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范文

初中语文教学心得随笔【两篇】

初中语文教学心得随笔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学习课文的一个关键指标就是体会作者文章的特色,学以致用,为今后走向社会,成为有用之才打基础。要使学生得到发展,先要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能言堂,乐言堂,让课堂成为他们的话语自由空间,做课堂的主人。我们的课堂实效性才得以保障。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多读书,善于积累,勤动手是提高语文作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关键。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改进作文课堂教学呢?现就此话题谈淡几点具体的做法。

1、日记或者片段描写入手,激发写作兴趣:

“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使人求真、向善、爱美。”(魏书生)从日记入手激活学生兴趣,在爱好兴趣中打开学生写作之源,引出“情感活水”。

第一,学会观察,写好分类日记。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教给学生有条理、有层次、分类别的写日记的方法。第二,创设情景,写好活动日记。“运动会”、“五四”、“十一”、 “教师节”、“元旦”等学生有了丰富的实践,写起作文来新鲜、刺激,就能抒写真情实感。并用“新闻发布台”、“故事笑话林”“手抄自办报”、“班级明星榜”、“聪明一休屋”等形式,营造作文环境。以此来扩大他们的生活范围,丰富他们的生活阅历,引导他们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对生活既观察又思考,以微知著,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的“各种”生活信息,真实地、创造性地“再现”到文章中。

2、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形象性、再现性、可控性的特点。将人、事、物、景等写作材料通过实物、图片、录音、投影、录像、电脑等多媒体进行再现,让声光色像充分刺激学生感官,唤起学生的记忆或再造想象。②这样的作文教学能营造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有效地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思考,实现全体参与、个别辅导。拓展写作空间,帮助学生更广泛地积累材料,促进思维和表达。

写作时应该做到:

一、学会审题,把握选材。

写作的第一步是审题,只有弄清题目每个字的含义,才能确定中心。所以审题是作文成败的关键。初中以记叙文为主,应注意题目的范围和抓住题目中关键的词。接下来是如何选材,有些同学作文中心不突出,内容没有详略。一定要让学生有这样一个概念:选材必须围绕中心,最能表达中心思想的要详写。接着给他们作文趣目,让他们确定中心,概述所选的几件事。通过专项训练,学生对如何审题和选材有了正确认识。

掌握了审题和选材,还不能写好一篇作文。荀子曾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干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它告诉我们材料的积累是写作非常关键。

二、拓宽阅读面,善于发现。

如果我们仅凭借语文课内阅读,是难以满足积累语言材料的需要的。作文源于生活,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可是很多学生对身边发生的新鲜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此我要求学生要善于观察,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对男边的人、事、景、物进行细致观察,异且进一步分析、综合、比较,以获得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进入电子时代,电视与网络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它们给学生比书本更直观、更容易理解的知识。面对眼花缭乱的电视节目,应如何选择呢?我建议学生和家长一起看,在家长的帮助下认清真善美假丑恶,提高提高的审美能力,并把它和看书、参观,做游戏结合起来,使自己的各种积累相互联系,更系统化。而网络为学生打开通向遥远世界的窗户,让我们更快、更有选择地接受更多、更新的知识。

三、勤于积累,注重练习。

写日记可以有效地提高作文水平。但是中学生课业负担比较重。因此我要求每周写一次随笔,把最有意义的事记录下来。每天有一名学生把自已所写抄写在小黑板上,课间同学们帮助他论证字、调、句的错误。使同学们少写“土语”,多用“雅词”。总之,凡自已的亲身经历,喜怒哀乐,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可以写。这样,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丰富自己的“材料库”,读书、看报,积累了知识。仿写、改写、周记、书信掌握多种写法,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和兴趣,又互相取长补短,拓展思路,活跃学生思维,又不加重学生负担,达到多练的目的,提高写作速度,效果较好。

初中语文教学心得随笔2

在深入学习和逐步推广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我们初中语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比较深刻的感性认识,从事语文教学已有多年,虽未有大作问世,但对教育教学形式和改革也算感慨良多了。下面就其谈一些拙见。与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勉。

新课程理念无疑是我们现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遵循的一条法则。一股“综合性学习”之风便也随之而起,于是,我们开始引导学生研究历史,研究物理、生物,研究环保,,创作美术作品……语文教师成了杂家,变得前所未有的“能干”,语文课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异彩纷呈”。 20世纪80年代,一些名师以“大语文”主张和实践来自觉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使语文教学界逐渐趋向这样的共识: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一种语文学习,但是反过来做就完全错误了。语文学习从言语学习内容上来说从来就是综合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言语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具体表现为一方面越来越分化,另一方面越来越综合。有些时候,我们怀疑课堂上、尤其公开课上的语文教师还是不是语文教师,上的还是不是语文课。你看,在课堂上要解决生态保护、物种繁衍;要研究建筑与政治历史的关系……尤其在仔细研读“新课标”后,发现在整个新课标中,关于综合性学习是耗笔墨最多的,于是才有了凡公开课必以活动课,尤其是综合活动课为多,唯恐无从体现“新课标”之“新”;于是才有了要求学生规划一座大城市、画出一套熊猫邮票的试题;于是才有了利用多媒体技术令人眼花了乱的走马观花的“热闹”课堂。语文课前所未有的包罗万象,大有一统天下之势。那么语文课与其它课的分界到底是什么呢?我们觉得不管选文有多丰富,学科间如何渗透,还是要重提“听说读写的训练”,“字词句篇的学习”,这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是语文课的灵魂!品酒师与饮酒者的差异就在于一个“品”字,语文课应是对语言文字、人文情感的领悟剖析,这是综合性学习所代替不了的,效仿的结果只是无功而返。

一部新教材的诞生总是伴随着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产生的。放眼望去各种新课程培训班、各种新课程研究论文在肯定新课程标准的同时,对以往的教学观念、教学传统几乎全盘否定。那么传统的教学观念就真的一无是处了吗?“语逻修文”曾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面,现在新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部分明确指出“语法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如果抛开理念意义上的国家教育目的不论,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我们就会发现基础教育长期以来一直遵守着一个不成文的规则:那就是以考的内容为标准学为考服务。那么现在“新课标”的建议在实际教学中意味着什么就不言而喻了。

《语言学与语文教育》指出:“英语语法逐步的强化,汉语语法逐步淡化,致使不少理工科大学生用英语语法来分析汉语复杂语句,而不能用汉语语法来分析母语。”这种现象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还将更为严重和恶化。目前由于中考不考因而教师也不教语法,学生便无从知道“短语”、“句子成份”、“句子主干”、“复句类型”,这不但不能以语法思维习惯来感受母语,而且使英语语法教学也无法顺利地贯通下去。其实一个学生如果不进行专门系统的语法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仅仅靠涵咏品味、整体感悟,那无论是对当前还是未来的学习绝对是不利的。

语感是对语言内容和形式的领悟,语句数量,内容无限而形式有限,所以可以从形式入手,教给学生语法知识,让学生通过掌握语法规则、培养语法思维习惯去培养语感。此外,系统的语法知识还可以指导学生自觉地修正自己的书面用语,减少语病,不仅做到词能达意,更能做到词能传神。

新课标的实施和推广中伴生了一种新的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这种理念的理想性固然不错,游泳池边教不出游泳健儿,问题是怎样的课堂才算是还给了学生,自主到什么程度才算“自主”,而且自主学习的结果是教师被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课堂上有一位同学说他最喜欢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因为“那是作者喝醉了酒写的”。面对这样的“独特感悟”,乐耶?忧耶?怕只能无言也!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在阅读过程中,只有在阅读对象和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产生意义建构时,才能形成阅读者的个人意义,这也正是产生认同和共鸣的基本前提。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一个不懂得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人是无法品味出语文学习的乐趣的。但问题是学生现在所面临的教材,其生活内容常常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帮助学生建构课文与生活的“桥梁”,使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产生联系,这是让学生走进课文,感受生活的关键所在。这个“桥梁”非语文教师莫属。

现在说到“自主性学习”,教师便不敢“多言”,唯恐遵循“陈陈相因”的老路。其实与学生生活相重叠的选文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设疑、自己解答,或者组成学习小组进行互助学习,然而对那些与他们的生活有距离的课文还是应该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三颗枸杞豆》这样描写太阳:“这时,太阳快要西沉。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对这个句子的理解如果依赖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完成,那是事倍功半的。因此把语言放在特定的语境和课文背景中去解读,必须要教师“扶上马送一程”。

“新课标”还主张教师的角色定位应是“师生平等对话的首席”。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我们认为应缓提“首席”,因为抱着电视,看卡通长大的初中学生的生活平台实在太单调、太狭窄了,如果就让他们在这样的平台上自主学习,初中的学制起马应再延长一至两年。我认为语文学习方面的“自主学习”有赖于学识的储备、生活的积累、阅历的增长,它的合适学龄段起马要到高中阶段。真正有效的教学既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也不是学习者瞎子摸象,原地打转,而是要在教师桥梁作用的引导下建构学习者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学习者自己的见解和真正意义上的相得益彰。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