的主导作用,全面落实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用人自主权。深化党政领导干部、国有企业*员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完善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力争把优秀人才放到合适岗位,让他们各展所长、各得其所。三是加强人才柔性管理。加快人才市场体系和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专业人才市场和网上人才市场,形成人才自主择业、单位自主用人、中介提供服务的人才资源配置模式。探索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方面人才顺畅流动的制度体系,健全人才向艰苦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倾斜政策,努力实现尊重人才意愿与满足社会需求的有机统一。

向人才倾斜,强化激励机制。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能否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强化激励是关键。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让人才实现名利双收,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积极性。一是用事业激励人。事业发展是吸引人才、激发人才的最大动力。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增强各类人才对全省事业发展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便利条件。二是用荣誉激励人。发挥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等导向作用,对业绩突出的人才给予崇高荣誉和物质奖励。提高人才政治待遇,加快建设新型智库,畅通高层次人才建言献策直接通道。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三是用待遇激励人。探索推动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有效途径,推广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的经验做法,鼓励各类企业采取股权奖励、股票期权、项目收益分红等方式,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完善人才生活保障制度,下大气力帮助解决配偶就业、子女就学、住房医疗等实际困难,免除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为人才服务,搭建干事平台。搭好台才能唱好戏。近几年,陕西深入推进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科技成果交易额每年跨越一个百亿元台阶,2015年达到721.7亿元。我们要以实施创新型省份、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西安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大国家战略任务为契机,加快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强化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功能,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机会和空间。一是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发挥全省各级开发区要素集聚作用,鼓励以“人才带项目”方式推进试验区发展。大力推广“众创空间”孵化平台,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教育基地。二是建设战略合作平台。深化与省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建立全省知识、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和共享机制,不断增强创新资源的公共性和开放性。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高端智库的交流合作,在我省驻外机构设立人才工作站和海外引智工作站,吸引更多优秀拔尖人才为我所用。三是建设综合服务平台。扎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交易运行公共服务平台和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建设,加快构建全省人才发展综合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打造集人才工作组织管理、教育培训、信息服务、产学研交流合作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四是建设金融支持平台。设立全省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探索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积极培育综合性专利运营公司,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创新领域。

助力人才成长,优化培养方式。人才培养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要更加关注人才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创新培养模式,促进人才规模、质量、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一是坚持需求导向。围绕我省重大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互动,大力培养能源化工、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3D打印、新能源汽车等重点行业,石墨烯、量子通信、第五代移动通信等前沿领域,以及现代金融、现代服务业、社会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型人才。适应现代企业管理需要,培养一批视野开阔、能力突出、社会责任感强的优秀企业家。紧盯新型工业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求,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着力培养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按照建设的要求,加快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二是拓宽培养渠道。充分发挥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水平。加快建立网络化、开放式、自主性终身教育体系,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开展继续教育。支持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三是强化支持保障。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撬动作用,建立多元投入机制,综合运用区域产业政策和财政税收杠杆,加大人才开发投入力度。建立符合人才创新规律的经费管理办法,改革完善科研项目招投标制度,健全竞争性经费和稳定支持经费相协调的投入机制。破除求全责备等陈旧观念,完善对青年人才普惠性支持措施,促进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三、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人才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强,涵盖领域广,参与主体多,必须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履行好党委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职责,更好地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

坚持党管人才这个根本。党管人才是人才工作的根本原则。各级党委要充分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健全党管人才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各部门和各方面积极性,形成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

把牢市场导向这个关键。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形式,人才工作也必须遵循规律,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方面,要把权力放下去,落实政社分开、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和管办分离要求,简化人才招聘、评价、流动等环节审批流程,消除对用人主体的过度干预,更好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把服务搞扎实,加强人才工作与企业发展、高校建设、科研院所改革、社会组织壮大之间的协调联动,善于运用市场机制、市场手段,真正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用好分类施策这个方法。人才事业是一项宏大的事业,面临的情况千差万别,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领域、行业特点,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增强工作针对性、精准性。要加快造就高端人才,实施陕西“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拓展“三秦学者”岗位设置,鼓励人才专业化服务机构发展。要大力引进急需人才,用好国家“*”和“*”,大力实施我省“*”,更好地满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要用好现有人才,坚决破除制约人才作用发挥的瓶颈因素,认真兑现各项政策待遇,正确处理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的关系,让人才留得住、干得好。

2017年追赶超越大讨论大整顿大优化心得体会范例三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了盘点交账的关键时刻。近日,*政治局常委、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近日主持会议研究安排教育实践活动总结等工作时指出,现在人们最担心的是不良作风反弹,最盼望的是把改进作风的好态势坚持下去。要树立常态化长效化的思想意识,健全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措施,把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有效措施办法固化下来,融入党的建设经常性工作之中。此前,刘云山同志在出席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理论研讨会并讲话时强调,要深入学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总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功经验,着力深化对作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把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引向深入。

教育实践活动盘点交账,一方面要言而有信深化落实整改,不达目的不罢休,把群众满意作为评价活动成效的根本标准,另一方面着眼常态化、长效化,固化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重要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把成功经验提炼好,深化对作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是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对症下药治理顽疾,改进党的作风长效机制和刚性约束的重要工作和思想方法。

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世间万事万物运行都有规律。北宋苏洵曾经说:“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规律往往不断重复出现,在一定条件下起经常性的作用,并且决定着事物必然向着某种趋向发展。抓住了规律,就等于抓住了事物的“牛鼻子”,就能做到见微知著、预风测雨,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指出,作风建设关键是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强调,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要标本兼治,经常抓、见常态,深入抓、见实效,持久抓、见长效,通过立破并举、扶正祛邪,不断巩固和扩大已经取得的成果,努力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全社会风气根本好转。深刻领会、贯彻落实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抓常、抓细、抓长”转化为作风建设上的约定俗成,就必须从正反两个方面把握规律性认识,切实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确保作风建设有的放矢。

无论是刹“四风”还是树正气,作风建设上的“破”和“立”都要立足于着力深化规律性认识,从把握规律入手顺藤摸瓜、庖丁解牛,真正发挥荀子所说的“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的作用。切不可大而化之、眉毛胡子一把抓、隔靴搔痒,更不能南辕北辙、无的放矢。“四风”问题最大特点是反复性和顽固性,这也是作风顽症“风过草抬头”,屡禁屡犯、禁而不绝的症结所在。要根治这两大难题,就要从其成因、蔓延等规律性特点上寻找突破口,开展“靶向治疗”,破解其重复出现的基因链,铲除其形成的土壤,改变其滋长的气候环境,并培元固本、形成长效,确保痼疾不复发、“四风”不反弹。同样,作风建设在“立”的问题上,也要探索规律,善于总结和推广成功做法、典型经验,由点及面,形成制度,使之蔚然成风。

云山同志用六个“牢牢把握”深刻阐述了如何从认识到实践不断深化贯彻群众路线的过程,即:牢牢把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牢牢把握作风建设这个重要突破口、牢牢把握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牢牢把握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牢牢把握制度机制这个重要保障、牢牢把握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这个目的。这六个“牢牢把握”,其贯穿的一根红线就是确保作风建设“抓常、抓细、抓长”,这也是深化对作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的过程。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当下,作风建设上的问题往往由小事而萌发,许多芝麻绿豆大的事看似无关痛痒,但如果听之任之,一旦形成“蝴蝶效应”,不仅严重败坏党风政风,破坏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动摇我们的执政基础,甚至可能江山易主、亡党亡国。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所以广泛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充分信赖,有力促进了党风政风好转,取得了重要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关键在于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认真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狠抓“四风”不松劲,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坚决扫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

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作风,作风决定规律。作风建设就是要敢于较真,从点滴小事抓起,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从而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由自我约束到自然而然,让好作风成为常态、化作规律。

2017年追赶超越大讨论大整顿大优化心得体会范例四

有幸参加本期省委组织部举办的县区政府领导干部培训班,与各位学员一起交流来陕视察重要讲话,读原文、悟原理,受益匪浅、收获很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新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的科学理论的最新丰富与发展,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对统一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思想行动,把不断推向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特别是在陕西视察时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内涵丰富,深刻精辟、语重心长,充分体现了对家乡浓烈的赤子情怀、对家乡人民的无比牵挂和对家乡发展的关注关心。反复强调“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第二故乡,我时刻铭记陕北人民的养育之情”,“家乡的每一点发展变化都让我高兴,家乡每一次灾害事故都让我牵肠挂肚”,等等,这些朴实的语言充满着浓浓亲情,饱含着对三秦人民的深厚感情,体现了党中央对陕西的格外关怀,令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必将极大地激发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奋斗热情。

讲话中,对陕西以往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更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对陕西作出了“正处在追赶超越阶段”的重要论断和“五个扎实”的工作部署,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的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要按照省委书记赵正永同志的要求,认真学讲话,始终做到“三个清醒”、 准确把握“四个全面”,当好合格的“关键少数”,立足本职完成好“20项重点任务”,以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的精神开展工作,用实实在在的业绩回报党中央和关怀与厚爱。

第一,重在责任。

责任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丘吉尔有句名言: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有自觉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责任,有带头履职的责任,更有对党、对人民和对历史负责的政治责任。学和省委赵书记的重要讲话,最首要的、重中之重的是要坚持党性原则、强化政治意识,切实增强做好本职工作、为民谋求福祉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落实“五个扎实”的工作要求,是我们干部当前最重大的政治责任。强调:“陕西发展得怎么样,不仅关乎三秦大地父老乡亲福祉,而且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一带一路’战略、对西北地区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寄予的厚望,也是对我们提出的要求,要让这些要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需要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每一位陕西人尽心尽责尽力,同心同德同向,不懈为之奋斗。就全省而言,经济总量扩张的繁荣,积累了产业结构失衡的明显问题,如能源化工业比重过大、三产比重过小、战略新兴产业较少,农业内部发展也不均衡,公共服务发展相对滞后等。就旬阳县而言,城镇建设、扶贫开发、民生保障的任务都相当繁重,这些问题是我们发展当中的短板。作为地方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必须以夙夜在公的态度兢兢业业工作,努力寻找发展中的问题和差距,自加压力,克难攻坚,切实把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履行好、完成好。

强化责任必须坚定主动性和自觉性。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重托,切实把思想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行动统一到落实“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的新要求上来,把岗位作为履职尽责的平台,把权力作为为人民办实事的手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赋予的权力转化成为服务群众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第二,要在担当。

担当与责任相伴共生。负责任就要敢于担当,而担当则更多的强调对于困难、矛盾、问题的勇敢直面和理性对待。当前,我们正处于“啃硬骨头、淌深水区”的改革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矛盾与困难叠加,需要担当的事情很多,而贯彻落实的重要讲话精神,更需要各级党员干部勇于负责、敢于担当。

首先要增强担当的信心。在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下谋划发展,挑战与机遇同在。客观来看,受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我们的发展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形势,一些干部在困难面前感觉不适应、无招应对,在约束面前开始抱怨“紧箍咒”太紧,出现了“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现象,说到底,这就是没有信心、不敢担当的表现。必须清醒认识到,越是发展困难时刻,越能检验干部的能力,而每一次的困难,都孕育着向更高层次突破发展的机遇。我们必须牢记教诲,把改进作风与推动发展融为一体,学会在约束中工作,习惯在监督下干事,开拓进取,敢啃“硬骨头”,不折不扣落实中省各项决策部署,努力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

其次要提高担当的能力。担当也要讲科学、讲方法、讲技巧,不能蛮干。要按照关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提高辩证思维、系统思维能力,带着问题深入调查研究,踏踏实实推动工作”的要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问题为导向,善于抓好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提高工作和解决问题的系统思维能力。要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切实按照省委赵书记关于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要求,为推进法治陕西建设做出积极努力。

再次要形成担当的作风。担当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情,党的事业需要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党员干部都要以身作则,真正形成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都能担当的良好风气。要按照要求切实继承和弘扬好延安精神,从中汲取营养和力量,牢记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要坚决落实“三严三实”的要求,向中央和省委基准看齐,严明纪律,步调一致,齐心协力推动工作。

第三,贵在落实。

落实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落脚点。抓落实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和工作本领。学习贯彻和省委赵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关键在于落实。作为一名国定贫困县的政府领导,我身感肩负的责任重大,今后工作中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发展经济抓落实。经济发展不足是旬阳县最大的县情实际,“天上不会掉馅饼”,发展是唯一出路。要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松劲,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旬阳在安康、陕南乃至全省的定位,积极为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献计献策。认真抓好分管工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为旬阳县广培财源,力争形成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要按照关于“四个着力”的要求,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中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二是深化扶贫抓落实。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聚精会神抓好扶贫攻坚特别是革命老区的扶贫工作,确保贫困地区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旬阳县地处秦巴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区,是国定贫困县,也是革命老区,全县45万人口,农村贫困人口有3.9万户12.39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7.53 %,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工作难度很大。我们必须按照要求,结合小城镇发展、镇村改革、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工作,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切实加大贫困地区教育、卫生、文化、社保等工作力度,注重利用市场机制吸引各类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流动,确保一个一个拔掉贫困的根,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中往前赶、不掉队。

三是改善民生抓落实。强调:“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十分重要。要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体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和指南。具体到我们旬阳县,教育是基础,就业是根本,养老、医疗、住房是关键,低保、优抚、救助是重点,事关民生环境改善的工程件件都必须抓紧抓好。尤其是住房方面,要下力抓好陕南移民搬迁和棚户区改造、租赁型住房建设等工程,使全县民生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四是从严执政抓落实。学的重要讲话精神,还要进一步深化对“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思想认识,认真落实提出的“四有”干部要求,强化纪律意识,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工作纪律,坚守纪律红线和道德底线。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管好干部、带好队伍,管好家属、管好身边人,驰而不息地解决“四风”问题,切实把作风建设抓细抓常,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三个陕西”保驾护航。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