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范文

杨信案件反思心得体会三篇【荐读】

发布时间:2023-12-06 19:06:38 思而思学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项目、大工程,而这些项目、工程建设的立项、招投标、资金拨付、物资采购等环节,是行贿受贿腐败的多发点,也成为了许多官员政治生涯的终点,竟然屡屡出现“工程建起来,干部倒下去”的现象。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杨信案件反思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杨信案件反思心得体会1】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领导干部周边的办公和生活条件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一些自我控制能力稍差的党员领导干部却难以抵挡社会上光鲜纷繁的诱惑,一味追求“标配”而忘却了国家党员领导干部的特殊身份,走上了一条贪腐的不归路。

在困难时期,领导干部往往是最能体会国家人民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人群,困难的生活塑造了他们勇于拼搏、敢于创新、勤于政务的精神品格,这种精神面貌往往与之终生相伴。优良的传统和求实的作风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甚至一个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这些来之不易的无形财富我们只能精心呵护、倍加珍惜,而不能在时代的变幻中失去方向,偏离主流。尤其是作为掌握国家航向舵手的党员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更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然而,在世俗的诱惑下,一些干部却不干忍受淡泊的平凡生活,干起了有违国家领导干部身份和党纪国法所不允许的“勾当”,竞相追逐起了低俗的生活爱好,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声誉和利益,有的甚至还把身边的亲朋好友拉下了水。

回顾大量贪腐案件,腐败分子人生经历和事发缘由虽然各有不同,但故事却惊人相似,发生贪腐行为一般都有“五个标配”。第一类是专横跋扈的“一把手”,个别专横的“一把手”甚至与班子成员称兄道弟,自己一手遮天,说一不二,不顾一切揽工程,力排众议上项目,乾纲独断用干部。这就是典型的权利任性、以权谋私惹的祸。第二类是喜欢与不法商人“勾肩搭背”,不少落马的领导干部,身边都曾围有一圈“大方、阔绰”的老板朋友,双方勾肩搭背、暗通款曲,不小心就会让所谓的朋友用轿子抬着送上了法庭、送进了监狱。第三类是不守本分的家属,家族腐败现象不少,尽成了社会戏言的对象,被媒体称作是“贪腐父子兵”、“收钱夫妻档”、“寻租兄弟连”、“助贪亲友团”。第四类是势利相交的“小圈子”,搞不清什么是健康交往、什么是庸俗的江湖义气,把团团伙伙与友谊混淆,交一些酒肉朋友、势利小人。第五类是如影随形的“艳事”,贪财与好色,往往是孪生兄弟,有的贪腐因色而起,有的色欲因贪而生,鲜有例外。以上种种都是缺乏理想信仰的表现,全是因盲目追求“标配”生活苦果而闹出了大事,最终害的自己身陷囹圄而失去了人生自由,进而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和幸福的家庭。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无论是国家还是小家,以至于每一个人,都需要遵守一定的规矩、继承一定的优良传统,俗话所说的“无规矩不成方圆”也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跳出了这个铁打框框行事,那出事只是早晚的事。

【杨信案件反思心得体会2】

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里,有这样一句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表达的是一种递进关系。首先是修身,也就是必须切实提高个人的道德操守修养。很难想象,一名对父母不孝、对配偶不忠、对子女不负责任的人能是个好官。其次是齐家,也就是要处理好家庭关系、解决好“家庭圈”的问题。如果一名党员干部的家风不正,自私自利、前面当官,后面开店等不正确的观念占了上风,还能指望生活在这种环境的人能洁身自好吗?因此,党员领导干部不仅应当管好自己,还应当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等家庭成员,树立良好的家风。

中纪委官网近日发布的“反腐大数据四”中,经媒体梳理发现,97%的领导干部违纪涉及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滥用职权。有62%的领导干部违纪涉及亲属,多数为利用职务便利为家属经营活动谋利。统计显示,21名领导干部违纪涉及亲属、家属,一半以上属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亲属的经营活动谋取利益。中纪委称,在近年来查处的案件中,“一人当官、全家腐败”的事例不胜枚举。有的主政一方,爱人孩子经商办企业,包揽工程、批发项目,套取巨额利益;有的搞“一家两制”,“前门当官,后门开店”。

领导干部在处理家属与权力方面并应带头守法、依法办事。然而这些领导干部却明知故犯,纵容支持配偶、子女家属大搞权钱交易,这里凸显出的问题就是领导干部对配偶、子女及家属是否疏于教育、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领导干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会接触到不少反面典型,其中不乏与家属有关的案例。为何这些领导干部依然顶风作案,不去深思其中蕴含的大道理呢?这就说明领导干部本身的思想认识和法律意识还没达到高度,认为处理好自身及工作中的各种关系就好,家属毕竟是家属我有权利大不了不参与,反正他们做的跟我无关的思想就不断出现,从而导致一些不法分子看到了领导干部的这一弱点,乘虚而入,走“迂回路线”,通过“夫人路线”“家属路线”的办法来影响领导干部,达到他们不可告的人罪恶目的。最终的记过就是害了自己,也害了自己的亲属。

林则徐给儿子写过一副对联,其意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祸。”古人的道理流传百年,毕竟有其深刻的含义,我们的党员干部要仔细品味和深思,以正确的方式处理好自己的家庭圈,树立起良好的家风,这样才能更好的运用群众给予的权力。

【杨信案件反思心得体会3】

在近年来查处的贪腐案件中,人们对“父子兵”“夫妻店”“全家‘腐’”等,已见惯不惊。有的主政一方,家人经商办企业,包揽工程、批发项目,套取巨额利益;有的搞“一家两制”“前门当官,后门开店”,大发横财,自己成了“权钱交易所所长”。多年前山东一名贪官在法庭上曾忏悔说,“冰冷的手铐有我的一半,也有我妻子的一半”,再形象不过。

关心家人,照顾亲属,本是人之常情。不同于一般群众的是,领导干部手中拥有很大权力,容易被利用。家人一旦把这种权力当作捞钱资本,拉大旗作虎皮,为所欲为,原本温馨的“避风港湾”,就会演变成“亲情陷阱”。而一些领导舍不得“情分”,拉不下“面子”,一味的“义气”,到头来不过是害了自己,害了家人。

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经过亲友或身边人完成寻租,有专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权力递延”。这其中,有的是领导本人有意递延权力,认为权力过期作废,不用白不用,所以主动与亲属和身边人一起贪腐;有的是领导亲属或身边人打着领导旗号,狐假虎威,利用其职务影响为自己谋利。从一些腐败案件看,往往是领导干部地位越高,权力越大,其权力的递延效应也就越强,其亲属以此谋取利益的空间也就越大。

不久前,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同志提出领导干部要管好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坚决纠正。这对于遏制权力递延,防止“后院起火”“亲属腐败”,无疑是很好的提醒。

严以用权,提高“免疫力”。位置越高,权力越大,越要时刻牢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经常提醒自己不为亲情所误、不为亲情所累,决不能纵容亲属“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要做到“思想不放松,耳根不发软”;大事管得住,小事不马虎;常打“预防针”,增强抵抗力。

树好家风,严管才是厚爱。古人说:“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要看到,好的家风,能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领导干部首先要“正好家风、管好家人、处好家事”,才能看好“后院”、堵住“后门”。“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与其冒着风险给子女留下大笔钱财,不如给子女留下好家风、好作风,那才是让子女受益无穷的东西,才是真正的“为之计深远”。

加强监督,戴好“紧箍咒”。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应当加以规范。对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申报制度,应该加强抽查,及时纠正处理。对领导干部用权行为,党内监督、舆论监督以及群众监督正在逐渐强化,需要进一步发挥好监督的力量。事实表明,只有扎紧制度的篱笆,权力才不敢乱伸手、寻租、递延。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