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管理

怎么管理好老员工

坚定态度 辨识有别

新陈代谢是组织发展的客观规律,企业的生存发展要适者生存,企业中员工的发展也存在适者生存的问题。譬如联想倡导“不唯资历唯能力”:所有的员工都要通过直接对自己的岗位目标负责,而保证公司整体目标的达成,在这一点上是没有新老员工之分的。

企业“老人”必须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一般来说,可以把他们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善于学习,与企业同步成长,并且在企业经营中挑大梁的员工要保留,甚至提拔重用;二是对于知识结构老化,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跟不上形势,但尚未酿成大错的“老人”,应果断“命令”其学习,方式上最好是送外脱产学习。三是那些基本没有学习能力,甚至对新知识具有抵触情绪,不按规则和制度办事,经常给企业造成损失的“老人”,则坚决从关键岗位上拿下来,不能犹豫,越早处理越好,避免给企业酿成大祸。

淘汰授权 两手准备

而企业对于“老人”的管理一定要注意方法,既hr369.com要建立奖罚分明的淘汰与挽留机制,又要建立授权与分权的预警机制。告诉企业中的“老人”,防止“躺在功劳簿上沉睡”现象,告诉他们,跟不上队伍,就会被淘汰。对有能力的“老人”一定要留下来,采取措施来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另外,企业对于“老人”的管理也要适当授权,对于一些小事的决定权就留给“老人”,这是对他们个人能力的肯定,也减轻了管理者的工作内容。但在合理授权的同时,要有效监控“老人”,以免出现封地为王、难以管理,给公司带来损失。譬如联想的杨元庆,每隔段时间都要轮换高层。 又比如马云亲自操刀集团八大高管换班,杯酒释兵权。

充分沟通 帮助成长

企业要用行动去沟通而不仅仅是通过语言沟通来解决管理“老人”的问题。通过沟通使他们的合理诉求得到妥善解决不留后遗症。当然,沟通的技巧很重要,要因人而异,对于直率的人不妨开门见山,绕弯子反而显得矫情和虚伪,容易形成心理对抗。对于那些恋旧的“老人”,不妨从怀念往昔岁月开始,让他们感觉企业和老板没有忘记他们的功勋和友谊,只是企业发展到今天,过去那些粗放的办法已经不再适应企业发展,企业需要精细化的科学管理。让他们能理解大局,最好自动请辞,达到兵不血刃的目的。

从另一方面讲,企业“老人”出现的问题,通常是企业没有及时加以培养造成的。应在公司内营造学习成长的氛围,为每一个“老人”设计成长的路径。比如,给他们安排系统的培训;给“老人”调整岗位,让其从事新工作;如果有这样的措施,问题就会解决。

强化考核 感受危机

有些“老人”,凭借积累的人脉与资源,即使在公司混日子,收入可能也比拼死拼活工作的新进员工要高。为此,要在公司内部营造危机感,同时强化考核制度的规范化和流程化。譬如,华为曾让工号靠前的七八千人辞职再重新签约,也是为了重新激发他们的危机感与工作动力。

一个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优胜劣汰的过程,“老人”盛行的企业也不例外,过度地纵容、宽容、包容那些“落伍”的“老人”,就是对其他优秀员工的一种打击与排斥。因此,企业必须按照考核制度,用业绩说话,给予相对应的职务及其薪酬。对于业绩一直很差,态度恶劣,而又不思进取和悔改的,必须亮起考核的“大棒”,果断地予以降职、降级,下岗或者待岗,严重的要予以开除,起到“杀鸡骇猴”的警示作用。同时,这个考核必须是针对所有人的,不能给“老人”任何的例外或者打折扣,不能让规章制度流于形式,否则就会让公司化管理仅余“空壳”,而让企业陷入恶性循环,老板只有做到“胡萝卜加大棒”,才能规范和约束“老人”的行为,才能让他们在考核面前收敛,从而让企业按照流程化、制度化的轨迹向前发展。

一些企业之所以害怕管理“老人”,甚至担心失控或者跳槽,一个重要原因也许就是因为人才梯队建设不够,人才缺乏,以致让老人感觉无人可以替代,行为处事飞扬跋扈,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地根据企业业务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引入适合自身发展阶段的新的职业经理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通过人才的进出,威慑“老人”。同时,对离开企业的“老人”,老板们还应该多关心,适时给予必要的帮助。一是避免在企业中产生一种人走茶凉的冰冷文化,人走后还能一如既往获得老板或企业的关怀,更能彰显企业和老板的真诚和仁义。二是对于一些树大根深的“老人”,妥善对待他们,也是避免他们离开企业后利用留在企业中的影响力给企业制造麻烦。

大家都在看