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奋力实现“两年大跨越,再创新辉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共产党员演讲稿,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思而学教育网!
优秀共产党员演讲稿【一】
各位领导、同学们:大家好!
很荣幸能作为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进行发言,我的心情非常的激动。借此我代表全体优秀共产党以虔诚的祝福,赤然的丹心向伟大的党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此时此刻,我的心情除了激动之外还有一丝不安,因为总感觉到自己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认真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而在座的许多新老党员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对同事热情周到,帮助他人尽心尽力;他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工作态度一直是我学习的楷模。
党的先进性既体现在党的理论、纲领和路线等方面,又体现在党员的先进性上。而党员的先进性,又总是通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来实现的。
就共产党员而言,先进性的核心内容就是每个党员按照党章的规定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六个坚持”,认真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履行八项义务,行使八项权利,结合自己的工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善于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真正成为群众的表率。我认为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特别注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必须立足本职岗位
群众看我们党的先进性,不是单看理论、纲领和路线,更重要的是看我们党员的实际行动。作为一名党员,即要做思想上的先锋,又要做行动上的表率。只有思想上的先进,才有行动上的自觉。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怎么样,经常地、普遍地反映在本职工作、本职岗位上。党员形象,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岗位形象。一个党员在本职岗位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就为群众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我们每一个党员要立足本职岗位,埋头苦干,奋发进取,要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日常的生产、工作、学习和一切社会活动中,起带头作用和骨干作用。以实际行动去影响和带动我们身边群众,真正做到平时工作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生死危难关头豁得出去,让党员的先进性在社会群体中得以体现。
二、必须善于学习
作为*的党员,不仅要有饱满的工作热情,更要有过硬的工作本领。结合我们自身的工作,不仅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学习经济、科技和法律知识,优秀共产党员发言稿还要虚心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只有注重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党员的先进性作用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而且要学的广博、学的深入、学得扎实,确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自觉打牢思想根基,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方向,主动适应企业发展形势的需要。要成为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并在带领群众谋发展、干事业、树正气上有所作为的“能人”、“强手”、“楷模”。
因此,作为党员必须带头学习各种知识,熟练掌握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技能,拥有服务国家、社会和群众的过硬本领。只有这样,党员才能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充分体现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才能逐渐使自己在政治上真正“靠得住”,在群众心里完全“通得过”。
三、必须勇于创新
当今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成为时代的先锋,就必须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随时掌握企业发展的脉搏,紧跟企业前进的方向,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和创新型人才,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甚至还不如一般群众,要用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带动周围的群众,推动企业创新的步伐,通过理论创新,加强思想武装;通过技术创新,促进我们的工作,改善我们的环境;通过制度和管理创新,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四、必须乐于奉献
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都需要一种崇高的精神力量来支撑,奉献就是这种崇高力量的集中体现。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烈的牺牲奉献换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和平时期更是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像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式的优秀共产党员,而如今在我们的工作岗位上,更是闪现着无数老党员默默奉献的身影,他们的先锋模范行为不仅深深影响并教育着广大群众和党员干部,更加有力地推动了党的先进性建设。不可否认,市场经济的“有偿服务”、“等价交换”等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党员的思想,“多给多干、少给少干、不给不干”的现象也在我们的身边显现。这是必须坚决制止的。
举七月之圣火,昭示我们负重前行,知难而进,擎七月之红旗,我们将倍加努力,为此,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要以开拓进取为重点,树立创新发展的“领跑形象”,做敢创敢干的领跑人,以扎实工作为重点,树立立足岗位的“敬业形象”,做立足本岗位,爱岗敬业,扎实工作的带头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以心系群众为重点,树立服务群众的“奉献形象”。 “希望与困难同在,挑战与机遇同行”,面对新的困难,新的激流、新的险峰、新的考验,我们要立足本职、不断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奉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一流的业绩和无私的奉献,来实现入党时的庄严誓言,使自己真正成为践行“三个代表”的先锋模范,为党旗增辉,为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奋斗。
谢谢大家!
优秀共产党员演讲稿【二】
一、正确分析形势,把握总体要求,全面贯彻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建设的基本任务。这充分表明了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立足于城乡全体居民,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着眼于所有城镇乡村,重视把这农村的事情办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建设好农村这个最大的生态屏障。
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目前农村却还有一些地方通不了路、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喝不上干净水。如果农业问题解决不好,农村面貌得不到有效改变,农民生活得不到明显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要通过推进建设,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建设,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就我乡而言,当前,农村总体是稳定的,干群关系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征地拆迁、村务和财务管理等引发的纠纷屡屡发生,有时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我乡相当数量的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就业技能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一些农民生存压力大、待遇不公平、心理不平衡,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社会矛盾。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加大力度,通过推进建设,切实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建设,是一个关系全局的战略举措,是一项长期奋斗的历史任务。在实践中,我认为要把握好以下原则:第一,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第二,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第四,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第五,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政府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建设成为全乡的共同行动。
二、因地制宜,努力建设中和乡新农村
我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目标、总要求,制定了《中和乡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确定了以“村村生态文明,家家勤劳致富,人人互助和谐”为主题的创建活动。去年年底,我乡专门召开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现场会,对创建中和乡新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拉开了我乡建设的序幕。
(一)以实施“村村生态文明”工程为途径,推进中和乡新农村建设
一是通过对“中和街”实施改造,努力建设现代新社区。对现有的中和街按照适度超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段实施的原则,采取优惠政策措施,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战略性建设和改造。重点抓好 中和街旧城改造,二是抓好那例村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从方便生产生活、美化绿化环境的要求出发,认真搞好新农村的建设规划,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突出抓好龙头示范村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对其他村要大力整治村容村貌,改变“脏乱差”的面貌,建设干净、整洁、优美的生态文明村。四是要突出特色风格,形成自己的特色大力推进农村民主管理。
(二)以实施“家家勤劳致富”工程为动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
按照“发展才是硬道理”和“有钱办事”的要求,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各村组集体每年要发展1个以上有一定规模的经济项目,确保集体经济每年保持以一定的比例增长。同时,切实抓好扶持相对贫困村组发展集体经济工作的落实。理清、建立长效扶持思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落实责任制,强化管理,有关职能部门抓好协调、跟踪,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按照党员、干部带头带领群众致富的要求,一是积极鼓励和引导村组干部带头勤劳致富,通过村组干部勤劳致富的示范作用,提高广大农民自觉投身到创业致富的积极性,形成农村全民创业、共同致富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村组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意识和职责。三是加强对创业致富项目的扶持和引导,在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四是每名村组干部要对条件相对较差的家庭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增强其“造血功能”。
(三)按照农村劳动力战略性转移的要求,拓宽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加快建立城乡并重的就业制度和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规划及配套政策措施,组织引导农民实现转移就业;二是建立健全乡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完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将就业服务工作延伸到农村;三是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失业、就业登记制度,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和台账;四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规模和实施“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今后三年,每年乡劳动保障所对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培训500名以上,乡农业服务中心通过对农村劳动力培训颁发“绿色证书”100名以上,全乡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300名以上,解决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三年后,通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使农民家庭收入增加。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保持的增长态势。
(四)以实施“人人互助和谐”工程为载体,着力构建和谐农村
实施“人人互助和谐”工程,要发挥先进性教育活动三批互动的效应,结合组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把乡、乡直机关的党员干部和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村党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积极开展“五送活动”(送政策、送观念、送科技、送信息、送温暖)。要通过宣传发动,组织一批经济能人、富裕家庭对农村困难家庭进行结对帮扶。先进性教育期间我乡组织的“我为农民群众出点力”一系列主题活动效果很好。实施“人人互助和谐”工程,要通过在农村党员中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带动和深化对农民群众的教育,深入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活动,努力把农村劳动者培育成为自强不息谋出路,千方百计求发展,具有自立意识的新农民;互助互利抓生产,同心协力建家乡,具有合作精神的新农民;顾全大局促稳定,遵纪守法保平安,具有法制观念的新农民;注重学习增才干,勤劳致富奔小康,具有创业本领的新农民。努力营造人人互敬互爱、互助互让、礼貌卫生、文明向上、遵纪守法、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
(五)做到四个“创新”,大力推进我乡建设
围绕创建中和乡新农村这个主题,我们要做到三个“创新”:一是必须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乡的农村,作为中心城市的近郊,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地域优势,也是我们中和乡今后最大的发展空间。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既能推动城镇建设又能促进城市规模扩张,同时也能确保失地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为建设和谐中和乡奠定富民基础。为此,我乡经济要着眼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好目标定位和具体发展规划,完善乡域功能配套,构筑新的发展平台。二是必须创新建设新农村的方式,提升农村文明品位。建设和谐新农村,基层党组织既要抓好经济发展,满足农民的物质需求,也要加强先进文化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是必须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促进农村民主和谐。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建设平安乡村,创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三、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中和乡新农村建设
(一)加强对建设工作的领导。各单位都要明确自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在制定发展规划、安排建设投资和项目经费时,要充分考虑,统筹兼顾 。要建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分工,搞好配合协作。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加强指导服务,帮助基层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二)科学制定建设规划。各村要明确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任务。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要求,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明确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任务。 突出建设重点,要以整治脏乱差为突破口,营造农村新环境;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为支撑,促进经济新发展;以促进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培育新农民;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抓手,树立农村新风尚;以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构建党群干群新关系。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可行性,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推进。
三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建设。建设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各行各业都要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要形成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身建设,引导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知名人士、志愿者对农村进行结对帮扶,加强舆论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建设,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要紧密团结在胡锦涛同志为,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建设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