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范文

教师学习微课心得体会【荐读】

教师学习微课心得体会1:

微课程能在短时间?调动学生积极性,完成学习,它将在正式和非正式学习中具有广泛的教育前景。本文论述了微课程的定义、特点,并进一步总结概括出微课程设计与制作的流程,为教师制作优质微课程提供参考。

一、研究背景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与此相应人们更乐于接受简单、便捷、有趣、高效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因此,近年来各种“微”事物不断涌现,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同时,随着网络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微型学习资源日渐丰富,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媒体的出现,也强有力地推动着这股“微”潮流,使得各种“微” 事物无孔不入地钻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教育领域,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越来越少,而零散的时间还很多,如:回家的路途中、课间休息时间、吃饭排队的时间、晚上泡脚的时间、公交车上的时间等。如果能够将这些时间加以利用,学生在学习上一定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针对学生琐碎零散时间而产生的微学习,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微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模式由“微”和“学习”两部分组成,“微”即微小、碎片化,它符合人们当今的学习方式,也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一次只学一点点,学太久会疲倦。

微学习要有效地发展, 必须依托一个新的载体??微课程。 微课程创造了一种“5 分钟学习模式”,所谓的“5 分钟学习,300 秒思考”;“微”字优先,“微”中见大。 时间“微”??只有 5 分钟,若干个微时间会形成“1 1>2”的效应;内容“微”??一 次一个小点, 积少成多, 四两拨千斤; 要求“ 微”??每次启发一点点,量变引发质变。 微课程能在短时间?调动学生积极性,完成学习,它将在正式和非正式学习中具有广泛的教育前景。

二、微课程的基本内涵

(一)微课程的定义

国外早已有了“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概念, 他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 年秋首创的。后来,戴维? 彭罗斯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 教授(the One Minute Professor)。戴维?彭罗斯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国内率先提出微课程概念的广东佛山教育局的胡铁生认为,“对教师而言,微课程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研究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基于微课程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学生而言, 微课程能更好地满足他们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要选择学习的要求, 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程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 微课程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

目前,国内比较认可的微课程定义是,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境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

(二)微课程的特点

1、简洁精炼

学习者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 注意力的保持时间是不同的,时间越久,注意力越难保持,学习效果也就越差。微课程开创的5 分钟学习模式,可以使人们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2、内容精彩

微课程拥有生动形象的视频画面,选取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趣味性,更利于学习者接收和记忆。

3、时间灵活

在这个知识更新迅速的时代,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就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所以微课程学习者可以对需要学习的内容做出灵活的时间选择和安排,利用宝贵的零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而这种学习方式也被证明是最有效的。

4、易于实现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出现,可以使我们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大大提高了自主学习的可能性。

三、微课设计与制作的一般流程

微课程的设计,像建造大楼一样,需要从设计到施工,按照流程进行工作。一般而言,微课程的开发流程包括选题、设计、脚本编写、教学准备、录制视频、后期加工、反思修改和上传到平台7个步骤(如图1所示)。

(一)选题

微课程的选题一般分为以下两大类:

1.需用活动图像呈现的教学环节

一类是直接通过事物的运动状态和过程揭示事物的本质和特性的课题。例如,在生物课的微课上,通过介绍某类动物的生存环境和本身活动有关的镜头就能概括出该类动物的生活习性。

另一类是通过具体的活动图像论证、解释从而间接验证科学原理的理论性较强的课题。我们可以制作此类微课程讲解较大的论证题,清晰呈现解题思路和知识要点,克服黑板重现力差的缺点,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2.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教学重点是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内容,是一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由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也称为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

教学难点是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教学难点,即是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我们可以选取此类课题,深入教材,认真准备,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基本知识。

(二)设计

设计是微课程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它是形成微课程总体思路的过程,是微课程开发的具体蓝图。总体设计包括教学设计、结构设计、界面设计。

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教学目标,建立教学内容结构知识,选择和设计恰当的策略和媒体,设计形成性练习和学习评价的过程。通常包括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4 个主要环节。

2.结构设计

微课程的结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延续和具体反映。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依照特定的教学思想、学习理论组织教学内容顺序以及教学控制策略,就是微课程的结构设计,最终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微课程结构体现着特定的教学思想、学习理论、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内容,依据教学思想、学习理论的不同,往往微课程的结构也不同。我们可以从总体结构、教学内容结构以及内容控制结构3个角度进行微课程的结构设计。

3.界面设计

界面设计的3 个基本原则:第一,趣味化原则;第二,简明化原则;第三,统一风格原则。所谓趣味化原则指微课的制作者应根据知识内容的不同,在每一个环节中综合运用视听手段和剪辑技法,把枯燥复杂的学习内容做艺术化、趣味化的处理。简明化原则是指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要求呈现的界面内容简洁,不要有过多的无关修饰,如小动物之类的;统一风格原则,要求界面设计应该让人看了之后有整体上的一致性感觉,如所有正文 文字、标题文字要力求一致,等等。

(三)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主要是准备教学所用的资源包,包括导学案、测验题、课件。在讲课需要的情况下,还包括教学用具的准备,主要是模型、道具、实验器材等。微课程是一节完整课程的浓缩,因此,这些准备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四)录制视频

微课程的录制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录屏,还有一种是拍摄。

录 屏

录屏就是用录屏软件对教学过程进行录制。它的软硬件要求非常简单,只要一部装有录屏软件的电脑就可以了。录制时教师只需要将精心准备的课件在屏幕上演示出来,选择好录制的视音频格式,软件就会全程录制教师的屏幕操作和讲解,整个过程操作简单,方便易行。

拍 摄

拍摄就是用摄像机对教学过程进行录制。它的硬件要求主要包括摄像机、灯光等设备。教师应该提前试讲,摄像师应注意调整摄像机的机位、高度和仰俯,多采用中景、近景和特写等小景别画面,多使用固定镜头,以保证视频质量。另外,由于教师的形象要出现在屏幕上, 因此教师要仪表端庄,衣着整洁得体,教态自然,举止得当。

(五)后期加工

后期加工主要包括片头、片尾、提示性画面或音频的插入。片头主要是显示标题、作者使用对象、所属学科、教材、单元等信息,片尾主要是制作单位、人员、鸣谢、日期等。提示性画面或音频的插入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用电脑或移动设备进行微型学习的学习者,由于外界环境的干扰和学习时的随意心理,往往参与度不是很高。所以在后期加工时,要加入督导环节,借用鲜明的提示性画面或警示性音频素材,回笼学生的注意力,强调学习的重要内容。

(六)反思与修改

反思应贯穿于微课程设计与制作的整个过程之中,既有设计过程中的反思,又有实践过程中的反思,还应包括实践后的反思。教师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总结,为以后制作微课程积累了经验,有助于提高微课程的质量。通过重新审视回顾教学的过程,增加新的想法或修改自己认为不满意的部分, 以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

(七)上传到平台

微课程制作完成以后,教师可以登录到相应的网站平台进行上传。这里的“网站平台”可以是中国微课、凤凰微课等微课的专题类网站,也可以是所在学校组建的网站,还可以是教师自己的视频网站账户(如优酷、土豆等)。为了保证播放的流畅,微课的文件大小,最好不要超过20M,必要时可以使用格式工厂进行格式转换。视频格式一般为支持网络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 等。

迄今为止,微课程的开发在全国尚处于初级阶段,在此背景下,以“微课程”学习资源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其更广泛的应用,有助于构建数字化的教育资源生态平衡,兼顾教育发展的区域平衡,引领信息化教育的新发展。

教师学习微课心得体会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上各种软件教学、英语教学、书法讲座、教学公开课、自制教学短片等不同形式、内容的微视频以星星之火之势广泛发展起来。我们把时间在十分钟内、有明确教学目标、集中说明一个教学内容的视频课程称为微课。

微课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有教法精讲、考点归纳,也有学习方法、经验技能等方面的讲解和展示。微课能够通过视频全面、真实地进行课前翻转、课后巩固教学, “10分钟左右的时长符合当今网络时代信息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因此,微课作为一种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手段被迅速推广。以往大量的课堂实录、教师讲座等形式的视频,整个教学过程被完整录制,内容容量大,播放时间长,节目形式和传播渠道比较单一,制作难度高,并不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而微课针对一个个知识点进行讲解,节目时间短,教学内容明确,制作便捷,方便存储到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多媒体移动终端设备上观看,符合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规律,不仅适合学生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也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微课的选题和教学设计

选题是微课制作最关键的一环,教师拍摄制作前要研究教学内容,针对某个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淆点进行录制。微课切忌拍摄成一堂完整的课堂实录,切忌课堂搬家。一节微课要用十分钟以内的时间讲透一个特定的知识点。

在设计和制作微课的时候,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以学生为本,面向学生,为了学生学习”。每个微课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思路清晰,要有效解决具体的教学问题,注重情景化、趣味化、可视化。微课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突破教室的局限,综合使用各种展示工具、多媒体表现方式,在各种位置、场景下录制,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微课制作的形式与技术要求

目前,微课制作的形式非常多,可以是教师进行情境性的内容讲解或展示实验教学过程;可以是教师在黑板上或纸上的板书,清晰醒目地展示某个运算推理过程;也可以是通过录屏软件录制的屏幕操作或是语音讲解和批注展示的PPT演示课件等形式。选择用什么微课表现形式取决于课程教学的需要。

现在微课制作技术门槛大大降低,可选择的设备也十分丰富,摄像机、数码相机、摄像头、手机甚至平板电脑都可以用来进行拍摄录制。电脑屏幕上的操作可以使用录屏软件录制。

微课的视频质量对教学效果影响非常大,所以微课要求拍摄主体明确,背景整洁。视频输出分辨率可以为320240、640480、720576等大小,格式为MPG、MP4、FLV、MOV等,录制解说时使用外接麦克风,音频采用MP3、AAC格式,解说声音宏亮清楚,外部环境安静无噪音。采用录屏软件截屏录制时电脑分辩率为1024768,颜色位数为16位。屏幕字体颜色搭配醒目。在保证声音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控制微课文件大小,50M内为宜。

三、微课的录制与后期编辑

1.摄像机拍摄

讲授类、演示类的课程可以用摄像机拍摄。教师可以自己使用家用摄像机单机拍摄,将摄像机固定在三脚架上,确定好取景范围后就可以拍摄。录制过程中教师要自然放松,保持良好的教学仪表姿态,把镜头当作学生,注重目光交流。演示类的拍摄背景要简洁,最好是白色或是浅色。后期剪辑时再插入教学课件等资料。录制过程中教师如果出错,把讲错的地方重讲一遍,操作失误的地方重做一遍,保持整个教学过程的流畅,后期剪辑的时候再进行加工整理。

为了追求更优良的视听效果,提高录制效率,也可请其他教师或摄制人员使用专业摄像机协助拍摄。采用多机位进行拍摄,教学中近景、板书等画面拍摄,通过VGA口采集多媒体课件展示画面一次性录制合成。教师在制作前要和录制人员多交流,准备表达教学意图,确保教学内容完整记录。注意音画同步,录音时使用领夹式无线专业话筒。

2.手机加白纸拍摄

复杂的教学过程需要多人合作采用摄像机拍摄,其实对于一些小场景的演示型微课,就可以使用简单的拍摄工具拍摄制作,进一步提高教师自己制作微课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可以采用手机加白纸拍摄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技术难度低,操作简单,易于分享。首先选取一部在500万像素以上的手机或摄像头。把手机支架固定在桌子边缘,将手机固定到手机支架上。打开手机拍摄功能,调整手机拍摄的取景范围能覆盖整张白纸,并保证纸面字迹清晰,教师准备好白纸上的书写、绘图、演示等操作后开始录制。这样的拍摄过程非常简单方便实用。拍摄时保持白纸稳定,教师注意保持坐姿,头部不要进入画面,手部不要佩戴过多饰品。

3.电脑屏幕截屏录制

对电脑屏幕截屏录制适合于制作软件操作类微课以及将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成微课。教师可以使用Camtasia Studio软件进行电脑截屏操作的录制。这款软件提供了强大的屏幕录像、视频剪辑功能,在后期编辑时能够添加字幕、标注,能自由裁剪,提供丰富的转场效果,还能自由变焦,能放大局部画面,并跟随鼠标移动。

对于录屏演示型的微课,尽量避免鼠标光标的随意移动,以免对学生造成学习干扰。录制过程中,鼠标的点击速度不能过快,要有适当停顿,在关键环节适当增加提示,便于学生跟上讲解的进度。

其实,在实际录制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实践操作过程的需要,灵活选择摄像机或手机等拍摄工具,混合使用上述一种或者几种制作方式制作微课。无论采用什么工具、什么方式,都必须保证录音质量。最好使用录音质量好的电容式麦克风。说话时将话筒放在离嘴远一点靠下的位置,不要靠太近,避免把爆破音和嘶嘶声都录进来,影响教学效果。

四、微课的后期编辑制作

微课的后期编辑工作首先是纠错。将摄像机、手机等拍摄好的视频导入电脑,使用会声会影、Edius、Premier、Cooledit等音视频编辑软件。剪辑要符合视觉习惯和教学规律。检查修改视频中出现的拼写或者语法错误,一定不能出现知识性、政策性错误;删、减教学过程中的停顿与拖沓声音与画面,保证整节微课的教学内容紧凑有效。

其次是添彩。每节微课应该制作简单的片头,内容包含微课题目、作者、学校名称、微课所属学科、微课适用对象及教材版本、单元、知识点等信息。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在微课中添加提示总结字幕和动画效果,引入更多的教学资源,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编辑完成后,选择合适的视频格式进行视频输出。

五、结束语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辅助方式已初见成效,但还不成熟和完善。有的微课形式传统单一,教学效果不明显;有些教学内容没有在10分钟内讲清讲透,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制作成微课。这就要求教师能深刻理解教学的重点、难点,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与需求,重组教学内容,熟练运用各种教学工具与技巧,制作精良的微课。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大力开展相关的培训,让教师切实掌握微课制作的方法与技术,加强微课的实践与应用, 注重宣传推广优秀的微课程。在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上推广团队开发、体系开发、课题化开发的方式,进一步推动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微课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